能源發展新形勢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新要求,但我國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普遍面臨短板約束。實施短板加長工程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能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 | 羅佐縣

  伴隨我國能源革命戰略的深度實施和推進,油氣產業的地位日漸重要。就目前的發展形勢而言,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各環節不同程度有些滯後,成爲油氣產業乃至整個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的短板。實施短板加長工程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國能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普遍面臨短板約束

  公開資料顯示,至2016年年中,我國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利用上述儲備庫及部分社會企業庫容,儲備原油3325萬噸,相當於40天淨進口量。這一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美國目前的戰略儲備爲6.93億桶,相當於1億噸,足以支持142天的進口保護,日本的戰略儲備接近150天,德國的戰略儲備爲100天。

  截至2018年末,我國天然氣地下儲備能力接近117億立方米,國內企業建成大港板橋等數座地下儲氣庫。但目前這一儲氣能力僅佔天然氣總消費量的4%,與國際社會10%-15%的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爲彌補儲氣能力不足,當下的做法是除地下儲氣庫之外廣泛利用LNG接收站、LNG儲罐等設施增強儲氣能力,以其作爲地下儲氣庫容不足的有效補充。截至2018年國內已建成21座接收站,接收能力達到7000萬噸。

  截至2017年我國建成油氣管網12.8萬公里,其中原油管道里程2.98萬公里,成品油管道2.59萬公里,天然氣幹線管網7.21萬公里。

  西部、漠河-大慶、日照-儀徵-長嶺、寧波-上海-南京等原油管道,西氣東輸、陝京、川氣東送等一批長距離、大輸送量的主幹管道陸續建成,聯絡線和省際網絡建設加快。浙江、山東、江蘇等省紛紛出臺近中期天然氣管網村村通、縣縣通工程規劃。除中亞-中國天然氣進口管道A/B/C線建成、中俄原油管道建成之外,中俄原油管線二線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加快推進。

  油氣基礎設施在近年來取得較快發展,但與國家發展要求及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天然氣管網方面。目前我國天然氣管網總里程接近70萬公里、人均管線長度0.5米/人,顯著低於全球人均1.11米/人的水平。美國國土面積與我國相當,但美國天然氣管網總里程360萬公里,人均11.2米/人,是我國的22倍。培育天然氣主體能源地位,推動天然氣大發展面臨管網不足約束。

  能源發展新形勢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新要求

  隨着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增長,對能源安全的關注程度也在提升,加強石油儲備能力建設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應從能源安全角度出發穩步推進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實現這一目標須立足當前已有石油儲備基地建設進展情況,參照國際社會石油儲備規模水平,按照新的石油儲備條例要求,在大力發展商業儲備的基礎上,繼續穩步推進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實現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互促進,保障石油供應穩定。

  石油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內煉化佈局優化跟進。國內石油石化產業的基地化、一體化、清潔化以及高端化建設將在全國範圍形成石油石化產業資產和市場的重組,影響到基礎設施的建設。《石化產業規劃佈局方案》基於扭轉我國重大石化項目佈局分散的局面,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現有產業基礎、地域和環境容量、安全防護縱深、港口集疏運條件等因素,提出集聚建設上海漕涇、浙江寧波、廣東惠州、福建古雷、大連長興島、河北曹妃甸、江蘇連雲港七大世界級石化基地的規劃並已付諸實施。未來油氣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原油裝卸碼頭、管道以及油庫、加油站等新的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需要與石油石化新的發展格局相適應。

  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要作爲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能源聚焦點是天然氣。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達到28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

  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正在進入攻堅階段。在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推動之下,全國大範圍“煤改氣”工程將持續推進,目前由京津冀向整個北方及南方地區穩步推進。

  爲避免出現天然氣在旺季出現供應緊張現象,加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成爲重大戰略選擇。除新建天然氣管線之外,天然氣管網之間互聯互通、地下儲氣庫建設應保持同步推進。在地下儲氣庫建設進程中,應充分發揮LNG接收站、LNG儲罐等設施的儲備功能,形成多元互補、各有特色的多元儲備體系。當前形勢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應作爲油氣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

  主要油氣生產消費國家油氣基礎設施建設經驗

  歐美油氣基礎設施的階段性特徵較爲顯著,油氣基礎設施經營由一體化走向獨立運行具有普遍性。

  發達國家油氣基礎設施的發展一般經歷初始期、成長期和成熟期。初始期油氣基礎設施較爲匱乏,只有少數投資者,市場風險較大。在此形勢下各國普遍採取鼓勵投資基礎設施的政策,鼓勵油氣開發生產與管輸一體化發展,通過一體化平衡風險,保證投資者能夠在一定時期收回投資。進入成長期後,投資油氣基礎設施業務風險降低,油氣基礎設施依然主要由油氣生產商投資經營,但開始有新的投資者進入,政府適度鼓勵提倡競爭。進入成熟期後,油氣生產與運輸開始分離,管輸等業務實行專營制度。

  俄羅斯堅持一體化經營,但政府已經頒佈多項法規,強制管道開放和用戶的公平進入。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管網始終由政府統一管理,國家干預性極強,這一點有別於歐美其他國家。目前俄羅斯政府仍堅持建立統一油氣管網,俄強調通過統一管網合理調配能源、提高供氣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證,是符合俄羅斯國情的選擇。今後俄羅斯油氣基礎設施的壟斷地位長期不會改變。但是俄羅斯關於油氣基礎設施的管理在強調國際利益的同時並非沒有鬆動。目前政府已經頒佈多項法規,強制管道開放和用戶的公平進入。

  美國依託豐富的油氣資源,形成相對獨立、完善以及強大的油氣基礎設施系統。美國的原油管道管網實現了自產原油、進口原油向煉油中心的輸送;天然氣管網已經形成高度集成的輸配網,由210多個天然氣管道系統和30萬英里的州際和州內部輸送管道組成。能夠將天然氣運送到48個州的幾乎任何地點。美國共有389個地下儲氣庫處於正常運營狀態,儲氣庫遍佈在美國各州,在人口密集,冬季用氣量大的東部地區分佈最爲密集,與天然氣發電廠的分佈位置相關,同時呈現出地理分佈與消費需求相呼應的特點。LNG接收站在美國作爲調峯輔助方式,主要用於日調峯和小時調峯。

  資源主要依靠外輸的歐洲高度重視天然氣儲備設施建設。歐洲天然氣管網爲跨國、跨區域網絡化。天然氣管道連接着俄羅斯、中亞五國、北海地區、北非地區等,以及各國天然氣消費市場。此外,歐洲還建有18座LNG 接收站和各種類型的地下儲氣庫,形成了供氣來源多,並且供氣可靠性和靈活性較強的大網絡區域格局。歐洲基本形成以地下儲氣庫爲主,氣田調峯、小型LNG調峯、雙向管道調峯、管道容量調峯和區域平衡調峯等多種方式共存的調峯模式。目前歐洲約有110 座在運行的儲氣庫,主要分佈於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荷蘭等國,共有33家儲氣系統運營商。

  日本依靠LNG接收站進行儲氣,建立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儲備體系。日本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匱乏,地質條件的侷限使得其沒有辦法大面積發展地下儲氣庫,因而主要運用LNG接收站來進行儲氣。日本LNG接收站大部分都建在日本島南側沿海,國都東京海灣接收站最多、最密集、儲量最大,儲罐在設計時就考慮了季節調峯、應急備用等因素,因而容量大,能夠滿足日本的冬季天然氣用氣高峯需求。經過長期發展,現在日本已經建立起國家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儲氣調峯體系,國家和民間企業的儲備量分別爲消費量的30天和50天。

  我國油氣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建議

  首先,要做好油氣基礎設施發展規劃制定、落實和調整工作。我國油氣基礎設施與油氣大發展要求還有差距。隨着油氣產業結構調整及全產業鏈產業佈局調整,油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優化需要與之同步。

  當前《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等文件已出臺,對油氣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的目標和路徑圖做出了系統規劃。各級政府、企業需要提升對規劃權威性的認識,切實採取措施予以落實。能源和資源管理等部門根據市場和政策變化及時對有關基礎設施規劃目標和實施路徑做以修正,以保持規劃的科學性。

  第二,要實施積極的財稅政策支持,對油氣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環節予以重點支持。油氣基礎設施目前是整個油氣產業鏈運行的短板,建設步伐需要加快,因此需要有積極的政策扶持。

  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儲氣庫建設,支持西藏等地區天然氣和成品油基礎設施工程,支持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參與LNG接收站建設。按照準許成本和合理收益原則覈定天然氣管輸價格。創新油氣基礎設施投融資機制,鼓勵包括海外資本、民營資本以及國有資本在內的各類主體介入油氣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形成多元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

  第三,應加快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儘快明確國家管網公司成立方案。原油、成品油管道一般靠近油田及煉廠,各環節之間的配套關係相對穩定。

  油氣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針對天然氣,建議充分借鑑發達國家經驗,加快推進建設市場主體多元化,提升管網等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建議國家管道公司的成立以天然氣基礎設施資產爲主,以天然氣幹線爲主。對於油氣生產企業,本着促進其經營靈活性原則,應允許其擁有一定數量的油氣管網及配套設施,國家管網不要大包大攬。

  就現階段發展形勢而言,國家管網公司成立方案要儘快明確,否則會對各地天然氣管網及配套設施建設進程產生不利影響。

  第四,要爲依靠科技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水平提升創造條件。安全高效運行是衡量油氣設施運行效率的重要標誌。

  加大最新科技成果在油氣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對於油氣基礎設施高質量運行具有重要意義。油氣設施建設和運營企業應主動作爲,全方位加強與國內外信息化、智能化等高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充分吸收科技成果,努力提升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政府相關部門充分依靠市場力量,通過科技政策爲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企業與高科技企業的結合創造條件。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將顯著加大,石油儲備、天然氣進口都將處於活躍期,石油煉化加速向一體化、基地化推進,這些變化將爲油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資產優化帶來新機遇,將從深層次影響到我國油氣基礎設施佈局。預計油氣基礎設施很快將迎來新一輪建設熱潮。

  版權聲明 | 此內容爲能源雜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能源雜誌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 END ·

  歡迎投稿,聯繫郵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