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已經是常見癌了,在改革開放之前,甚至是20年前,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大腸癌,近20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是逐步升高的,根據全國的數據統計,大腸癌已經是發病率第三位的腫瘤,僅次於肺癌和胃癌,在上海,北京等這樣的大城市,大腸癌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胃癌,僅次於肺癌。我們每年有近40萬的大腸癌新發患者,近20萬患者死於大腸癌。

在西方國家,例如美國,德國,丹麥等國家,大腸癌是高發疾病,與他們的不良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國家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西方式的飲食習慣也開始流行起來,導致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率一路飆升,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有可能會導致大腸癌發病率增加:

(1)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

大魚大肉,薯條,燒烤,炸雞,動物內臟等高脂肪性的食物攝入太多,對我們的胃腸道是有害的,而膳食纖維對我們的胃腸道是有保護作用的,例如蔬菜,水果,粗糧。想要預防大腸癌,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攝入半斤水果,一斤蔬菜,少吃油膩的食物。

(2)加工肉吃太多

加工肉指的是經過加工儲存的肉類,例如臘肉,鹹魚,風乾牛肉,培根,火腿腸等等,肉類在加工的過程中,可產生有害的物質,長期大量攝入加工肉可導致大腸癌,加工肉已經被列為一類致癌物,是肯定可以導致癌症的。

(3)紅肉吃太多

紅肉一般指的是哺乳動物的肉,加工前呈現紅色的肉類。例如豬肉,牛肉,羊肉,長期大量的攝入紅肉也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紅肉已經被歸納為第二類致癌物,與癌症的關係十分密切。

(4)肥胖,缺少運動

肥胖除了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還會增加癌症大發病率,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群,患大腸癌的概率也是顯著增加的。久坐不運動,也可能會增加腸癌的發病率,很多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都缺乏運動,需要引起重視。

(5)重度飲酒

有研究顯示,長期飲酒的人群,大腸癌的概率也是增加的。酒精不僅是增加大腸癌發病率,還與很多其他的疾病有關係,例如酒精肝,肝癌,心腦血管疾病,交通意外等等。最好做到滴酒不沾,這樣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想要預防大腸癌,需要管住嘴,邁開腿,控制體重,還需要定期體檢,50歲以後,需要做腸鏡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有沒有問題。


大腸癌是結直腸癌的俗稱,包括結腸癌、直腸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僅次於胃癌和食道癌。近些年來,大腸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15年到2016 年我國新發腸癌患者約38萬。俗話說「窮時胃癌多,富時出腸癌」,很多人認為大腸癌是一種「富貴病」,跟現代社會紅肉和高溫加工肉類等的攝入增多有很密切的關係。

如何遠離大腸癌?

(1)健康合理飲食,少吃紅肉

飲食要適量,進食速度不宜過快,要保證營養均衡;飲食清淡,要減少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避免飲用烈性酒;長期吸煙會產生消化道癌變。戒煙是預防大腸癌的必要手段。

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等,特別是紅肉,研究認為,紅肉(畜類)相對白肉(禽類,魚類)而言,攝入紅肉多回明顯增加腸癌發病率;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大豆等,不僅可防治便秘,增加腸內正常菌群,還能稀釋膽汁酸等物質和致癌毒素;禁食過期、變質腐敗的食物。此外,積極控制代謝綜合征(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高脂血症)等也對預防大腸癌具有重要意義。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正常的大便頻率為一天一次,排便的最佳時間為每日清晨。如果長期便秘,就會使大腸增加對糞便中水分的吸收,導致糞便更加乾燥難以排出,形成惡性循環。食用粗纖維食物如果蔬、豆類及菌類,增加腹部運動如慢跑、手掌按摩腹部、仰卧起坐等都有助於養成好的排便習慣。

(3)積極防治癌前病變

有研究表明,腸道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等腸道疾病都與大腸癌有關聯,若不積極防治,會使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糜爛,細胞變性和異常增生,最後形成癌症。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睡前不從事劇烈活動,保持心情輕鬆和愉悅。保持良好心態:有研究表明,心理狀態與癌症的發病呈現顯著的相關性,保持良好心態有利於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堅持運動:運動可防治便秘,增強體質,調整情緒,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總之,要想遠離大腸癌,應做到以下幾點:健康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戒掉香煙、科學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心態、堅持運動、積極防治癌前病變等。


舌尖上的「富貴病」?這指的是吃出來的病,生活條件好了,隨之容易患上某些跟吃得太好有關的病,就腫瘤來說,主要是乳腺癌,大腸癌等這些所謂的「富癌」。

既然跟「吃」很有關係,想要降低大腸癌發病風險,當然也要從飲食著手。增加大腸癌發病風險的飲食因素主要是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生活條件好了,吃肉多了,營養過剩,吃粗纖維食物少,加上久坐,運動少了,超重肥胖,大腸癌高發,大腸癌是「富癌」。當然,除了飲食因素,某些大腸非癌性疾患比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息肉病、腺瘤等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或癌前疾病。另外部分大腸癌具有家族史,遺傳因素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針對這些危險因素,可以採取措施降低風險:

1、均衡飲食,合理搭配,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等;

2、積極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羅恩病等;

3、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不吸煙不酗酒、不久坐,適量參加體力活動,控制體重,避免超重肥胖等。

4、適齡和高危人群主動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居民膳食結構較前變化顯著,而大腸癌等「富貴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也逐年攀升,據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大腸癌新發病例將近38萬人次,死亡病例超19萬人次,數據觸目驚心。那麼,如何才能遠離大腸癌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大腸癌包括直腸癌與結腸癌,二者均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所以有人稱大腸癌為「富貴病」,是因為居民飲食結構逐漸偏向於「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這種飲食結構是物質條件改善的標誌,但也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直接增加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因此,舌尖上的「富貴病」並非空穴來風,改變飲食結構則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主要包括降低動物脂肪、動物蛋白質的攝入比例,適當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穀物、豆類、蔬菜、水果、堅果等,均為結直腸的保護因素。除此之外,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戒煙限酒等,也有利於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

除開飲食因素,結直腸基礎疾病也是大腸癌的重要誘因。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慢性腸道炎症,雖然短期不會危及生命,但在炎症的反覆刺激下,會顯著增加癌變風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一經發現,應早期治療,以降低患癌風險。結直腸息肉也是大腸癌的潛在誘因,猶如潛藏在腸道的定時炸彈,無論有無相關癥狀,均有癌變風險,需要早期清除。此外,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患癌風險高於普通人群,應觀察有無結直腸癌相關癥狀出現,如便血、大便變細、每日大便次數增加、大便稀爛不成形等,均為大腸癌的報警癥狀,應儘早腸鏡明確病情,以早治療。

綜上,改變膳食結構,減少動物脂肪、動物蛋白質的攝入,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有利於降低大腸癌患病風險;早期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腸道炎症性疾病以及腸息肉有利於降低結直腸癌發病;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患者患癌風險相對較高,應提高警惕。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註:本文圖片來源網路,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每年約38萬人確診大腸癌,這可不是哪個醫生或者哪個醫療機構為了吸引病人來看病說的空,陳醫生帶大家回顧下我國2015年的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就一目了然了!

2015 年我國大腸癌(也就是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有 37.63 萬人,其中男性有 21.57 萬人,女性有 16.06 萬人;同時因大腸癌死亡人數共計 19.10 萬人,其中男 11.11 萬人,女8.00 萬人。有趣的是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強的區域性,東部地區高於西部,城市要高於農村,也就是說發達地區大腸癌發病率死亡率更高,所以說大腸癌是名副其實的「富貴病」。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這舌尖上的「富貴病」呢?

我們醫生大家做到「五少一多」,具體是:

1.少吃肉。曾經有一個回顧性研究指出長期偏好肉類食物者,尤其是紅肉(如牛肉,羊肉等)和加工肉類(經過預先處理的,如罐頭),相對其他人結直腸癌的發病率要高,並且患病的風險和攝入的量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吃的越多發病率越高。

2. 少喝酒。酒可不是好東西,適量喝酒還行,過度可就不好了。酒精對我們人體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飲酒過度的人免疫細胞的數量會減少,比如外周血中NK細胞及CD8+T細胞,這兩個細胞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中的地位都是舉足輕重的!

3. 少吃油,即減少脂肪攝入。因為,脂肪對我們的腸道粘膜會刺激性。這種刺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就容易形成腸息肉,比如之前陳醫生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一個關於哪類腸息肉容易癌變的科普,就指出腺瘤樣息肉等特殊腸息肉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這些息肉在大腸里。如果沒有及時被我們發現,那麼慢慢的它就要長大,要長多,癌變極高。所以,油要少吃!

4. 少吸煙。也許你只知道抽煙和肺癌有關,但陳醫生可以明確告訴你,事實上吸煙還和大腸癌有一定關係。一個基於對88萬人的回顧研究表明:抽煙的男性比不抽煙的直腸癌發病率要高34%,而抽煙的女性比不抽煙的高43%。有研究者對吸煙和各種癌症的死亡做了統計分析,發現大腸癌是12種吸煙相關癌症之一。所以,要想不得大腸癌 ,就不要吸煙。

5. 少暴飲暴食,保持飲食規律。有的人喜歡暴飲暴食,動不動就吃的肚子圓鼓鼓的,這些人是腸癌的高發人群。暴飲暴食嚴重增加了胃腸道的負荷,而你常年累月的暴飲暴食會讓腸道不斷受到難以忍受的刺激,腸粘膜、腸道微環境都會遭到不可逆轉的破壞,因此自然而然就容易患上大腸癌。

6. 多吃青菜和蔬果,特別是有高纖維含量的。因為高纖維可以促進大腸的蠕動,大腸蠕動可以將體內的毒素慢慢的排除體外。此外,它還可以將可疑癌細胞或者癌細胞的凋亡代謝產物也帶出腸道。同時,還可以將煮熟的紅薯、土豆等放涼了再吃,可以提高抗性澱粉的攝入,這對預防大腸癌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吃呢?大家可以參考2016年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平民膳食寶塔(如圖)


謝謝邀請。與所有惡性腫瘤一樣,大腸癌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也是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一般來說,首先經歷正常大腸細胞發生突變→突變細胞發生癌變→癌變細胞聚集成團形成癌腫。這一過程往往需要經歷10至幾十年的時間。根據癌腫形成的「土壤-種子」學說,癌腫的形成必須有形成癌腫的種子-癌細胞,以及癌細胞發展壯大的土壤-腫瘤周圍的微環境。

有了上述理解,我們來分析造成正常大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因素: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長期便秘等,再看看環境因素:壓力、睡眠不佳、情緒憂鬱、導致各種免疫能力下降的因素都可能是誘因。當然飲食因素也是極其重要的原因。

下面就重點談談飲食方面的因素對於預防腸癌的影響:

1 膳食纖維的補充:膳食纖維對於促進腸道糞便的排出,吸收腸道有害毒素具有積極作用!眾所周知,腸道不僅是一個吸收營養、排出毒素的重要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的第二大腦和最大的內分泌器官,腸道過多的有害物質不但對腸道本身造成傷害,也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造成干擾。此外膳食纖維也是人體腸道有益菌的糧食,而這些有益菌在保證腸道的活力、分解腸道毒素、調節人體免疫、內分泌功能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全麥的食物都包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適當的補充。

2 益生菌:人體腸道內寄居著大量微生物,其數量巨大,在正常腸道微環境的情況之下,對於i人體免疫功能、腸道健康、內分泌的信號調節發揮積極的作用。補充益生菌有益於腸道微環境的健康。各種發酵的食物如黑蒜、酸奶、乳酪都富含益生菌對於腸道健康極其有益。

3 關於紅肉,許多文獻都對紅肉持否定態度。本人卻認為:即使是紅肉只有保證足夠的膳食纖維的補充,不會對健康帶來消極的影響。實際上紅肉與腸癌正相關的關係是基於減少的膳食纖維的補充的基礎之上。

4 吸煙和飲酒:對於腸道健康的影響是負面的。應該儘可能減少。

以上是我的回答。假如還有問題,可以私聊。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腸癌、結腸癌等腸道癌症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而這些癌症被認為是富貴病,也就是說這些癌症的出現與患者吃得太好有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遠離舌尖上的富貴病呢?

每年約38萬人確診大腸癌,如何遠離舌尖上的「富貴病」?

要想遠離大腸癌等富貴病,就要找清楚這些癌症出現的原因。首先就是吃得太好,飲食過於精細,不願意吃粗糧、青菜等,導致經常便秘,連續好幾天不排便,增加大腸癌出現的風險;再有就是吃得太雜,吃得過咸,吃的食物中鹹菜、腌肉、熏肉過多,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在進入人體消化後被還原為致癌的物質——亞硝胺;很多人吃飯習慣不好,吃得太快不細嚼慢咽、吃得過多導致肚子撐,吃完不願意活動,腸胃負擔過重,久而久之,增加大腸癌出現的風險。

遠離大腸癌,首先要從飲食入手,吃得食物不要過於精細,多吃粗糧和新鮮的蔬果,遠離垃圾食品;其次,要合理膳食,養成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飯後注意活動不立即休息或躺著不動;當然,還要注意定期體檢,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不進行肛腸科的檢查,健康最重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