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當年球迷喜歡羅德曼比喬丹還多,你信嗎?真球迷都愛花大蟲羅德曼,籃板王演繹鐵血防守暴力美學,這才是真男人,櫻木花道?拜託,等這衰小子至少把上一個妹子再來跟籃板王比較好吧?有一個視頻,羅德曼初到公牛,喬丹和皮蓬就像看到一個令人恐懼的惡魔,眼神里充滿敬畏看過大蟲打球的人,很難不喜歡他!刺頭怎麼了,花邊多怎麼了,就喜歡他場上打球不要命的拼勁,無厘頭的瞎搞,個性十足,桀驁不馴。

很多人提起丹尼斯時都會下意識地認為他不過就是籃板搶得比別人好的神經病、混混、瘋子、變態、痞子、自戀狂罷了。但你以為隨隨便便就能找到下一個攬下七屆籃板王、單場34個籃板、每天防得對手找不著北、並且身高只有2.01米、19歲才開始打球的天才嗎?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丹尼斯-羅德曼,永遠只有一個。 這貨雖然號稱「花花太歲」,其實人極聰明,球商奇高。在壞孩子軍團裡面算是老實的,只是行為有點古怪,表現出來的壞,只是一種自我保護而已。7個賽季里,最少的一個賽季,他也能帶出14.9的場均籃板記錄。這麼奇異的記錄,只有像他一樣擁有超能力的人才能辦得到。當你還在忙著卡位時,他已經能輕易繞過你的防守,當你還在忙著卡位時,他已經能學到提前判斷球的落位,當你還在忙著卡位時,他已經能利用多次撥球,把球收入囊中。如果說一個人能把籃板球演繹成藝術,那羅德曼一定是。你看那牛皮糖式的防守,不斷地挑釁對手的心智,不斷地破壞進攻者的節奏,當你真的揮起大肘時,你發現上當了,可惜哨聲已經響起,你會傻傻的看著他鼓起掌來,不僅僅是為了裁判的判罰,更為了自己的勇敢而鼓掌。那充滿氣勢的籃板,那不顧一切的救球,出其不意的蓋帽,不顧一切的造進攻犯規,只有他,他做到了,用他那獨特的身體語言來表達他對贏球的決心。

羅德曼在退役之後,一直是花邊不斷,但是這並不代表偉大的羅德曼沒有干出一番事業。相較於科爾在籃球方面作出的貢獻,羅德曼是一直致力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近年間,羅德曼多次以籃球外交的方式訪問朝鮮,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羅德曼還交了一個最具權勢的朋友,他可以幫助羅德曼解決多數一般人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一個洒脫無比的籃板王才是球迷們心中的最愛。


《灌籃高手》作為虛構的漫畫作品,肯定不可能完全複製一個人,我想這點大家也都懂。我在這裡主要想說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羅德曼是櫻木原型的這個說法,其實並不靠譜。

這個說法有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創作時間與羅德曼活躍年份嚴重錯位。

對於湘北原型公牛,櫻木流川對應羅德曼喬丹的說法,好像並沒有多少漫迷懷疑。但其實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人看的還是《灌籃高手》的動漫,對於其真正創作出來的時間沒有概念。

《灌籃高手》的漫畫連載開始於1990年,結束於1996年。而且櫻木作為第一話就登場的主角,作者井上起碼要在1990年就已經設計出藍本了。

而1990年的羅德曼是個什麼情況呢?羅德曼在93年前,一直效力於底特律活塞隊,1996年才來到公牛。那時候別說公牛王朝了,喬丹的第一冠都是在1991年才獲得的。依公牛的羅德曼設計出櫻木絕對是無稽之談。

能力對不上。

那麼原型也可以是活塞的羅德曼啊。當然也是可以的。可是我們看1990年前的羅德曼,是個什麼水平的球員。1989-1990賽季,羅德曼首發43次,場均拿到8.8分9.7籃板,季後賽場均6.6分8.5籃板。一次籃板王都沒有獲得過。在之前的3個賽季里,羅德曼首發次數加起來都只有41次,沒有一個賽季籃板球達到10個,而那幾年的籃板王都至少可以有場均13個的數據。

也就是說1990年前的羅德曼,是一個邊緣主力,籃板能力不弱,但遠遠稱不上「王」。身體素質也沒那麼勁爆,彈速不錯,但是既不算跳的高的也不算跳的遠的,有對抗但也不是力量型選手。

雖說籃板王確實是櫻木身上重要的標籤,但是作為主角,他身上的屬性遠遠比籃板王豐富。頂尖的運動能力,是被作者更著重突出的。令人驚嘆的速度,不知疲倦的體力,能夠隔扣高中鋒的力量,從罰籃線起跳到籃筐的爆發力,任哪一個都不是羅德曼擁有的。甚至可以說,從運動能力來看,櫻木更多是參考了喬丹的。甚至如果說是參考了那個拿過歷史上最多的11次籃板王,運動能力超人的張伯倫,我都是信的。

羅德曼染紅髮,遠遠晚於櫻木形象成型。

羅德曼在活塞時期還是比較規矩的原生黑髮,後來多次改變發色,紅髮形象是離開活塞轉投馬刺後才形成的。而櫻木可是一登場就是紅髮的,形象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參考到羅德曼。形象上說羅德曼是櫻木原型的證據也是不成立的。

漫迷覺得羅德曼像櫻木,可能是有作者在後來參考了羅德曼的因素,但更多應該只是巧合。

91-92賽季開始,羅德曼開始了自己7連籃板王的壯舉,在這段時間裡,櫻木可能是開始參考了羅德曼的形象了,尤其是櫻木理髮之後的形象,和羅德曼後來的很接近。

但我認為,其他的相似更多是種巧合,櫻木的張揚的性格和打球拚命的特點,在日漫的主角裡面是十分常見的,說參考某某特定的太牽強。

而籃板球上的屬性,只能說是一種人物設計上的巧合,要體現出主角的成長,自然不可能像流川楓那樣一上來就是喬丹級別的屬性,但是又不能讓主角在比賽中的存在感太低。

一上來就是超級中鋒和外線得分手會壓縮主角成長空間,控球後衛需要的是經驗和視野,這和人物形象不符,定點投手太難畫出風頭,不適合作為主角的屬性。還是這種,籃板手加協防怪的形象,既能讓主角參與進比賽,也能偶爾出風頭,還可以在後面的比賽中體現出角色成長,逐漸加上得分手的能力。所以主角被賦予了這種屬性,偏偏趕巧後來出現了羅德曼,於是就成了所謂原型,其實如果主角是其他的角色屬性,也都能湊到原型(四大中鋒,超級得分手喬丹,投手穆林,頂尖組織者魔術師)。

更早的張伯倫,80年代初的摩西馬龍,活塞的本華萊士,甚至於「魔獸」霍華德,都有接近櫻木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把發色這種巧合算進去,在能力上和櫻木的相似的未見得比羅德曼的小,如果後來羅德曼沒有7連籃板王的壯舉,還有很多人也都有可能被被捧成最接近櫻木的人。

而且其實在《灌籃高手》中,這種「神棍」式的預言不只有櫻木和羅德曼一例。阿牧那樣的吃身體的坦克式外線,突破能力驚人,但遠投不好,在當年的NBA也是完全找不到原型的,多年後詹姆斯和沃爾才讓人們看到了NBA的阿牧。還有炮轟風格的豐玉,在當年的NBA也是極難說有哪支球隊是原型的。

但是上面那些,沒有人會說是原型,因為時間差的太遠。羅德曼時間也對不上,可是因為我們看的都是後來輾轉進口的東西,所以對時間上的問題感受不大,但其實時間問題也已經足夠否定所謂原型的推論了。

說了半天原型的事,現在回到問題上,為什麼櫻木很可愛,羅德曼不可愛?因為櫻木的形象包括性格都是獨立於羅德曼塑造出來的,只是在後來形象和能力上參考了羅德曼,作者井上肯定無意於把羅德曼那些亂七八糟的場外事加到櫻木身上,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魔王君覺得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的理解,不是所有原型的性格和缺點都是會被作者用來刻畫為故事的主角的。會根據主角的特點適當保留一些特質的東西,而增加一些新的東西給主角。

差異

我們知道羅德曼的脾氣十分火爆,一言不合就動手,而櫻木並不是十分火爆的人,但是動手這個點卻有著羅德曼的真傳。也可以說作者是弱化了羅德曼的性格缺陷,讓櫻木變的更加接地氣。

在籃球天賦上面,更是繼承了羅德曼的籃球天賦,可以說在天賦上作者沒有絲毫的對羅德曼的天賦進行隱藏,完全交給了櫻木,尤其是籃板球特技,完全給了櫻木更大的發揮空間和發揮餘地。

在自信程度上,羅德曼給人的感覺是比較自負的,雖說不好,但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也算一個天賦,而櫻木在這點上也是繼承了,但作者卻將其弱化,讓人看的是櫻木的自信,也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狀態,少了幾分張狂。也由此變的比較接近觀眾的審美。

結論

正是在這些方面的刻畫讓櫻木的形象變得與羅德曼神似卻不同,也讓二人在觀眾喜愛程度上變的不同了。

如果喜歡本文章請點贊收藏,不喜歡請留言轉發,歡迎關注魔王的魔法,讓我們一起聊動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