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基穩:互聯網醫療領域獨角獸強勢崛起

1.1. 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的先行者

移動健康行業龍頭。公司是中國平安旗下重要成員,自2014年8月成立至今,是中國移動醫療市場的先行者。公司依託核心產品——「平安好醫生」在線健康諮詢服務平台,以家庭醫生與專科醫生的在線診療服務作為切入口,配合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應用,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個性化醫療及健康管理服務。2017年底平安好醫生註冊用戶數超1.9億人,平均月活用戶數達3290萬人,年在線諮詢量1.34億人次,是國內覆蓋率最高的移動醫療應用。

專業的管理團隊構築較高商業競爭壁壘。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濤,曾任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兼阿里軟體總裁;首席產品官吳宗遜,曾是是阿里巴巴早期創始人之一;首席技術官王齊,曾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副總裁;首席運營官白雪曾先後擔任阿里巴巴人力資源總監、阿里巴巴市場總監、阿里巴巴客服總監等職位。醫療團隊的互聯網醫院正副院長均為擁有近二十年大醫院管理經驗的精英,截至2017年12月31日,該平台的三級質量控制系統專家委員有22名主任醫生。

經營模式獲資本市場認可。公司憑藉其清晰的商業模式和雄厚的資本支撐,相比C輪融資9.2億美元的春雨醫生、8.5億美元的丁香園等行業競爭對手,以2016年5月A輪融資估值30億美元刷新互聯網醫療領域融資記錄。據《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公司在軟銀孫正義投資4億美元後以54億美元的投後估值成為大健康領域「頭牌」,在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整體排行榜上位列第17名,在整個移動醫療領域名列第一。另外,公司基石投資者——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BlackRock)、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通過GIC Private Limited投資)、加拿大退休金計劃投資委員會、美國資本集團(通過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投資)、馬來西亞政府戰略投資基金、正大光明控股有限公司、瑞士再保險(通過Swiss Re Direct Investment Company Ltd)被譽為是香港股市史上最豪華的基石投資者名單。由此可見公司經營模式及發展前景受國內外資本市場認可。

1.2. 多條業務線全面開花

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家庭醫生服務、消費性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四大板塊,打造形成互聯網+大健康生態圈,滿足消費者各類健康需求。

1.2.1. 家庭醫生服務,提供診斷診療服務

家庭醫生服務主要通過人工智慧輔助自有醫療團隊及外部醫生透過合作醫院網路提供家庭醫生服務,主要包括在線諮詢、轉診及挂號、住院安排及二次診療。在線諮詢旨在以經濟方便的方式評估用戶健康需求,用戶通過文字、圖片或語音描述其癥狀,平台依據智能路由系統進行分診,並推薦醫生,用戶選擇醫生後,醫生提供醫療建議。每次診療諮詢持續15分鐘(可延長),根據醫生資歷及客戶評價收取0-60元的費用。轉診、挂號及住院安排是為用戶提供醫院推薦、預約及住院安排服務。二次診療服務則是服務已在三甲醫院確診患有重大或複雜疾病的用戶提供以前應診醫生外的二次診療意見,為用戶作出進一步醫療決定提供更多的信息或見解。

截止2017年年底,公司擁有自有醫生及醫務助理888名,分別在廣州、合肥及青島的經營場所駐診;已經與2100名外部醫師(均為三級甲等醫院副主任或以上級別醫師)建立合作;醫院網路遍布中國的約3100家醫院(包括逾1000 家三甲醫院),與美國、日本、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約260家海外醫院建立合作。

1.2.2. 消費型醫療,提供體檢、醫美等標準化服務

消費型醫療主要提供多種整合醫療健康機構服務的標準化服務方案,以滿足用戶持續性、預防性及其他健康相關需要,如健康檢查及基因檢測、醫美。健康檢查及基金檢測是針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差異化定製檢查服務,例如專註於女性健康的服務組合,專註於老年醫學的服務組合等。醫美服務則是標準化醫美產品以及緊緻除皺治療,另外提供口腔衛生服務等。

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在消費醫療業務與全國超過300個城市的約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約60個城市的約500家牙科診所及約30個城市的約70家美容中心進行合作。此外,公司還與8個國家及地區的超過20家海外體檢中心進行合作。

1.2.3. 健康商城,提供藥品、護理品等產品的電商服務

健康商城提供多元化及不斷變化的產品類別,包絡醫療產品(如藥品、保健品及醫療器械)、健身產品(如健身設備及配件)及個人護理用品以及其他產品。公司通過自營模式及平台模式經營健康商城。在自營模式下,公司向供貨商採購商品並通過平台向用戶銷售商品。在平台模式下,公司促成平台供應商與用戶的直接交易。

截至2016年及2017年底,健康商城分別提供約6.98萬個及17.88萬個SKU(最小單品)。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健康商城交易總額為7.22億元,其中自營模式佔比為65.7%,平台模式佔比為34.3%。在平台模式下,平安好醫生的健康商城與北京好醫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廣東健客醫藥有限公司等17家連鎖藥店及14家海淘供貨商合作,傭金費通常按銷售額的4%~10%收取。

1.2.4.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提供健康管理工具和資訊

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為用戶制定各種健康計劃、工具及活動,並向用戶推薦個性化內容以協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頭條根據醫生、專家、健康信息團隊創作關於保健、生活方式、育兒等專題或文稿吸引用戶廣泛閱讀,2017年公司健康頭條服務的平均日活躍用戶達到100萬人,日均網頁瀏覽量約為290萬人次,及日均信息流廣告約為4300條。獎勵計劃則是以金錢獎勵用戶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例如完成目標用戶步數等。目前,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廣告業務收入。

1.3. 背靠平安集團,支持力量強勁

公司控股股東包括安鑫有限公司、樂錦煊有限公司以及遠景基金。其中安鑫(平安集團全資子公司)直接持有平安好醫生46.2%股權,樂錦煊直接持股46.39%,另外公司IPO上市前獲軟銀集團投資,通過旗下的遠景基金以4億美元的價格換得公司7.41%的股份。

公司控股股東之一平安集團是中國一家提供保險、銀行、資管及互聯網金融產品及服務的大型金融服務提供商。在平安集團的互聯網架構搭平台下,公司是平安集團布局的醫療健康領域的陸金所。

公司發展離不開平安集團「遷徙轉化」和「交叉銷售」的長期孵化。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銀行、平安健康險以及平安普惠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均是平安集團的附屬公司或者緊密聯繫人。2015年-2017年9月,有關平安集團所認購的產品及服務交易金額分別為2.88億元、4.78億元、3.83億元,所產生的收益分別是2.35億元、2.57億元、3.46億元,對公司收益貢獻佔比為84.3%、42.7%、34%。

公司背靠平安集團,與平安人壽保險、平安健康險等合作,為投保人提供各類增值服務,實現保險與保健協同發展,同時與平安集團下公司相互引流,獲得新客戶,降低獲客成本,資源有望深度整合。

2. 路徑強:建平台,聚流量,提收入

2.1. 建平台,搭建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生態平台

公司2014年11月成立,以為用戶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為宗旨。醫療產業雖然分為尋醫、求葯等諸多環節,但各個環節間存在高度相關性,單一環節價值有限,無法提供增值價值、提升用戶粘性。基於此,公司搭建核心平台——「平安好醫生」在線健康諮詢服務平台,將尋醫問診和買葯送葯等醫療環節結合起來。2015年相繼推出消費型醫療服務組合、健康商城業務,步步多金計劃,並經2016年的5億美元的A輪融資,2017年註冊用戶數量超越1.5億,健康商城月GMV突破人民幣1.5億元,軟銀4億美元投資,月最高日在線諮詢量超8百萬次,逐漸壯大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生態體系。

2.2. 聚流量,流量激增,經營數據靚麗

「流量」是在注意力稀缺的互聯網+時代下,在無限信息中獲取有限的注意力的核心命題。2015-2017年,公司在月均諮詢量、月均活躍用戶數實現了快速增長,月均付費用戶數及付費比率穩步上升。截止2017年底,月均諮詢量約11.19百萬人次、月均活躍用戶為21.8百萬名、月均付費用戶0.9百萬名,付費比率為2.7%。

2.3.提業績,收入爆髮式增長,虧損幅度收窄

互聯網公司的成長過程包括三個階段:建平台,聚流量,提收入。在公司平台搭建完備、高流量訪問的基礎下,公司實現了收入的快速增長,從2015年到2016年,公司收入分別為2.79億元、6.02億元,同比增長115.8%,2017年1-9月實現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240.4%至10.16億元。公司目前仍處於流量獲取和提升收入的階段,暫未實現盈利,公司2015、2016同期利潤分別虧損了3.24億元、7.58億元,但就近一年表現來看,2017年1-9月虧損4.97億,較上年同期降低20%,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近年來,公司家庭醫生服務、消費性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四種業務的營業收入逐年翻升,其中,消費型醫療業務表現搶眼,2015年到2017年1-9月的營收分別為1.546億美元、3.881億美元、4.545億美元,貢獻了50%左右的收益。健康商城業務增長迅猛,2015年該業務收入僅為190萬元,佔比0.7%,2017年1-9月,健康商城業務實現營收3.53億元,佔比34.8%。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家庭醫生服務、消費性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四種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3%、44.2%、17.4%、41%。隨著公司整體收入的增長,銷售成本隨之增長,毛利率增加並不明顯,公司平均毛利率維持在41%左右。

3. 動力足:多因素驅動,公司成長空間極其廣闊

3.1.政策驅動:政策利好,推動互聯網醫療行業加速發展

移動醫療成為提高醫療效率,解決我國醫療結構性難題的有力抓手。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廣移動醫療服務,包括支持遠程醫療應用體系、智慧健康醫療服務及健康大數據保障體系等系列政策,預期這些有利政策將推動移動醫療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3.2. 需求驅動:需求旺盛,健康需求日益增加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大健康產業於2016年的市場規模是8.6萬億元,並預期於2026年增加至人民幣26.8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儘管醫療需求及開支不斷增加,中國優質醫療資源依然稀缺且分布不均衡。隨著互聯網蓬勃發展,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出現,互聯網醫療為使用醫療服務提供方便及安全的途徑,彌補中國醫療行業的結構性劣勢,減少中國社會醫療保險的財務負擔。

中國互聯網健康市場近年來極速擴張,2012年-2016年複合年增長率高達38.7%,2016年市場規模成長至109億元。由於居民健康意識日益增加,互聯網技術進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預期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未來十年保持33.6%的複合年增長率,2026年市場規模增長至1980億元。

4. 成果豐:構建「三大閉環,四大場景」生態系統

公司以「打造中國最大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生態系統」為使命,以「讓每個家庭擁有一個家庭醫生,讓每人擁有一份電子健康檔案,讓每人擁有健康管理計劃」為願景,以「客戶第一,團結協作,重在執行,激情澎拜,積德行善」為企業文化。

公司不斷完善全國性及建立全球性網路,通過收購合肥快易捷和江西納百特擁有了B2B和B2C的藥品交易流通牌照,建立平安(青島)互聯網醫院、平安(合肥)互聯網醫院擁有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公司醫、葯、健三位一體的戰略布局雛形顯現。未來公司將構建一個連接用戶、保險公司、醫保、醫院、診所、檢驗檢測機構、新興智能設備以及各類醫療服務提供商的綜合平台。

公司將以「平安好醫生」為核心,通過人工智慧輔助、自有醫療團隊支持及互聯網實現醫療及保健服務,形成包含醫生、醫院、藥房、理療中心、健康檢查、健身、醫美、保險、電子商務的「三大閉環,四大場景」的生態系統。

5.風險提示

(1)市場競爭加劇

(2)監管具有不確定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