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臺灣

器材訓練分享 – BLADEZ臂熱器

感謝BLADEZ公司邀請撰寫第三代臂熱器的訓練文章,臂熱 3合了手轉訓練+槓鈴+可調阻力和槓片負重,多重訓練模式,是市面上少見可以做多元訓練的單一器材,而且體積小價格實惠,運用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運動方式可以做不同的搭配,還可以做到間歇/心肺/肌力等的不同訓練,不然想要在家完成這些訓練,分開單買器材花費也不少,居家健身上也很佔空間,臂熱3也是我本身在家裡很喜歡拿來做訓練的小器材。

以下Energy老師將利用AFAA(美國體適能協會)評鑑動作的5個問題(AFAA 5Q)來做為寫文的方向,也希望藉此方式,讓大家操作器材時,安全又有效率。並在第二段落,分享如何使用臂熱器操作3大訓練法,期許所有消費者,在家裡也能運動的像個專家!

 

◎ AFAA 5Q

 一、此運動的目的為何?

    將臂熱器的運動目的分為(肌力)跟(心肺),別懷疑!臂熱健臂器真的可以完成這兩個類型的訓練,所以大家也可以看自己的運動目的,來挑選運動的方式。

    肌力:分享8大肌羣的訓練方式

(胸部肌羣. 背部肌羣. 肩部肌羣. 腿部肌羣.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腹部肌羣.下背肌羣)

    心肺:使用臂熱器,提高心拍數的8種方式

 

 二、實施的效果如何?

    適當的可動範圍、速度、身體姿勢,並對抗地心引力或反重力。在操作器材的時候,要去思考訓練關節的活動範圍,並且在安全的範圍內,訓練到最多的肌肉收縮長度。操作的速度也會影響到肌肉是否得到有效的訓練,太快的運動速度經常是使用到不恰當的方式在甩動身體。操作動作時的身體姿勢也很重要,臂熱器的運動主要是依靠對抗地心引力來訓練肌肉,所以,考慮使用哪一種姿勢鍛鍊肌肉也是影響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是否考量到安全問題?

    潛在性受力部位、環境因素和動作控制。安全因素包含內在與外在,外在就是操作運動時的環境,運動時會不會撞到東西,或者運動時會不會有小孩子衝過來,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內在則是關節與肌肉的控制,通常比較容易忽略的都是膝關節、腰椎、肩關節與肘關節的控制,在操作動作時,如果沒有好好地控制動作,經常會使上述這些關節增加受力,進而造成傷害產生。

 

 四、操作動作時,是否保持正確身體中心線與姿勢?

    考量動作的形式、體線、或穩定。每個人的柔軟度、肌力肌耐力與心肺耐力都不一樣,如何選擇自己可以完整且安全的操作方式進行運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操作動作前,一定要設計自己可以保持穩定身體體現與姿勢的形式。

 

 五、此動作適合誰?不適合誰?

    考量風險與效益的比率、訓練對象的程度。任何的運動都有受傷的風險,如何拿捏自身的體能程度,去考量動作的受傷風險機率,不要一昧地追求效果,是訓練時,非常重要的問題。

 

臂熱健臂器因為是臺製的商品,所以質感上真的沒話說,每個看過的朋友都說看起來比照片更厲害!但也沒錯,尤其實際上操練後,真得更有感受!以下Energy老師會提供三種訓練方式,也都有拍攝各自完整的訓練影片,都能提供大家在家中訓練時使用!(影片當中實際操練,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很有訓練強度的!

 

8大肌羣訓練   8個心肺訓練方式    3種訓練法

 

              8大肌羣教學影片 

  1. 胸部肌羣:分成仰臥與俯臥兩種訓練方式,力量的方向線與胸線在同一個水平面上,把注意力專注在手臂夾胸口的感覺,並注意兩手力量的平衡與腕關節肘關節的控制上,關節保持穩定不鎖死。

  2. 背部肌羣:分成寬握與窄握的抓取姿勢,分別訓練上背部與中背部的肌肉,保持手腕與手指頭放鬆,注意力放在手肘往後夾背的力量,避免使用過多前臂的力量。操作動作的過程當中,保持身體中立,用前腳輔助下背對抗地心引力,避免過多腰椎的負荷。

  3. 肩部肌羣:可做過頭推或是直臂前抬的動作,兩種動作都需要較大的核心穩定度,一定要在檢視好身體姿勢後,再開始操作動作。

  4. 腿部肌羣:請把意識或是重量都放在前腳,會是比較安全且有效的訓練方式,圖二的單腳支撐主要是訓練前腳的大腿後側,是很好的功能性訓練,但是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身體中立穩定,慢慢操作動作,不要甩動腰椎。

  5. 肱二頭肌:兩種程度的訓練方式,都可以在上抬的階段做到手腕向內旋轉的動作,使得二頭肌的到更多的收縮,且減少肘關節的傷害,上抬的過程當中切勿閉氣或是擺動身體。

  6. 肱三頭肌:高跪姿與俯臥姿的訓練方式,都可以在上抬的階段做到手腕向外旋轉的動作,使得三頭肌的到更多的收縮,且減少肘關節的傷害,上抬的過程當中切勿閉氣或是擺動身體。

  7. 腹部肌羣:圖一為腹直肌捲腹的訓練動作,雙手可握住握把或環繞槓片,穩定臂熱器,使重量放在上半身,讓下巴到胸口離一顆拳頭的距離,操作動作的過程中,切勿甩動頸部。圖二為腹內外斜肌搭配Lung的訓練動作,將意識放在腹部側邊的旋轉。

  8. 下背肌羣:Energy老師的建議是從臀部與腿後側的肌羣開始加強,所以選擇了這個動作,避免許多下背痛與背部肌肉緊縮的人二度傷害,操作這個過程當中,背部一定要保持直立,臀部用力上抬的階段,膝蓋一起作動慢慢伸直,最後身體呈一直線站直。

     

              心肺訓練影片

 

 1、矢狀面的正向旋轉: 雙手輪流由上往前推的動作,動作的強度來自於臂熱器上的阻力鈕,還有手肘的彎曲角度,手越直,強度越高。雙手再不同的高度上,也會訓練到不同的肌羣,所以光是這個手部飛輪的旋轉動作,就可以訓練到非常多的肌肉,並且最快速的提高心肺。

 2、矢狀面的反向旋轉: 與第1個動作反方向旋轉。

 3、左手不動的水平面旋轉:左手盡量保持不動,右手繞著左手水平旋轉,旋轉出去的時候,肩膀要向外推,讓肩背肌羣得到最多的訓練,但是身體還是要保持穩定。

 4、右手不動的水平面旋轉:與第3個動作反方向旋轉。

 5、內外旋的反覆旋轉:切記,手肘一定要保持微彎。

 6、肩膀內外旋+肩推: 除了手肘保持微彎之外,還要控制前推時,肘關節與肩關節的控制。

 7、肩關節繞環:雙手握好臂熱器,使臂熱器沿著頭部旋轉,除了身體的穩定性外,還要注意不要打到自己的頭囉。

 8、肩關節繞環:與第7個動作反方向繞環。

 

整合性分類(使用臂熱器執行3種訓練法):這三個訓練法算是比較進階的方式了,臂熱3除了可作為一般不管像是熱身或是單一訓練上有幫助,還能拿來做比較進階的循環訓練,絕對讓你短時間達到高強度的運動刺激!

              3種訓練法的影片教學

 一、循環式訓練法(Circuit Training):在此訓練法中,客戶必須在極短暫的休息時間內,從剛結束的肌力訓練動作移動到下一 個肌力訓練動作。循環式訓練法的優點是時間的效率性以及適度的有氧心肺訓練,此訓練法對心血管是能的進步幅度約為4-12% VO2 max。

 

 二、超循環式訓練法(Super Circuit Training):或稱為有氧循環訓練,將有氧運動與阻力訓練交替,通常是3分鐘的有氧運動,再接著進行1分鐘的阻力訓練,而阻力訓練常應用不同種類的運動形式穿插其中。此訓練的好處是,1、有趣不易厭倦2、短時間內可累積較大的作功量,但是,學生必須熟悉各種動作的操作,因為需要迅速的轉換動作。

 

 三、間歇式訓練法(Interval Training):適用於所有不同等級的學生,此訓練法重複較費力之動作,同時在其間穿插一些較輕鬆的訓練動作,甚至是一小段的休息時間。間歇訓練可用於提升體能水準至最高點,其訓練比例可依客戶的程度或目標,調整為2分鐘重負荷搭配2分鐘輕負荷(1比1) ,或3分鐘重負荷搭配2分鐘輕負荷(3比2) 。此訓練的好處是,1、總作功量可能大於連續同一種動作的連續訓練2、容易系統性地執行漸進式的過負荷訓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