勳章菊的栽培   勳章菊又名勳章花,為菊科勳章花屬植物。勳章花花形奇特,花色多彩,花心具深色眼斑,形似勳章,具濃厚的野趣,是園林中常見的盆栽花卉和花壇植物之一。勳章花又名勳章菊,為菊科勳章花屬植物。勳章花花形奇特,花色多彩,花心具深色眼斑,形似勳章,具濃厚的野趣,是園林中常見的盆栽花卉和花壇植物之一。  【形態特徵與品種】勳章花為一、二年生草本。具根莖。葉由根際叢生,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有淺羽裂,葉背密被白綿毛。舌狀花白、黃、橙紅色有光澤。常見品種有黎明(Daybreak)系列,早花種,比所有勳章花早7~20天開花,花色有黃、橙、紅褐色、粉、白和橙/黃雙色,其中新品種有鮮橙(BrightOrange)和紅條(RedStripe)。丑角(Harleguin)系列,株高40厘米,花色有黃、橙、粉、紅、褐等。錢索尼特(Chansonette),株高20厘米,早花種,花徑10厘米。戴納星(Dynastar),株高20厘米,短莖。迷你星(MiniStar),株高20厘米,葉片銀綠色,花徑7~8厘米,星狀花。陽光(Sunshine),株高25厘米,葉銀綠色,花大,花徑10厘米,每朵花具4~5種色彩。天才(Talent),矮生種,株高20厘米,葉銀白色,花徑8~10厘米,花有黃、橙、白、粉紅等色。黃日出(SunriseYellow),花大、黃色,具黑眼。陽光(SungloW),花黃色。日出(Sunburst),花橙色,具黑眼。太陽之舞(Sundance),株高25~30厘米。月光(Moonglow),花重瓣,鮮黃色。另外,還有多花類型的阿茲特克皇后(AztecQueen)、紅色葡萄酒(Bungundy)、銅王(CopperKing)和紅色節日(FiestaRed)等。  同屬觀賞種有白毛勳章花(G.leucolaena);單花勳章花(G.uniflora),葉片灰綠色,花色有黃、白、橙等;羽葉勳章花(G.pinnata),葉羽狀分裂,舌狀花橙黃色,基部有黑眼。  【生物學特性】勳章花原產非洲南部。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寒,耐高溫,怕積水。勳章花的生長適溫為15~20℃,3~9月為13~24℃,9月至翌年3月為7~13℃。但勳章花對30℃以上的高溫適應性較強,葉片生長遲緩,開花減少。冬季溫度不低於5℃,但短時間能耐0℃低溫,如時間長易發生凍害。勳章花對水分比較敏感,莖葉生長期雖需土壤濕潤,但梅雨季土壤水分過多,植株容易受澇造成全株死亡。同時,夏季高溫時,空氣濕度不宜過高,盆土不宜積水,否則均對勳章花生長和開花不利。勳章花屬喜光性草本花卉,生長和開花期需充足陽光。如栽培場所光照不足,葉片柔軟,花蕾減少,花朵變小,花色變淡。相反,陽光充足,花色鮮艷,開花不斷。土壤選擇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盆栽土壤可用培養土、腐葉土和粗沙等量的混合土。【繁殖方法】常用播種、分株、扦插和組培繁殖。播種繁殖:4月春播或9月秋播,每克種子560~580粒,發芽適溫16~18℃,播後14~30天發芽。苗具1對真葉時移4厘米種苗盤。有些地區種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分株繁殖:在3~4月莖葉生長前,將越冬的母株挖出,用刀自株叢的根頸部縱向切開,但每一分株必須帶芽頭和根系,可直接盆栽。扦插繁殖:常在春、秋季進行,室內栽培全年均可進行。剪取帶莖節的芽,留頂端2片葉,如葉片過大,還可剪去1/2,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插入沙床,室溫20~24℃和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插後20~25天生根。若用0.1%吲哚丁酸處理1~2秒,生根更快。組培繁殖:外植體常用莖尖和花蕾。莖尖經消毒後接種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1~3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和分化芽。再轉移到添加萘乙酸1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培養30~40天,幼苗生根形成完整小植株。【栽培管理】勳章花常用8~12厘米盆。幼苗3~4片葉時可從4厘米育苗盤內取出定植於12厘米盆。生長期每半月施肥或用"濟友"15-15-30盆花專用肥。保持盆土濕潤和充足陽光,勳章花可開花不斷。如不留種,花謝後要及時剪除,這樣可減少營養消耗,促使形成更多花蕾開花。冬季放室內栽培仍可繼續開花。【病蟲害防治】常見有葉斑病危害,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洒。蟲害有紅蜘蛛和蚜蟲危害,蚜蟲用2.5%魚藤精乳油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產後處理】勳章花舌狀花瓣紋新奇,花朵迎著太陽開放,至日落後閉合,非常有趣。用它盆栽擺放花壇或草坪邊緣,十分自然和諧。點綴小庭園或窗檯,又似張張花臉,滑稽可笑。當然也是很好的插花材料。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