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會在未來數個月,會推出一套比現時法例更嚴格的守則

本港近來爆出多宗個人資料外泄事故,令人關注機構管理數據的問題。大數據治理公會今日正式成立,創會主席楊德斌表示,希望透過非牟利平台,聯繫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大數據用戶、監管機構、政府與不同組織的業界持分者,推動良好大數據治理,以助香港建立誠信及匯聚人才。公會將於未來數個月,推出一套比現時法例更嚴格的守則,如規定機構在資料外泄事故發生一星期內,通知受影響人士。

創會主席楊德斌表示,希望透過非牟利平台,聯繫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大數據用戶、監管機構、政府與不同組織的業界持分者,推動良好大數據治理。

楊德斌又指,公會建立守則後,會著手招攬會員,守則內容及成員名單將上載網站。如成員違反守則,會被取消會員資格,至機構有所改善,才可重新成為會員。守則可隨科技發展不斷更新,認為是補充法例不足,但強調並非取替私隱專員公署工作,因公會沒有執法權,反而要跟對方保持合作。

他引述國際數據公司(IDC)的資料指,大數據的商業分析方案在2017年市場總值為1660億美元,預期至2022年將增至2600億美元,認為如確保數據中的個人私隱得到有效保障,大數據將可為企業及創科發展帶來巨大商機。當中,香港可善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與內地及歐盟等合作,建立一個促進跨境數據流的機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