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旭

小時候,常與二毛眼三黃毛之類的聚在一起猜謎語。一般都是三黃毛出謎面,小夥伴們猜謎底。

一個娃娃生得美

捏住豚子親個嘴

扔在地上耙叉開腿

……

看着大家苦思冥想的樣子,三黃毛把嘴一撇,給出了謎底:嗑瓜籽

彼時,在小宋們的心目中,三黃毛就像老古人的腳盆,啥也知道。

後來才聽說,三黃毛的謎語,都是從他奶奶那裏學來的。而且是他奶奶的奶奶的奶奶一輩輩傳下來的。這些謎語大都由鄉野土話生成,土生土長,泛着濃郁的鄉土氣息。

幾十年過後,再回過頭品味這些鄉音譜就的謎語,如詩經般明亮透徹。而且,其中不少詞彙,出於上古時期的雅言。

如謎面:當院有個八吊,幹屙不尿。謎底:雞。

這裏的“八吊”,是舊時婦女紡線時所用的“紡錘”。一般用羊的脛骨製成。而且“八吊”一音,正是“紡錘”的上古讀音。

懷仁鄉間,還有一個謎底爲“餃子”的謎語:

從南來了一羣羊,

不溜不溜跳下河。

其中的“不溜不溜”,就是一個土腥味十足的土語詞彙。在方言裏,它所表達的意思是“衆多的人或動物爭先恐後向前急行的樣子”。如:

村裏來了馬戲團,人們不溜不溜的都往場面上跑。

剛把米撒進水裏,魚兒們就都不溜不溜的遊了過來。

細考起來,“不溜不溜”這一詞彙,不僅不土,而且是《詩經》裏常用的雅語。

且看: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羣或友。”(《詩經·小雅·吉日》)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詩經·齊風·載驅》)

詩中的“儦儦”,正是懷仁話裏的“不溜不溜”。

“儦”,現代漢語讀音“biao1”。其中的介音“i”,源於上古漢語複輔音“br”的“r”。在鄭張尚芳的《上古音系》裏,“儦”音“prew”(國際音標),轉換成漢語拼音“breu”,即方言之“不溜”。

“儦”之釋義,《說文解字》:“行貌”。段注:“(儦)行貌。《齊風·載驅》曰:行人儦儦。《傳》曰。儦儦,衆貌。許曰行貌者,義得互相足也。《廣雅》亦曰:儦儦,行也。《玉篇》曰:儦儦,盛貌也。

關於“儦儦”一語,《傳》所給出的釋義是:“趨則儦儦,行則俟俟。”——疾走稱“儦儦”,緩行曰“俟俟”。

現代漢語對“儦儦”的解釋是:行人衆多的樣子;很多人跑動的樣子。

不難看出,懷仁話裏的“不溜不溜”,不論是語義,還是讀音,均是上古雅言“儦儦”原汁原味的存留。

而且,一存就是三千年。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