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高血壓治療中的10個誤區(上)

誤區一:沒有感覺,就沒有問題

血壓升高後會感覺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但有些人卻沒什麼感覺,沒有感覺不等於沒有危害,等發生了心梗、腦梗、腦出血感覺到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所以,血壓升高,無論有沒有感覺都應該用藥。

誤區二:降壓藥不能隨便吃,一旦吃了就斷不了

降壓藥不是成癮性藥物,沒有依賴,可隨時停藥。問題是不能停,一旦停藥,血壓會重新升高。高血壓是個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這樣說,不是藥有依賴性,而是高血壓有“依賴性”。當然,早期無家族史的高血壓,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血壓能夠恢復正常,可以不用藥。除此之外,應該用藥治療。

誤區三:開始不能用好藥

所謂的好藥,不但降壓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有保護作用。所以選擇降壓藥,適合哪個,就選哪個,而且開始就用好藥。並不會產生“耐藥性”。

誤區四:血壓高吃藥,血壓正常就停藥

用藥後血壓正常,是藥物作用的結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藥後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高了用藥,正常就停藥。這種模式會導致血壓總是處於波動之中,更易造成心梗、腦梗等疾病的發生。

誤區五:血壓越低越好

收縮壓過高或過低,併發症和死亡率都會增加,這就是著名的降壓治療的J曲線。單純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可以。如果合併糖尿病,腎病,冠心病,腦梗死等急病,爭取把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根據年齡,基礎疾病,血壓不宜控制太低,要諮詢專業醫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