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行里「黑專家」堪比「黑哨」
溫馨提示:轉載請標明,四川美術網 該新聞已被查看:312次 2010-05-17 12:51:47 來源:《江南時報》于海東
 

  論忽悠,古玩得天獨厚

  一般來說,被忽悠上當的人有兩種,一種自己想玩的,結果拿真錢買假貨還不知道;一種是想投資的,到頭來花大錢淘回了行貨。眼下有錢人多了,藝術品成為新寵,殊不知買家一紮堆就容易被忽悠。忽悠無罪,古玩行的潛規則和現行拍賣法相關條款的賣方無責制,使得一些藝術品鑒定專家有恃無恐,想怎麼忽悠就怎麼忽悠。股市有"黑嘴",賽場有"黑哨",唯獨藝術品市場上的"黑專家"沒有被判罰過。為什麼?圈外想弄明白的多,真懂的少,即便心裡明白被忽悠了也不知該怎麼辦,因為有人忽悠沒人逼你買啊!我認識一位確實是專家的專家,膽子特別大,明明不屬於他所專長的鑒定領域也敢鐵嘴鋼牙,私下裡我說他不怕找麻煩呀,他不屑回答地"切"了一聲。他的教導絕對夠得上直截了當:鑒定是假的得拿出真憑實據來,說真的只要一句話。  拍賣行也不是凈土

  有牌子的拍賣行比沒牌子的專家容易產生社會公信度,忽悠起來更有市場。拍賣行主要有三種玩法:一是通過模仿秀的形式玩金鑲石把戲,手法上不論真假先從頭到腳包裝起來給你瞧。二是比照商場上賠本賺吆喝的做法,從預展估價開始便"跳樓"給你看,如京城裡一家中字頭老大不小的拍賣行,不管書畫家名頭多大,估價一律白菜價。僅以該拍賣行2010年春季拍賣預展為例,上拍的范曾書畫作品,估價500元人民幣的佔多;李可染書畫作品,估價也僅在500元。"不信的能笑死,相信的能樂死。"三是鑒定專家兩用,有的拍賣行只將拿不準的重頭拍品請鑒定大師把關,一般拍品則由名頭不大的專家或自己員工做主,當然不包括心知肚明的假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