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文團長,絕對是進擊中極其富有魅力的角色,三季下來,關於他的形象可以說越發的豐滿了,顧全大局能夠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應有的判斷,深受自己手下的信任。不過,可能正是由於他的魅力,在巨人劇情走向高潮的時候,他的死亡成為了全劇的遺憾。那麼對於團長這個人,他究竟是靠什麼圈粉無數呢?

團長這個人,散發著成熟魅力,判斷力和智商都是一直處於在線狀態,如果這還不夠吸引你的話,那麼他為了人類自由甘願奉獻自己生命的那種精神,會讓人為此深深的被打動。作為一部動漫,艾倫作為主角,也許成長的過程中,處事和思想都在進步,但這種逐漸去進步無法達到吸引人的地步,而這時,往往吸引人的就是動畫中成熟的人物,這時團長就出現在我們面前,可以說整個調查兵團,他是領袖或者說團內的精神指引,也許這個世界無法缺少像兵長那樣的人形戰鬥機器,但更加無法缺少的是團長這樣魅力且富有領導能力的人。

在戰鬥面臨的激烈之刻,數不清的人已經犧牲,面臨真相只有一步的時候,是否犧牲成為了最重要的話題。這時,他透露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想要去看看真相,在這種只有一步之遙的情況下,他卻也深刻的反思自己,獻出心臟的不是自己,而是無數的士兵,而為了不辜負那些曾經無辜的靈魂,則更加要向前沖。如果現在我們害怕,恐懼甚至無力前行的話,那麼當初所有人的付出毫無意義,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加要將自己的心臟獻給殘酷的世界,這樣才是對活著的人的尊重。當是看到他沖向戰場那一幕,幾乎眼眶中蘊含這淚花。

他最大的魅力從來都不是所謂虛高的偉大,而是那種自私般的偉大。最初的他是一個看似正直又崇高的人物,可是後來當窺探到他私下的樣子,你會發現,他本質上來說是為了夢想不擇手段的人,最早時候的夢想也許是為了贖罪,可到後來這早已經成為他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其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無數的生命在流逝,身邊戰友的接連死亡,他不是不動容,而是將此掩蓋在看似冷靜的外表之下,他無時無刻不在背負著沉重的罪惡前行,反思自身的做法,為同伴逝去的靈魂而動容,所做的只能夠是堅持的追求著人類的真相,為人類的自由而戰。也正是由於他這種貼切於現實,甚至於自身內心也會有所陰暗面的人,才更加富有魅力,才更加吸引人。

團長的死去,看似悲痛,但實則也是一種解脫,一直背負著生命前行的他,早已經傷痕纍纍。最後能夠為了人類自由獻出自己的性命,對於他,應該更是一種最好的歸宿,唯一可惜的大概就是在死前他並沒有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吧。

對此,你怎麼看?以上,歡迎一起討論一下,收藏評論轉發!咱們下期再見吧。


對於埃爾文團長的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感到很惋惜(這麼個優秀的人都死了,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在我看來,他的死,損失不是最大的,卻是甚大!

埃爾文這個角色性格很鮮明,強大的領導能力和超前的思維讓調查兵團的很多人都臣服。他成為調查兵團團長絕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譽,而是對真理的的一種探索和渴望,是對人類命運的反抗(不像憲兵團那樣混日子)。

埃爾文作為團長,是一名出色,偉大的領導者,調查兵團的成員都相信,埃爾文所堅守的方向是正確的, 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面對獸之巨人,埃爾文在一片飛石滾滾,鋪天蓋地的哀號之聲中靜靜坐下,道出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夢想與遺憾。 此時他背負的責任不是最大的,作為一名優秀的統帥,眼睜睜的看著戰略的果實即將獲取,卻無法目睹,內心的痛苦以及心中的遺憾或者只有利威爾兵長才能懂吧, 他也開始懷疑了,為了這一目標所付出的無數代價(包括軍團無數英勇獻身的戰士,甚至包括他的親生父親包括)是否有價值,

他掙扎著,但他並沒有放棄希望,最後,埃爾文團長決定了自己的命運,沖向獸之巨人,讓利威爾戰勝了巨人, 漫畫84話中,他拒絕了巨人針(或許是他做的夠多的了,真的累了,又或許是他相信艾倫這一代人可以完成他留下的遺憾)最後犧牲了。但他不是白白的死去,他將他的意志和精神寄託給了艾倫這一代人,堅信著心中的那份希望! 現在故事更新到111話了,事實證明,埃爾文的選擇是正確的, 也許有人會問,損失最大的會是什麼?我會說:是埃爾文那個對生活的渴望,對命運的反抗精神!

埃爾文是個非常純粹的人。

在成為調查軍團的全軍統帥前,他是牆內可能僅有的希望為人類現狀做出變革的軍人,在之後的漫畫情節中,我們才獲知他行為的第一推動起源於年少時對牆內思想的控制起到的懷疑,和父親對其懷疑的肯定。在人物中心的主控價值得到建立後,埃爾文堅定地向前邁進,幾乎沒有走過彎路——包括招募利威爾,成為利威爾無悔的抉擇。

但他很壓抑。

他所遭受到的挫折不單單來自正面戰場上的不斷失利,更包括來自於各個層面的永無停息的阻撓。他卸下包袱的時候,應該是調查兵團最後一次整裝出發,接受牆內居民喝彩道別的時候。當然,與此同時他背上了更大的包袱,即接近他從年少起就一直求索的真相和調查兵團全團的生死。

當戰局急轉直下,調查軍團將全軍覆沒之際,利威爾詢問他是否還有後備計劃,否則應立刻撤退。

埃爾文在一片飛石滾滾,鋪天蓋地的哀號之聲中靜靜坐下,道出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夢想與遺憾。

作為一名優秀的統帥,眼看戰略目標即將達到卻無法目睹結果,這一遺憾的確重大。

但是,埃爾文所背負的最為沉重的苦痛,卻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所消耗的無法計數的代價,包括軍團無數英勇獻身的戰士,甚至包括他的親生父親。

必須這樣說,生於巨人時代的每個普通人都是不幸的,與其說行屍走肉般在牆內生存,倒不如乾脆地死去。

埃爾文選擇背負這種生來即不公的命運去掙扎,這本身就是充滿勇氣卻也極為扭曲的行為。他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卻是在不斷累積的。埃爾文在真相面前的停留,實際上是他對於這個真相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他並沒有失去對真相的渴望,但他至少懷疑這個真相對於人類整體、對於那些為了軍團而獻出心臟的同仁們,他們的犧牲究竟有無價值。

真相併不能改變現實,也不能改變巨人並非這個遭惡魔咒詛般人間地獄的荒島上的最大威脅。

最後,埃爾文的答案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只有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才能回想起那些勇敢的犧牲者。

我們今天的犧牲,將把意義託付給那些活著的人。

這就是僅有的,能夠用來對抗這個殘酷世界的方法。

為了勝利,他們捨生赴死。

真相應屬於人類這個整體,所有為人類所犧牲的人不會失去價值,因為他們的價值是由人類的存在來定義的。

埃爾文為了這個答案而精疲力盡,卻要繼續執著地走下去,即使在彌留之際仍然念念不忘。

利威爾並不知道地下室的秘密,他只是看透了這個男人所背負的折磨與痛苦,決定不再讓他繼續扭曲下去,生活在悲劇當中罷了。

在我們看到地下室的秘密之後,才知道這個世界要比牆內想像的大得多,人類需要繼續走的路也要長得多。埃爾文的溘然長逝,對於生活在這個極度殘酷不公的世界上的不幸者來說,不失為一種解脫。畢竟一死百了,對同僚的愧疚,對被年少時自己拖累而死的親生父親的愧疚,對真相的魂牽夢繞,都隨著最後一絲呼吸的離去而化為虛無,這對於始終處於逆境上行,拼盡全力筋疲力竭的埃爾文來說,的確是一種解脫。

埃爾文將同情和遺憾留給了所有活著的人,也把責任交給了他們。

但對於埃爾文來說,他並沒有什麼遺憾。他最終的心結也已經在率領全軍衝鋒之前得到釋懷——任由活下來的人定義他的價值。

畢竟,現在的他終於可以覆蓋著自由之翼,安靜地躺一會了。


艾爾文自己所說「團長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是艾倫不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