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一開始的畫風,說真的比較粗糙。但是勝在故事新穎,有深度後面的發展也是各種意想不到「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了,曾經一度被它們所支配的恐怖,還有被囚禁於鳥籠中的那份屈辱。」這句話被各種改編應用不知不覺竟然已經過去了十年,希望結局能讓我們看完發出會心的一笑。

「就算有巨人,我依然想看看牆外面的世界」,我想說《進擊的巨人》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劇情有多麼多的伏筆或者戰鬥多麼精彩,而是作者用一個虛構的三道圍牆的舞台告訴我們:即使這個世界是如此殘酷,你依然是自由的。高聳的圍牆和吃人的巨人,無法阻擋的是人性的光輝和對未知的渴望。

我說了那麼多,這部漫畫我是真的很喜歡,可能個人就比較喜歡災難的題材吧。雖然漫畫看到一半因為忍受不了每周更新已經把上一話忘的差不多的情況而放棄繼續看下去了,但對於出道即成名的作者,最大的樂趣莫過於以看小孩一樣的視角看到漫畫家的成長。

對於是否決定打開一部漫畫,最初吸引我的就是世界觀以及他的社會架構,這部漫畫故事線是真的不錯,但是畫工真的不行,一開始畫的真的是碎線條太多了,而且各種人物走形(不是巨人,就是人類,形體把握很糟糕)。

而看到中期就開始更在意劇情的安排,回想了一下那時候放棄看下去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中期拖沓,作者當然也是有一定責任的。還好後面有解決這個問題。無論如何,它當然還是一部可以在漫畫歷史上留下一筆的作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