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振有

  2011年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於2011年4月15日在京拉開帷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我們的使命——為了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振有先生為論壇做主題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校長,其實我在這兒壓力非常大,今天聽了幾個特別高層次、高水平的報告,所以我今天在這兒準備彙報一些想法,因此這一次會議的主題是「我們的使命」。剛才一進門的時候陶會長跟我說了一句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說歸說,做歸做,所以我今天下午就想講一講「知行合一」的問題。為什麼這一次制定規劃綱要的時候,溫總理特彆強調我們現在教育改革還要回到知行合一,我們的使命和現實,是一個歷史很光榮又很沉重的話題。

  應該說改革開放30年,我們教育改革豐碑矗立,鮮花滿路。但是有很多問題,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我今天講四個問題,第一,素質教育是我們使命。第二,實施素質教育的兩大陣地,第三,三大支柱共同承擔我們的使命,第四,如何承擔使命還要回到執行合一。

  第一,素質教育是我們使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是教育改革戰略主題,主題就是中心思想,這個戰略主題本質核心是什麼呢?就是以人為本。今天我們教育是以人為本該是以分為本,今天有多少學校是真正推進素質教育?湖北一個中學老師班在北京培訓,我去做了一場報告。我說30年素質教育取得巨大的成績。很多老師我們沒有搞素質教育,我們全在搞應試教育,反映非常強烈。有多少老師真正理解素質教育,為什麼20、30年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們派了多少次會,大家反映的問題甚至陶行知當年那個時代提出的問題,到現在依然如故,我們不能不思考這樣一些問。今天溫總理提出教育家辦學,我認為教育是長出來,不是講出來、喊出來。市場經濟全世界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從幼兒園到大學惡性競爭的環境里,到處充斥著浮誇的氛圍中,我們必須有勇氣、有膽量逆流而上、破解難題才能成為教育家,我們責任太艱巨。這一次會議主題「我們的使命」非常有時代意義。你能堅定不移按照教育方針來辦學,你能不讓學生加班加點呢?杭州中心校長大會,到處是生源戰術,這樣我們問題講了多少年依然如此。我的一個朋友是教育局長,我說現在能不能不給中學校長和老師下達升學指標,他說怎麼可能不下升學指標,我不下升學指標靠什麼獎勵校長,這就是我們現狀。你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上課不睡覺、不厭學逃學,絕不出現因厭學而造成的惡性事件嗎?這些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現在戰略主題旗幟舉的很高,素質教育旗幟喊了20多年,但是現實中反主題的行為,我們還是目中無人,人是工具,人是裝知識的口袋,我們學時太長,考試太難,我們負擔太重,壓力太大,我們學的太死,效率太低,學生厭學、老師倦怠,扼殺教學是這種一種狀態。日本雜誌發了一篇報道,中國60%小學生有壓力,10%學生想到自殺。周六、周日早晨八點在馬路上走的孩子都是去上補習班。應試教育延伸到什麼程度?幼兒園升小學都要舉行測試考核,有的幼兒園說至少會200個漢字。北京報紙登的名牌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有一系列測試題,小兔+小兔=12,小兔+蝸牛=9,問小兔等於幾。去年北京某小學錄取幼兒園出了這樣的題,一個人有三個,二人有四個,三人有五個,四人有七個,五人有六個,問這個是真正東西。我們孩子的心理壓力,北師大做一個調查,異常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小學生比例是16.4%和4.2,初中生14.2%和4.9%,高中生14.8%和2.5。孩子最大的痛苦是學校里冷漠的情感環境,扭曲的價值觀,老師比職稱工資將近,功利心強,對考分差的孩子歧視模式等等這些都是有大量事實為根據。兩三年前一個13歲小學生留下一份遺書自殺,他說我是一個差生,我死了可以幫你們節省10萬塊錢。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也是極個別的。這個案例是一個初中生他說,老師就喜歡學習好的學生,老師看我們不用正眼,用正眼也是裝的,能聽說會裝的學生老師也愛,老師沖著考試教,學生沖著考試學習,一點意思也許多,學生在老師眼裡是學生不是人,還是上網有意思,自由世界,還能罵人,把討厭的老師當成壞蛋,把討厭的老師消滅他。要學生作業有用嗎?盧梭有一計劃,「誤用光陰比虛投擲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我們老師聽這些孩子的心聲嗎?所以現在回到我們主題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什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講的非常明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三個能力:學習、實踐、創新。知識技能、動手動腦,生存生活,做事做人。六個學會:學會知識,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生活。總理說做會和別人共同生活,我們孩子為了自己的學習,是不是會和別人共同生活,我常常講一個例子,我們奧林匹克化學競賽第一名報送到北大,因為不會交朋友,他只有跟著想交朋友的走,不會和人打交道,不會和人共同生活,有大量這樣的實例。我們到底培養什麼人?一個第一特別要注意,中國教育學會升旗儀式半個小時有人會倒下去,北京四中校長說他們學校近視率是87%,北京第一所實驗中學說他們學校近視率97%。還有三個重點:素質教育三個重點,我們原來兩個重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一次溫總理特別加了一個社會責任感,這樣成了三個重點。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英國教育家說責任感是左右品德中影響力最大,也是最基本的最必備的品質。像水泥使建築物堅固一樣,責任感使我們道德堅固,抗拒誘惑和考驗。我們90後全中國2.6億,在學校1億人,90後責任感比較強。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我手機上有一個簡訊,90後孩子說責任感是上一代人的事情,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就是不負責任,就沒有責任感了。所以涉及到國際教育,美國人很擔憂中國教育會不會對美國造成威脅。於是美國媒體到清華問一個同學,你為什麼考清華,那個同學答的非常乾脆,說我的分數夠了,媒體又問你畢業幹什麼?他說我將來到美國去,他說到美國收入高,生活會很好。美國媒體回去說美國人不用擔憂,中國教育永遠不會對美國造成威脅,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結果。我想舉一個例子,台灣大家看過這個資料,台灣高中招15到18歲的孩子,每年開除2、3百人,全校集合不到三分鐘,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責任感的教育,把責任感、愛國聯在一起。校長說國家興旺是匹夫有責,是我的責任,校園秩序不好、國家教育辦不好、國家不強是我的責任,燈泡壞了你自己花錢換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但是他們說了一句話,學習的目的不是美國洗盤子、刷馬桶,我們是要打敗列強,讀書是為了我的前途未來。學校有多少對學生愛國教育,為學校做一點一滴的好事。第二實施素質教育的兩大陣地。兩個陣地不是一個,課堂教學和社團活動,第二校內學習與社會實踐。核心是學生是主體。有三個主題比較記住,第一主題素質教育是主題,第二學生是主體,第三教師是主導。主題、主體、主導,這三個詞特別要記住。中央文件第一次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個中學校長跟我說,學生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一個學生找到老師辯論,一個問題學生把老師說的啞口無言。學生對老師說明天、後天我再找你,咱們一定要把問題討論清楚,這個教師就是校長,校長說你看看我們老師這點面子都不給,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什麼是獨立?自己站立不依靠他人,自己獨立、自主、自尊、自強的唯真理論。中國人最需要是什麼?思想獨立、學術獨立、精神獨立,什麼叫獨立?依自不依他,高視闊步,而游乎光天博地之間,孔諸依傍。我們獨立精神還有許多?我們孩子沒有獨立精神。標準答案,柳斌同志特別講到標準答案,標準答案害死人,標準答案讓我們學生沒有獨立意識。在鄭州教育局一個同志跟我講,說他小孩幼兒園本來很好學,上了小學不好學了,為什麼?兩次考試,一次老師出一個題目,請你把左邊六個小紅花圈起來,要求把左右分開,把1到10能數清楚就可以了。這個孩子把左邊六個小紅花畫了一個大圓圈,結果老師不給分,老實說應該把每朵小紅花畫一個小圓圈。為什麼一定要找一個標準答案呢?真的是不可思議。所以我們國民素質現在有重大的缺陷,缺少獨立的人格。每一個人不能獨立,我們國家就不能屹立於世界之林。課堂教學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是美國一張報紙評價中國的課堂教學,說中國學生整天背誦和獨自做無聲的作業,自由發揮空間很少,數學題只有一個好的寫法,中國學校有很多長處,但是他們不培養諾貝爾獎,更不培養大量思維廣博的哲學思想。不要給我們說中國教育如何如何?實際上美國自己也在說中國教育不培養創新能力。我接待一個美國教育專家,我說你對我們教育有什麼評價,他說你們中國不培養創新,他們看的其實很清楚,他們特別希望中國教育如此發展下去。寫大趨勢的作者耐施比特,他說中國教育是中國社會中最保守的領域,中國教育應該把學生從家長制和以考試為中心的體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獨立思考,這樣才能增強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所以規劃綱要把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地位明確起來,這是確立了教與學的時代地位,封建社會一定是教師主導,教師主體,我說什麼你聽什麼,沒有學生主體。我們今天改革開放時代必須是學生是主體。這些年我們教學改革從先後學變成先學後教,這是一個認識的規律,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到社會上來,他總是先學後教的。多教少學,變成少教多學,老師講的少啟發學生學得多,少則得多則惑,教的越多學的越少,這就是辯證法,你點一下看看能學什麼,這些對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我參加中長期教育規劃前期調研和數學討論和起草的時候,我們特別想把這句話寫到規劃綱要裡面去,但是非常遺憾沒有寫進去。少教多學是新加坡教育部長特別提出來的。課堂如何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如果你得有大過,有教無類,愛滿天下,培育動量。人大附中一個孩子看到一個老師備課教學那麼積極,完了忘了自己,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這樣。後來打開老師的筆記本一看,寫了兩句話,男子漢就是當國家的棟樑,當不了國家的棟樑就為國家培育棟樑。第二要真誠,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千萬不要不懂裝懂。第三要虛壞,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師能,要點撥,說一句話點化提升他的素養,撥雲見日,一句話說的很好,但是孩子提高很多。師智,如果你告訴孩子標準答案,這不是教學,如果你問學生同學們答案是多少,這就開始接近教學了,如果你說同學們3×5等於14這就是教學了,同學說不是14應該是多少,你們用各種方法算一算3×5等於多少。一個老師講第一場雪把「第」字沒有寫上去,同學說你落了一個「第」字,說一場雪和第一場雪完全一樣有時間區別,學生想第一場雪給人一種驚喜,如果第字就沒有意義了,所以有的時候要裝傻,啟發誘導學生。所以在初中專業委員會開的會上,我們有一位校長講學生學習的悲哀在依賴,教師教學的悲哀在包辦,開發激發誘發引發,不看教師講得多精采,看學生學得是否主動生動活潑。所以教師要變成學長,講堂變成學堂,教室變成學室,教材變成學材,教案變成學案,教學目標變成學習目標,教學變成自學,搭舞台變成發獎牌。

  第二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我個人覺得現有素質教育典型重點還是課堂教育改革,只有課堂教育的改革還只是半個素質教育,要強調更多是社團活動。我們到台灣、國外看到很多學校有4、50個社團。社團活動非常重要,在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還要培養他們團隊精神和他人友好相處這種精神。中國學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座校長是不是能說的下來我們教育方針是什麼?我在討論教育方針修改的時候,最新的教育方針的表述,德智體美最後還要加一個字,加了一個「群」。台灣的方針就是「德智體群美」五個字。他說我不用照搬韓國的方針,我們就加一個字德智體美,沒有加群字,我們知道這個群不是台灣的方針,是我們大陸的方針,是蔣介石到台灣帶過去的。所以我一直感到非常遺憾,我們的群沒有加到教育方針裡面,所以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叫做麻將文化,打麻將的人我胡不了也千方百計不讓你胡,我們就是窩裡斗,這種現象非常多。有一個例子,外交部有一個孩子考試完了進門就哭,媽媽說你是不是考砸了,他說沒有,考了一百分,考了一百分為什麼還要哭,他說我們班還有一個考一百分,就是不允許別人考一百,這樣中國民族很可怕。美國人和日本人松下先生,你認為美國人和日本人誰更強,松下說當然你們美國人更強,但是你不要忘了,我們日本人靠的團隊精神,我們一個日本人對抗一個美國人,那肯定是美國人勝,我們十個日本人對抗十個美國人我們打個平手,如果一百個日本人對抗一百個美國人,肯定是我們勝,日本民族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社會實踐,生活就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它們是一個現象兩個名稱,好比一個人小名和學名,生活就是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教育就是生活我們到底貫徹了多少,我們學校和社會並沒有結合起來。

  第三誰來承擔我們的使命,我覺得僅有學校還不夠,要靠三大支柱共同來支撐我們的使命。第三支柱:學校、家長、社會。四個教育,家庭教育是決定性因素,南海市南中學最近調查,在學習壓力、師生矛盾等12個問題,親子矛盾是第一位的問題。一個中學生畢業說了一句話,我將來買了房子一定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也很難受,就是說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胡適說說一句話,說一個人將來成為大英雄、大豪傑,因素是四個字: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早期性、深刻性、長期性比學校教育還要重要。當然學校教育是十分重要,正統的教育,但是沒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一句話,叫做「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我本來講講虎媽,今天下午大家都講虎媽,因為這個事情反應太強烈了,如果這個事情不正確引導那太可怕了,虎媽並不是中國的代表,但是虎媽說是用中國母親教育方式教育的孩子,這件事情糾纏不清,如果她兩個女兒成功也是特例,如果周圍虎媽越多中國學校悲劇會越來越多。中國母親相當一部分人會看孩子的日記、聽孩子的電話、監視孩子的行蹤。上午有人講到徐媽,徐力是非常好的孩子,他當初為什麼殺他母親,說考不上大學我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期末考第二名我就打斷你的腿,這種事情不是說而是真實發生的,他說他自己的母親很可憐,死對她來說是一解脫,學校和囚牢有一步之遙。我舉一個很可悲的例子,2008年枝江12歲考上高中,還給施加壓力跳樓了,09年12月13日一日浙江大學謀殺母親,11年初8名學生自殺,6個因不滿家長。我再回到張沖,他說不只是我自己討厭父母,所有學習不好的學生都不喜歡父母,父母給孩子壓力太大,讓孩子覺得是一個罪人,念不好書就更是罪人。父母說打你罵你是愛你們,其實心裡愛的是考上大學的學生,如果沒考上大學,自己父母也很鄙視。我講完這個事情,這個不是代表所有孩子的現狀,中國還確實有這樣的例子,有這樣一些心理值得我們教育者是關注的。

  社會教育,我們得改善社會教育環境。為什麼今天教育這個狀況,根本問題還是社會的大環境,當然我們小環境可以有助於教育大環境。我們必須建立一個素質教育社會環境,我們是學習化社會嗎,那麼多人天天打麻將,那是學習化的社會嗎,我們社會活動場所夠學校用嗎,我們影視文化非主旋律東西那麼多,孩子們學了什麼東西,媒體的宣傳狀元炒作,一個編輯就是說我們應該大力宣傳狀元。我特別批評一下《參考信息》,登載了一次作文模板,只要把作文幾個要點能夠背下來,你就能作文考高分,天津有一個孩子,都是寫身邊的事親歷的感受,每個學生都出了作文集,這絕不是作文模板能夠解決問題。最新參考消息高考核心要點,著名教師編的核心要點,可能起點作用,但是有必要大肆宣傳騙學生的錢,我們是素質教育,中國有一個詞最切合實際就是應試教育。奧數,今天還在搞好多奧數,為什麼說歸說做歸做,奧數都解決不了,這還有什麼用處。奧數已經完整產業鏈,從培訓機構、小中學、中小學甚至包括出版社的加盟,奧數成為擇校剛性需求,這是很可怕的。奧數能造就數學家嗎,有一個奧數得了金牌的同學,一拿了金牌第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學數學了,這是一個例子。今天在教育部開會的時候,一位數學教授非常有名的,他講了兩個例子,很有希望的數學家他們小學在文革中間沒有學過奧數。還有一件事情在令中國數學家們臉紅汗顏的一個事實,國際上最著名一個數學家沒有誕生在奧數王國的中國,而誕生在教育極其落後的越南,在越南一個非常普通的學校里。

  最後就是希望學思知行要結合起來,這是一個認識和實踐的命題。我覺得知行合一還是分離,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根本問題在於說歸說,做歸做,我希望大家都來一起來,想到我們就去做,做一點算一點,應該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謝謝大家。

.blkContainerSblkCon p.page,.page{ font-family: "宋體", sans-serif; text-align:center;font-size:12px;line-height:21px; color:#999; padding-top:35px;}.page span,.page a{padding:4px 8px; background:#fff;margin:0 -2px}.page a,.page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page span{border:1px #ddd solid;color:#999;}.page span.cur{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 color:#fff; border-color:#296cb3}.page a:hover,.page a:active{ 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 text-decoration:none}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