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一個近似於一個正方形的區塊,但是歐洲的地理情況卻不是一個正方形的區塊,它是由兩個長方形組成的正方形,這兩個正方形的區塊之間的分割恰恰就是歐洲國家的地理分界線。

這一條線是由比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巴爾幹地區所組成的地理分界線,這兩個長方形組成了歐洲,也讓歐洲變成了以英國,法國,德國,波蘭,俄羅斯,丹麥等國家組成的高緯度北歐洲空間,與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組成的低緯度南歐洲空間。

而這兩個維度地塊,還不是一體,南歐被地中海分為義大利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巴爾幹半島部分,北歐被分為英法為主的西部,德國為主的中部,以及俄羅斯為主的東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歐洲不是中國華北平原為中心,長江黃河為聯通凹形平原的區塊,也不像印度擁有北部平原(被青藏高原,德干高原,橫斷山脈與若開山脈包圍的恆河平原),所以中國的統一是人和加上地利,印度還有一點地利的話,歐洲一統的困難程度就是地獄難度。

歐洲的國家歷史是由羅馬開始的,而羅馬之所以被稱之為地中海帝國是因為他們領土範圍是以地中海為中心四向分布的,而羅馬也是統治了南歐的厲害帝國,但問題是帝國崩潰之後,大海的阻隔使得再一次一統難度更高。同樣佐證這個結論的是,羅馬帝國對高盧地區的統治恰恰是因為沒有山脈的阻擋,法國東南部的海岸是羅馬控制高盧的基礎,而不是像易北河地區一樣統治艱難。

伊比利亞半島:實際上這個歐洲部分的發展方嚮應該是東進義大利,南下北非,這樣擁有西羅馬帝國了,再一統南歐,成就羅馬帝國的偉業,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君主的最大的戰略失誤是手握南歐強國但是思考模式是典型的北歐維度方式,如果不是北上跨越英法維繫自己的荷蘭屬地的話,而是東進影響義大利,有著哈布斯堡控制的阿爾卑斯山脈,加上比利牛斯山脈,法國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去阻止,法國陸軍與海軍必須做到第一才能阻止西班牙的擴張,西班牙的戰略對手將從英法變為法國一個,英國就變成可以拉攏的盟友了,這樣法國在低地國家的勢力擴張自然受到英國的警惕,無奈,西班牙的君主注意力在荷蘭,不惜跨越法國本土與英吉利海峽的成本控制荷蘭,有時飛地就是一道耗盡鮮血的傷口。

義大利半島與南歐思維,南歐思維志在一統西班牙,北非,希臘,即墨索里尼口中的羅馬帝國的榮光,但是這些地方被英國掌握或者保護,義大利的敵人只有英國,義大利對西班牙,希臘,阿爾巴尼亞,北非有著非常強的慾望,而對北部德奧一統因為不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所以可以用來換取德國的好感,但是因為義大利軍隊戰鬥力的問題,使得許多人認為是義大利拖了德國,而將之前的讓步視為一種明白兩國實力的正確行為,實質上這兩個國家戰略目標不同,一個志在統一南歐,而另一個統一北歐,,而他們又有共同的敵人英國,不得不說前期的希特勒是一個極致聰明的政治外交家。

英國,是歐洲一統的最大阻礙者,受制於地理海峽的因素,導致這個國家統一北歐是需要非常大的成本與代價。同時因為征服者威廉,英國意識到閉關鎖國是沒有用的,自己不能讓下一個布列塔尼的「威廉」成功。英法百年戰爭證明了英國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才能去保持自己在法國的領土也會被奪去,英國明白了自己是不可能統一,那麼就阻止別人的統一就好了,英國是不可能讓高緯度北歐洲一統,那樣就和日本一樣了,還沒有朝鮮半島做緩衝,直接面對一統的歐洲,英國人會睡不著覺的。

法國,法國的發展方向只有往萊茵方向,向北打英國?再次製造一個在法國有領土的英國國王?向南打西班牙,跨越比利牛斯山脈統治?怕不是重蹈英國的覆轍,向東南義大利發展?向南發展自己就必須把首都放在法國南部,因此來減少自己對應南部情況發生的變化的反應時間,萬一自己在征服西班牙與義大利的時候,宿敵英國南下怎麼辦?而法國最大的戰略失誤是拿破崙時期,法國失敗了,戰爭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周邊國家恐懼你,沒有盟友,同時法國人在萊茵地區的影響也沒有再進一步,封鎖英國,就必須控制西班牙與萊茵河,而奧地利與普魯士是不會答應的,而奧地利與普魯士臣服,俄羅斯是不會答應的,這樣做就是統一高緯度歐洲,統一高緯度的歐洲絕對不是拿破崙一代君主能夠完成的事情,但是他能製造一個法軍戰無不勝的歐洲霸權,可惜的是法國失敗了,為了封鎖英國而去統一歐洲,可惜啊,沒有找到一個想統一南歐的盟友國家,用兵的方向太分散了。

德國,奧地利控制了北義大利與南德意志,而且統治時間很長,奧地利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沒有明確的戰略方向,無論是北上一統帝國,還是南下一統義大利,都是非常好的發展方向,但是與西班牙聯姻時,不顧一切維護自己在荷蘭地區的統治,哈布斯堡在整個統治時期常態就是被動反應其他國家的擴張行為,自己在四處出擊,但是又是四處失地的情況,國家發展的第一要點明確自己國家的發展方向。普魯士的統一這是無比的好運與精密的結果,利用維護帝國的借口,和奧地利一起擊敗了丹麥,使得奧地利出頭,而自己得了好處,是聽較近的柏林命令?還是更遠的維也納的命令?接下來就是控制了南德意志地區的奧地利,擊敗之後就是萊茵地區的控制權,而面對法國的重回拿破崙帝國的口號,其他國家也只有支持普魯士在這一地區的控制權來壓製法國。而一統的德意志地區之後,周圍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西歐的法國,東歐的俄羅斯,南邊的奧匈帝國,都是必須依靠戰爭解決的事情。

東歐,俄羅斯開始的確是默默無聞,先擊敗的是北歐國家瑞典,然後吞併克里米亞地區,這是俄羅斯霸業的基礎,在兩任女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頻繁的干預與參加歐洲戰爭,歐洲憲兵不是白叫,但是影響只是在波蘭,烏克蘭,巴爾幹地區,而在蘇聯時期,成功將勢力範圍延伸至萊茵河地區,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歐洲爭霸的時代,而是全球爭霸了。俄羅斯這個國家戰略就是雙頭鷹,打完北部打南邊,打完東邊打西邊,沙俄的崩潰是來源於東西方向的擴張受阻,東邊擴張被日俄戰爭所擊敗,西邊的出擊被打崩,國內的內部矛盾又十分尖銳。

巴爾幹,我之所以最後講這個,是因為這個地區是歐洲的縮影,這個地區的西部是天主教,東部與南部是伊斯蘭,北部是東正教,土地上所居住的民族眾多,山區眾多,一統太難。而一戰主要是歐洲國家的戰爭,隨著日俄戰爭的結束,殖民擴張的時代結束。歐洲國家無法在通過殖民獲得發展空間,後殖民國家與前殖民國家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對於俄國來說,巴爾幹有著保護自己攻略伊斯坦布爾通道的作用,奧匈帝國來說,在面對法國,德意志的統一,義大利國家的統一下,自己的唯一有發展空間的地區就是在巴爾幹方向,而面對重新將目光放在歐洲部分的俄羅斯,德國面臨壓力也越來越大。民族,宗教,大國的戰略,小國想獨立,巴爾幹火能不旺?歐洲的火藥桶名不虛傳!

歐洲現在的統一狀態,印度的狀態,中國的狀態,在我看來與我國歷史上的三個歷史時期,印度是周天子的時代,他們統一的基礎是宗教帶來的種姓制度,這種既不是語言文化,又不是君主,一旦宗教瓦解,又沒有思想去代替的話,印度的分裂就是必然。而2以歐洲整體來看的話,像戰國前期,每一個地區已經被整合成一個大國,春秋百國變為戰國七雄,中國的統一狀態來說是秦漢時期。這只是統一的狀態,而不是指其它的比如生產力與科技認同中國古代。

好了,這一篇文章是我關於歐洲一統的因素分析,歡迎加入QQ群與我討論:110851018。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