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lois Alzheimer),簡稱AD。 是一種病因未明,原發性,進行性腦部疾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 臨床以智能損害為主。我國已進入老年型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多數認為在 5% ~ 8%之間, AD 目前在老年人群中已成為僅次於心臟病、惡性腫瘤和中風的第四位死亡原因。AD俗稱老年痴呆,是導致痴呆的最大種類(由於發病機制及腦區不同,痴呆也分很多種)。下面將從AD的發現,生物標誌物,發病機制,影響因素,流行病學,預防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

AD研究歷史:1906年Alzheimer醫師對一例女性患者Auguste Deter的臨床癥狀(記憶力減退、語言障礙、行為異常、偏執和幻覺)及病理所見進行描述將這一疾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說至今為止,AD的發現不過只有一百多年。

AD的生物標誌物:AD患者的大腦除了嚴重萎縮外,還有兩種特殊的病理改變,一種是位於神經細胞外的異常斑塊,命名為老年斑Aβ,另一種是神經內異常纏繞的纖維絲,命名為神經元纖維纏結NFT(具體產生機制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再聊)。AD的發病機制:關於AD發病機制的假說很多,所以對於藥物的研發也十分困難。這也是為什麼臨床上應用的AD藥物都是延緩病情,而不是治療或者逆轉,使病人恢復健康。例如:Aβ澱粉樣蛋白級聯假說,這個學說大概意思就是一種叫APP的蛋白,本來在腦內生成與清除很正常,但是某一天這個平衡被打亂了,清除的少而累積增多,最後聚在一起變成不可溶的斑塊黏在細胞上,細胞的很多內外通路都產生了障礙,最後大腦神經網路也就被破壞掉了。還有神經纖維纏結假說,氧化應激假說,膽鹼能假說等。當然也有遺傳因素,如21號染色體上的APP基因突變或14號染色體PS1基因突變等。晚發病例約30%有痴呆家族史。國內外研究發現,載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增加AD的發病危險,APOEε2等位基因則可能具有保護效應。APOEε4被認為是AD的易感基因。

影響AD的發病因素:現有研究提示AD的發病與年齡,性別,家族史,受教育程度,腦外傷,飲酒飲食等習慣相關。1.年齡:調查顯示,<65 歲的患病率<1%,65 歲則為1.5% ,以後每增加 5 歲,患病率就增加大約一倍,85 歲以上約為 30% 。2.性別:女性AD患者較男性多,這種差別主要存在於絕經後的女性。3家族史:主要和基因有關,是公認的AD危險因素之一。4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的文化程度與智能下降休戚相關。大量研究證明,文化程度越高, 痴呆的發病率越小。義大利一項對 778 位老年人( 年齡 > 59 歲) 調查發現,教育與痴呆發生呈明顯的負相關, 文盲患痴呆的幾率是受過教育( 僅完成中學教育) 人群的 16 倍。體力勞動者比腦力勞動的職業工作者痴呆的發病率高 2 ~ 3 倍。教育程度越高,痴呆發生的危險性越低。這一結論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痴呆, 包括 VD(血管性痴呆) 和 AD,當然不是每個人都符合,著名的諾貝爾獎得主高琨和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里根,晚年也得了AD。。。5生活習慣:飲茶和參加社會活動可能對AD有保護作用,但這都存在一定的量效關係,中重度吸煙會使AD風險增加157%,也有報道稱冥想,走路,慢跑,跳舞,吃柑橘類水果等降低痴呆風險,吃油菜籽可能增加AD風險。

AD的流行病學調查:2015年全球約有990萬例新發患者將被診斷——每3秒鐘就有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315億人。據估計美國治療痴呆的費用約為$8180億,但預計到2018年會飆升至$1萬億,到2030年會高達$2萬億,相當於如果用於care患者的費用是一個國家,那它相當於世界第18大經濟體,超過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市值

AD的預防: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進行體育鍛煉會使人的血液循環加快,使腦細胞得到充足的 養分和氧氣 ,老年人可通過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來預防AD。動腦:人的思維功能也是 「 用進廢退 」 的,健身球 、做手指操 、練書法 、打算盤 、彈奏樂器、學外語都可以預防AD 。 飲食:多吃蔬菜、豆類、水果、魚和不飽和脂肪酸喝紅酒等會減少認知功能損害的風險。控制好血壓血脂,不要吸煙。

最後,央視的公益廣告做的很感人,我們要健康生活預防AD,對於AD患者,要耐心照料和尊重,不要讓最親的人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武俠小說中,忘憂水是為解救陷入感情沼澤的男男女女準備的神葯。忘掉過去,擺脫煩惱。在現實世界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忘記憂愁,也忘記了美好,甚至忘了自己是誰,彷彿喝下「忘憂水」,成了與世隔絕的老糊塗神。

全世界有幾千萬人,他們的珍貴記憶,會一點一點地,被[阿爾茨海默病]吞噬。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會用一種緩慢而痛苦的方式,逐漸帶走一個人的記憶、語言、思維、情感和行動能力。

一旦確診,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夠治癒這種病,只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根據《柳葉刀》的數據,2010 年中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高達 569 萬。

國內的研究人員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和發病率推測,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超過 800 萬,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5%,85歲以上發病率為20%到50%,且女性高於男性。

早預防、早發現、早介入是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最有效的辦法,一旦發現家中有老人疑似患病要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組病因不清的原發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好發於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逐漸增高,起病比較的隱匿,且病程相對比較緩慢、不可逆,臨床上本疾病主要是表現為智能的損害。病理改變主要是皮質瀰漫性萎縮,腦回變窄,腦溝增寬,腦室擴大,神經元大量減少,並可見老年斑,神經元纖維纏結等病變。腦組織中的乙醯膽鹼含量明顯減少,膽鹼乙醯轉移酶的活性顯著降低。本病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占痴呆總數的60%~70%,研究表明,所有的痴呆的患者中超過一半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本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老、女性、痴呆家族史、21-三體綜合征家族史、腦外傷史、抑鬱症史、低教育水平等。呈進行性加重,一般從發病經歷8~10年左右的時間即發展為嚴重的痴呆。


阿爾茨海默病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喪失,不認識家人,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給患者自己和家屬都帶來極大的痛苦。

這種病是腦部不可逆的退行性病變,一旦發病,沒有有效治療手段。只能在早期發現,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干預,可以減緩病情發展。所以50歲以上,如果有失憶情況出現,應該多加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