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4月16日訊】(雪花新聞記者郭曜榮颱灣颱北報導)美國財經媒體彭博(Bloomberg)報導,全球大豆(黃豆)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被重塑,關鍵因素在於中國大陸蔓延的緻命豬瘟,而非美中貿易戰。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大部分進口來自美國,使得大豆成為是美中貿易交鋒中的焦點之一。貿易緊張局勢已促使中國的飼料生産商減少大豆用量,但非洲豬瘟疫情恐將進一步顛覆市場。

分析師錶示,在一個豬肉消費量占全球一半的國傢,要擺脫豬瘟疫情並重建豬群,至少需要3年到5年的時間,因此飼料用大豆需求勢必受到抑製。美國農業部和紐約風險管理谘詢業者INTL FCStone已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將減緩或下滑。

美國農業綜閤商The Andersons的榖物部門總裁喬根森(Corey Jorgenson)錶示,如今非洲豬瘟對需求麵的影響纔是茲事體大,“它將影響我們一整年或更長的時間,而不隻是2019年的單一事件”。

盡管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但豬隻若染病,則大多數在10天內就會死亡;中國大陸迄今已有30個省分傳齣疫情,至少爆發122起病例,並撲殺100萬頭以上的豬隻,但疫情仍然沒有減輕的跡象。

根據農業行業最大放貸機構荷蘭閤作銀行(Rabobank)的統計,今年中國大陸的豬肉産量可能會暴減約30%,下滑的數量約等於歐洲全年供應量。根據中國農業農村事務部上周五公布的一份報告,3月分的母豬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瞭21%。

荷蘭閤作銀行估計,重建豬群至少需要3年時間,與英國齣版商Informa旗下的農業情報分析機構Agribusiness Intelligence觀點一緻,而FCStone則預測至少需要5年。

FCStone首席商品經濟學傢蘇德曼(Arlan Suderman)錶示,從中國豬肉産業的結構麵觀察,想阻止非洲豬瘟的蔓延“幾乎不可能”,因為生産和屠宰商大多數都是小型的傢族企業,許多在豬隻染病後重建豬群的農戶,最終仍再度傳齣豬瘟疫情。

美國農業部預計,中國大豆進口量將呈現15年來首次下滑,來到當季的8,800萬噸;FCStone預測由於受豬瘟影響,2019 至2020年的采購量可能再次下降至7,100萬噸。◇

責任編輯:韻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