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死亡」似乎是人從生下來之後就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關於「死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也有無數的哲人去思考過存在的意義,似乎只要明白了活著的意義也就能夠坦然面對死亡了。「活著如何面對死亡?」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哲學的探討,因為對於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會害怕死亡,也許是因為對生活的眷戀,所以我們更加恐懼死亡。

我承認死亡比黑暗更令人恐慌,但是希望我們通過慢慢長大,慢慢知道得更多,我們能更冷靜的面對黑暗。從而,我們也許可以更沒有遺憾的接受死亡。 當然,正所謂「向死而生」,我們從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倒計時,註定要死亡。所以沒什麼好害怕的,死亡是必然的結果,我們沒有辦法預測死亡的來臨,但我們可以過好每一天,努力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有太多遺憾,坦然面對一切。

我曾經在電影里看到過一段話,看完這一段話後,甚至感覺再也不懼怕死亡:我總想到熱力學第一定律,宇宙中的能量不會被製造出來,也不會被毀滅。這意味著我們體內蘊含的所有能量,每一個粒子,都會成為別的事物的一部分。或許是海蛾魚,也許是微生物,也許會在百億年後被超新星燃燒掉。而現在構成我們身體的每個粒子都曾經是別的事物的一分子,可能來自月亮,積雨雲,或者猛獁象,或者是猴子,成千上萬美麗的生物。就像我們一樣懼怕死亡,我們賦予他們新生,希望是快樂的一生。我們沉在這裡還真是合適,這裡本來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頭。最後在分享一句曾經在書中看到的一句話:「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而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為我們並不真正熱愛生命。」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最困難的事情,莫過於面對死亡。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在她的著作中寫過:「老師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不因為任何別的原因。我不因為你故事講得好,我不因為你考試考了100分,我不因為你今天做了什麼事情,我因為你本身,你本身就足以讓我來愛你了」。

把這句話中的「老師」換成「媽媽」,來表達母親們的心聲也是再貼切不過了。但對於《給布里安娜的卡片》一書的的作者希瑟·麥克馬拉米來說,這句話卻憑添了許多心酸和殘酷。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最大的任務和責任,就是不能在孩子長大之前死去!不論因為什麼原因,不能做到這一點,真的是全世界最可怕、最痛苦的事情。

《給布里安娜的卡片》的作者希瑟·麥克馬拉米,原本生活美滿,家庭幸福,有一個相愛多年的靈魂和生活伴侶,有一個健康可愛的5歲女兒,當她以為生活像行駛在軌道上的列車那樣,會一直開下去的時候,癌症卻像晴天霹靂一樣,把年僅33歲的她,硬生生地割離在了未來的門外。在經歷了不論是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痛苦、消沉、鬱鬱寡歡和自哀自憐後,希瑟決心利用已經為時不多的時間,感受生活,釋放自我,最重要的是她進行了一項秘密而偉大的計劃:為女兒布里安娜製作「愛心媽媽卡片」,這些卡片只是希瑟留給女兒眾多「寶物」中公諸於世的一部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希瑟希望通過這些愛心卡片,在她不在世之後,給予女兒精神陪伴和撫慰,使她能盡量像一個有媽媽的孩子那樣積極而幸福地成長和生活。完成這些卡片,在把手稿交給出版商後的第二天,作者希瑟就在丈夫懷中安詳的離世了。

剛拿到《給布里安娜的卡片》這本粉紅色的小書時,它精緻的設計,柔和的顏色,不禁使人感到溫暖和力量,不同於市面上的其它書籍,《給布里安娜的卡片》是一本關於愛和希望,生命和生活啟示的書,雖然讀這些書不能延伸我們生命的長度,但跟隨作者的閱歷和體驗卻能拓寬我們的見識和認知寬度。

《給布里安娜的卡片》記錄了作者希瑟在面對乳腺癌和時日不多的日子時,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遭受的變化和痛苦,以及對生命和生活,從全新角度的理解和思考。對生命的珍惜,對孩子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都在像的黑夜一般的死亡面前,在作者向死而生的大徹大悟之後,愈發顯得像一顆夜明珠那樣明亮耀眼和彌足珍貴。《給布里安娜的卡片》不僅是一位母親對女兒的隔空傳愛,更是一本值得每個人讀一讀的生命啟示錄。

在生命的最後49天里,希瑟艱難而充滿愛意的製作著這些卡片。她預想女兒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面對困難,過每個重要的生日;預想女兒成年,告別單身,經歷分手,甚至面對疾病;她還預想女兒拿到駕照,學會喝酒,和某個相愛的人結婚,甚至是女兒退休。在她人生的每一個具有有重要意義的時刻,希瑟都以母親特有的細膩和經驗,以一個面對死亡的癌症患者在大徹大悟之後,給予女兒以祝福和指導。儘管那時候,可能作者已經離開丈夫和女兒很久了,甚至媽媽的形象在女兒的記憶里就像個故事一樣的存在,但她還是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長久地陪伴著女兒,讓女兒懂得欣賞生活,珍惜生命,不僅是在人生得意時,甚至是在人生絕望時,都能體會到活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最好的愛是陪伴,而每一個能得到母親祝福的孩子,都是這世上的幸運兒。

作者希瑟在患癌以後才頓悟,永遠不存在最合適的時機,明天和意外不一定哪個會先到來,如果你不曾駐足欣賞身邊的那些美景,不曾去做那些你一直想做的事情,也許明天就回命喪虎口,永遠再命運機會。而生活除了按部就班的工作,還有更多美好的人和事值得去發現、相處和感受。在她經歷了痛苦的手術和不斷的化療後,壞消息還是源源不斷的傳來:癌症複發、化療藥物不再起作用、身體各處開始疼痛、精神也飽受折磨。

於是她學著去釋放和接受以前被自己壓抑的情緒和感覺,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里,做了一些熱烈而又精彩的事情。在患癌和化療間隙,她參觀了所在城市那座堪稱藝術品的議會大廈,躺在大廳中央,觀察和探索每一個角落,深受美的震撼和滋養;觀看了最喜愛樂隊的告別演出,大聲歌唱,盡情流淚,喜極而泣;和最好的閨蜜們偷偷帶著酒去電影院看恐怖電影,來個好朋友聚餐,順便聊聊她的癌症;為註定要掉光的頭髮舉辦了一個剃頭派對;提前去看好自己的墓地並安排好身後事;甚至策劃將自己的葬禮辦成一個充滿歡樂氣氛的告別派對;儘可能多地和丈夫女兒依偎在一起,分享平凡地幸福和時光。如果說生命本就是一場「浪費」,那為什麼我們不把它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呢?送給孩子和家人最好的禮物就是你健康而幸福的活著。

所有事情都像硬幣的兩面,有時侯看似是命運給你的痛擊,也可能實際上是上帝給你的一次機會。也許他是在說,這條路走不通,試試別的路吧。它讓你有機會去反思,去思考,用全新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和人生,當你跟隨你的心,做你想你想做的任何事情,也許會豁然開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縱然明日離世,不礙今日澆花的坦然與平靜。


謝邀。說到這個沉重的話題,我會很傷心流淚……每每寫這樣的文章我都會寫到哭……寫一次我會哭一次。更見不得現實生活中的生離死別場景,我會心碎一地……每個人都會有死亡的那一天,這就是生命的終點站,任何人都要經過一個生死輪迴……真的不能想,也不敢想……只能得過且過,渾渾噩噩日復一日丶年復一年的過。每每想到哪一天,當我們活得有滋有味丶意猶味盡的時候,就要撒手離開我的親人,要離開我深深眷戀的心愛世界,我的全世界要崩潰了……沒有辦法,生命是有定數的,有開始就會有結束,這是生命的規律,這就是這個世界遊戲規則的一部分,誰也無法永遠擁有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會帶著對生的無限眷戀,帶著對親人的不舍和永遠的牽掛,帶著對死的強烈恐懼感,跨越那條難以逾越的生死邊界線,走向另一個茫茫未知的世界……從此後再也看不到至親至愛的親人,再也看不到聳立在湛藍天空下高高的山峰,再也看不到絢麗的日出日落……這就是人生,到最後什麼也抓不住,什麼也挽留不了,最終都

化為一抹紅塵,被無盡的蒼涼所呑沒……來來去去的人群,反反覆復的故事,總是從相同的起點走向相同的終點,生和死,一個輪迴,宛如花開花謝。曾經的曾經,一切的一切轉眼之間灰飛煙滅,蹤影全無。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也許聽聽這首小詩會對死亡的不會那麼恐懼,雖不是描繪死亡之美,但算得上讓人感到平靜吧!在國外的葬禮或是一些追思會往往會聽到這首小詩。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睡去

我化作千風,吹拂過那遼闊的天空

在冬天,化作鑽石般閃耀的白雪

在秋天,化作金色的陽光照射成熟的麥田

我就是那秋天溫柔的小雨

每當清晨你安詳地醒來

那些振翅高飛的小鳥

都是我的蹤跡

每個夜晚你凝望天空,我都存在於星光中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從未離開……

創建於2017.7.1

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提出,人生來就有兩種本能,一種是推動人蓬勃向上、追求生存和慾望滿足的「生本能」,一種是促使人進行破壞、最終使人走向犯罪或自我滅亡的「死本能」。也有一種說法叫「向死而生」。

其實我們骨子裡,真的是有一種追尋死亡的使命的,死亡雖然是令人恐懼的,但同時也是很多人正在追尋的,當然,這種追尋很少浮到表面上,大多數都是潛意識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宗教都是關於死亡的,而且,世界上主要的幾大宗教,都強調死亡的非終結性,主張生前的節制、貢獻、修行對死後存在質量的影響。這是幾大宗教的相通之處,也是人類的共通之處。

作為一個活著的人,在成長曆程中不可避免要經歷多次的生離死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和各類親朋好友等,不用說至親了,就算是一個關係不太密切的同學突然去世、一次災害帶來的生命流失,都會令我們唏噓不已。怎樣去面對呢?只能儘可能坦然面對。多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依託宗教或是絕對精神的指導,哪怕是堅信人死如燈滅,也是可以做到坦然面對的。

活過一次,這輩子就值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漫長的宇宙演變里,二十年和八十年又有什麼分別呢?快點走完和慢點走完又對整個人生存在的意義有什麼影響呢?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過轉瞬而已。面對別人的死亡,你就這麼想:再過短短几十年,我也要和你團聚了。其實也就是那麼回事而已。

當然了,面對別人死亡是一回事,面對自己死亡又是另一回事了。增加歷練,增加人生的寬度和厚度,到你終將逝去的那一天,應該是可以做到,坦然向天的。


關於死亡的話題,自古以來都眾說紛紜,這個應該屬於哲學的範疇。對待死亡,中西方文化中,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中國強調「未知生,焉知死」,主張不要太過於考慮死的問題。因為我們連「生」的問題,都沒有弄清楚,這非常不符合實際。而西方,強調死後進入天堂,他們認為自己生來就是原罪,這一輩子都是為了死後而準備的。

兩相比較,中國文化其本質是對死的逃避,而西方則主動接受。因此,中國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會比較強烈。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講,我們對於死亡的恐懼,其實是一種慾望,叫做「求生欲」,也是最強烈的一種慾望,很難去克服。想要去正確的面對死亡,不產生恐懼。

我們認識到死亡,可能是從身邊親人朋友的死亡開始的,這個時候他們的死亡會投射到我們的內心,因此產生一種心理預期。再加上自我意識的不斷形成和加強,就會有更加強烈的恐懼。因此,我們可以嘗試,忘記自我,想像自己只是萬事萬物中的一份子,微不足道,當自己消失的時候,也只不過是一堆物質的分散,重新回到大自然罷了,我們還是存在的。

擁有信仰的人,對死亡幾乎沒有畏懼,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信仰並不會因為死亡而消退,信仰可以通過別人繼續傳承下去。多與死亡接觸,讓自己接觸死亡的邊緣,這可能會讓自己變得不那麼恐懼,可以去玩蹦極或者其沙漠冒險,但是這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理學家把個體的死亡分為幾個階段,雖然各個階段之間有相當大的重疊。

第一個階段包括對死亡的否認,此時人們的感受特徵是:「不是我,這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這種否認保護他們免受和死亡有關的深層感受的困擾,並提供了處理這一事實的時間。後來個體可能會給出一些小的信號,表明他們可以談論死亡了,但是在這個階段,朋友和專業人士每次只應該談論死亡幾分鐘時間,以便人們在這時候做些必要的調整。

在第二個階段,憤怒和怨恨的情感,特別是對那些健康的人逐漸取代了否認。人們問道:「為什麼是我?」看到其他人還在享受生活,他們感到羨慕、嫉妒和憤怒。瀕臨死亡的人常常把情緒發泄到他們最親近的人身上,大部分是因為這些人代表了生活和健康。因此,親近的人不對這些言辭產生個人情緒,而是幫助他們表達他們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個階段的特徵包括試圖爭取時間,接近死亡的個體試圖和那些能夠延長他們生命的人談判,例如上帝。這一階段,他們會說:「我知道我要死了,但是……」然後他們沉浸到一些奇蹟式的想像或談判中:「如果我和醫生或家人合作的話,可能上帝會讓我活到我兒子結婚的時候。」

當這些個體不再「但是」,並承認「是的,我快要死了。」這時,他們就進入了第四個階段——抑鬱,以緊張和有時不現實的悲傷為特徵。在某種意義上,這是對喪失生命的威脅的自然反應,而且允許垂死的人悲痛或表達他們的悲傷是很重要的。一個朋友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否認這些情感,並且說:「振作起來。」然而,重要的是家庭、朋友和專業人士幫助他們接受將至的死亡,而不要過度地思考它。

最後的階段是接受死亡,雖然並非所有瀕死之人都會達到這個階段。這時,大多數瀕死之人已經相當接受死亡,並且與其他人相脫離。他們要求更少的探訪者,但常常不想獨自一人死去。雖然大多數人都想要死在家中,他們更可能死在醫院裡。事實上,很多死亡的痛苦來自心理的痛苦,特別是害怕和心愛的人分開。

向死而生。知道自己會死,就要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讓生命之火更加燦爛。


竇文濤:我們如何面對,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對死亡的恐懼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abe00050d69127fb93e", "vname": "u7aa6u6587u6d9buff1au6211u4eecu5982u4f55u9762u5bf9uff0cu6bcfu4e2au4ebau90fdu8981u9762u5bf9u7684uff0cu5bf9u6b7bu4ea1u7684u6050u60e7.mp4", "vid": "402af90a6c6547f2975dbe64a1614ecb", "src_thumb_uri": "3abd00064af351b7dfe7",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abe00050d69127fb93e",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abc00089be4c6fc6de0", "thumb_width": 614}], "thumb_width": 614, "vu": "402af90a6c6547f2975dbe64a1614ecb", "duration": 144, "neardup_id": 7192634677180622221, "hash_id": 7192634677180622221, "md5": "3dc3a2824ac2b5a5a53e156a05338cc6", "video_size": {"high": {"h": 466, "subjective_score": 0, "w": 794, "file_size": 4297838},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14, "file_size": 3082018}}} --}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7103206173159054127, "vname": "u5982u679cu4e0au5e1du628au4f60u7684u6b7bu4ea1u65e5u671fu544au8bc9u4f60uff01u4f60u4f1au600eu4e48u9762u5bf9uff01.mp4", "vu": "ae4141e649594308ba4fce432f96ee21",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2.pstatp.com/large/31c00001fe16daf0c1b0", "vid": "ae4141e649594308ba4fce432f96ee21",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6835248},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5408222},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4866154}}, "duration": 170, "thumb_url": "31c00001fe16daf0c1b0", "md5": "76266b1f6fa3fa84a1e863ba5ff25a88", "hash_id": 17037795661658145372} --}


記得看《無聲的告別》時,書中就有講到一位在懷孕39周時被查出患有肺癌的母親,儘管生下了寶貝,但她的肺癌已是晚期,為了能延長生命,她努力配合治療,但依然無濟於事,整個描述都是以醫生的視角去看待這場死亡,讓人看到的是對生命的尊重和理解,但書中卻忽視掉了病患的整個心態變化及生活。

後來我發現一本叫《給布里安娜的卡片》,它正是由病患本人希瑟·麥克馬拉米所著,在整本書中你會看到這是一個在努力與時間賽跑,盡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努力陪伴身邊重要的人,給女兒每個階段留下重要卡片,以樂觀心態去對待生命最後時光的女人的故事。

在希瑟未得病以前,她的生活與平常人無異,做著喜歡的工作,與丈夫生活溫馨,還擁有漂亮的女兒,可是在某天突然發現乳房裡有一個硬塊之後,所有的美好都被打破。

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我們都知道更不幸的是被它打敗然後一蹶不振。

但希瑟是個神奇的女人,從她被確診再到一個月內完成雙乳切除手術期間,她就明白了自己的生活是處在水生火熱之中,但周圍的一切都還在繼續向前。她明白,「她仍然得趕在最後日期前完成工作。賬單還是得照付。衣服還是得有人洗。她最愛的電視連續劇仍在播出新的劇集。她的女兒布里和丈夫傑夫,仍然需要她。」是的,這麼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們意識到生活從來不會因為某個人而停留,即使你即將死去,又或有嬰孩新生,它仍然在向前走。

這麼說來似乎很殘酷,可它絕不是我們放棄繼續生活的理由。

而在《給布里安娜的卡片》中希瑟也讓我們看到她從未因癌症而喪失對生活的主動權。比如她積極配合化療,即使化療讓她極度難受,並且因為化療導致掉頭髮這一問題,她藉此契機竟舉辦了一個只邀請親友的剃頭派對。又比如她知道自己將不久離世,開始給女兒布里寫下無數卡片,只為確保當她將來需要的時候可以幫助她度過人生的艱難時刻。

在看到希瑟努力為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努力創造精彩時,我突然心中冒出一些想法,也許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生命,而是我們發現如何利用它使得其變得有意義,可是這個發現往往是在經歷過艱難之後,比如死亡。

如果這樣來看,死亡變得不那麼令人討厭,因為在此刻你會發現死亡成為了一種提醒,也是讓我們開始正視生活的一次機會。

在《給布里安娜的卡片》中希瑟寫到當得知自己病情後,她選擇了退休,並在退休派對上騎上一頭機械公牛,真是令人感到興奮不已。而在不久之後她又走進這個已經生活了六年的麥迪遜城裡未曾注意到的的議會大廈,她用整整三個小時參觀大廈每個角落,並在大廳中央躺下,只為欣賞那些令人驚嘆的圓形穹頂。同時她開始清晰地去確定朋友的優先順序,只為將自己有限的時間去陪伴更重要的人。

是的,這些可能是我們健康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不敢做的事,可是當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時,反而促成了我們勇敢去嘗試所有、學會適當抉擇的勇氣,這是令人嘆息,也是使人深思的事。

儘管這一切都在按步進行中,可是很多時候希瑟無法控制疼痛,來源於化療時的痛苦,因為她需要化療去延續生命的可能,可是化療的真正作用是將所有細胞全部一起殺死,也就意味著這份幸運即使拼盡全力卻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本是一個令人感傷的話題,可是在希瑟筆下,她描述當必須服用某種藥物,會致使她無法集中精神做任何事的痛苦時,醫院的護士為了讓她度過這個艱難的時間,竟然舉辦了一場即興的舞會派對,這讓她受到鼓舞,並讓她看到積極的一面,自己的女兒布里和丈夫傑夫,這兩個讓她留戀此生的愛人,為了他們,她甘願承受這地獄般的化療。

很多時候,死亡這件事在大多數人心中是必然的事,因為生老病死嘛,可是在很多人眼裡只有老,沒有病這個概念,因為無法接受這份突然離去,可是現實的生活又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它。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活到104歲的科學家決定去瑞士進行安樂死的新聞。他並沒有得絕症,只是覺得到了他這個年齡,所有朋友都離去,而自己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他覺得自己活夠了。

當我看到這則新聞時,我想到的是希瑟的離去,她也許無法跟愛人攜手到老,也許無法看見女兒的成長,也許她再無機會跟朋友暢聊,可是她在知道自己既定的死亡時刻後,在這期間去努力利用時間,將它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實處,看似短暫卻意義非凡。

有人說「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活多少年,而是活著的那些日子做了什麼。」是的,死亡其實僅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如果我們已經努力經營生活,並將它變得意義非凡,那麼死亡就不再是令人悲傷的事,使得只是有些遺憾罷了。

在《給布里安娜的卡片》的後記中講到希瑟在交了稿子第二天就安靜的離開了世界,而在此之前她努力去做自己從來未做過的事,努力跟相愛的人相處,努力將生活變得有意義,即便她還如此年輕,令人遺憾,可是這場離去已經不再是悲傷的事。

回答完畢,希望你有所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