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聊文化]从北韩、印度、缅甸到大马的活动心得

这三天笔者参加三场活动、接待一对情侣朋友。

分别讨论

脱北者话题 @有心咖啡,讲者是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先生

印度种性、强暴、诈骗话题 @湿地,讲者是印度尤 (SOS主办)

缅甸果敢族话题,《滚弄》@灿烂时光,讲者是该电影导演王子杰

还有一位七年前认识的马来西亚朋友来台湾,这次他带了一位女友

这三天交流了很多很多关于当地话题,每场笔者也问了一些问题;

希望能在台湾资讯外找到新的答案。

 

 

 「如果你要祈祷,可把金正日想像为上帝、金日成想像为耶稣」

这是脱离北韩的人在做礼拜时,面对毫无概念的上帝和耶稣

志工向他们这样解释能让他们稍微听得懂

在对外完全封闭的环境,让北韩人民认为全世界还在过著水深火热、只有他们在金正恩带领下才有希望的认知中

看太阳的后裔是违法行为,而且可能被邻居检举避免连坐法和举报可领取奖赏

不相信北韩政权谎言的人想办法逃到中国的东北三省暂居

只要踏出北韩领土第一步就是最艰辛关卡

脱北者要面对大陆警察用汉文审问、拘留甚至性侵害的可能

没有贿赂金钱或亲友在大陆是很难生活的

好不容易逃到可以工作地方,得累积储蓄,做低下阶层工作

接下来还得从东北辗转逃到河南洛阳、湖南、至云南省

躲掉边境守卫抵达缅甸、寮国和泰国,再转海路偷渡到南韩

绕了半个大陆辗转第三国到向往自由国度,有些人再跑到美国

从「零」开始,学习化妆、戴假睫毛、穿高跟鞋和谈恋爱

但不见得每位脱北者像本书作者朴研美、上TED演讲李𬀪瑞一样幸运

很多从北韩顺利逃到南韩的人因不适应当地生活一直处在蓝领阶级轮回中


当天活动爆场!!现场60多位 位子不够坐

当天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先生从南韩1970年代风花雪夜爱情故事讲起

隐喻著朝鲜民族藏著一股「冲劲」

往好的方向便是让国家富强发展、坏的方向便是要打战就来啊!

笔者问的问题是,面对今天东北亚风声鹤离紧张局势(现在全世界最危险的团体不是IS而是北韩)

是不是有重回六方会谈的可能?

以及,若是要使南北韩有共识,是否彼此可重朔1953年以前朝鲜共同历史、文化为立基?

毕竟,核子战争,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有心咖啡装潢也很有心,全为木质地桌椅;复古物件元素与富有知性书籍,另外还有啤酒&奶酒!  : P 

 

 

「印度女生很惊讶说我怎么能够对我性骚扰的男人揍了一拳」

第二天去了湿地,发现这块地方并不湿而且很「大」

多大呢?

可以塞的下一百人坐著空间还有很流畅的空气与走动位置

2012年那场火车性侵致死案,引发了印度国内集体关注、也被全世界关注

所以才会有人说「蛤?妳要去印度喔?不要啦那里很危险」的担心

印度遭受性侵族群最高的是移民工人、低种姓阶级和贫穷的人(当然以女性为主)

2012年会遭受大家专注的点在于

受害者是较贫穷、低种性者

却是受到良好教育(上到大学),有机会运用学历为自己翻身的人

无形中这位女孩是全印度所有贫穷、低种性者努力往上爬的投影


这不是泼水节

即将要绽放最完美生命力时,被扼杀于当晚...

所有人开始站起来示威游行,要求立法、惩处、国家执行正义

当中不少示威的人还是男生,是一项社会进步

但是

为此次事件加害者辩护的律师依然声称「要不是这位被害者极力反抗,也不至于让他致死」

即使反强暴法已成立、女性主权抬头

追根到底依然是整个文化对女性尊敬程度依然有进步空间

另一位律师哭泣的说「全印度10几亿人口,全印度律师不到5万(笔者印象中)」

这庞大悬殊比例使得司法体系要运作正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另外还有深埋4000年深入骨随的种姓制度与面对游客印度人惯用的骗局手段

欢迎持续关注讲者印度尤的FaceBook文章


讲者印度尤采访新德里最低下的种性男子(左男),
最右边摄影男性反而是高贵种性,正在为低下种姓男子服务。很值得纪录的画面

笔者当天问的是,印度人民面对北印藏人的看法

以及莫迪经济学是否先只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前者获得回馈是:印度人面对北印,拥有印度国籍的藏族都怀有歧视

非本国民西藏人,可能更是无法等闲视之

后者回馈是:任何政策没有对与错,莫迪至今依然不断再尝试更好办法

并非莫迪经济学让高种性的人富裕,而是客观上大部分富裕的确实是高种性的人

印度,贫富差距极大却又发展快速的国度..

未来,笔者仍持续关注


众星拱月、群草托芳

 

 

「孩子想带我到中华民国,但我想继续留在果敢。

因为这里至少离我云南老家更近一些」


马可孛罗出版

是片中男主角转述邻居家一位阿嬷说的话

这场活动主要是电影欣赏,在讲果敢族男主角被老爸骗回缅甸后

在缅甸果敢地区遇见一系列人事物的暗喻,从中表达自己内在心声

(导演拍摄地方在他自己出生地─果敢内的一个地方:滚弄)

果敢地区位在中国云南西方、缅甸东北方

里面住的全是汉人,街上文字保留「正体字」

过年照过、端午中秋一概不缺

当初由明清吴三桂占领、后由蒋中正做进入印度战场准备军

再到国共内战国民党残军滞留与文化大革民逃来的汉人

与我们关系是很紧密的!

影集中有几个片段让笔者很是感动

在男主角刚进家门与即将远离家门时

都要在祖厅牌位磕头(不确定是不是祖牌)

厅上写了五个大字「天地国亲师」述说著

尊天、敬地、忠国、孝亲、爱师的儒家精神

现在果敢地区依然保留这样传统

笔者想,这应算是目前世界华人保留儒家精神并奉行最后一块宝土吧..

影片中父亲与男主角互动完全体现华人父亲对孩子那种「说不出来的爱」

母亲则是传统任劳女性,和自己儿子互动显得多了些

「果敢果敢、果断勇敢」...

还有一系列代表果敢族的歌,很让人感动

「小时候,大家说我们是中国人;长大离乡后,大家说我们是缅甸人。那我们到底是甚么人?」

对于果敢人民身分认同,一直存在著内心交战与挣扎

「同一座山头上,有泰国佛寺、缅甸佛寺和中国大雄宝殿;供奉同一尊佛、不同姿势而已。佛寺都可共存同一山头,为何人们却不行?」

...


摒去一般商业式招牌改以美丽书法步路展现,很美

美丽的女主角当年被抢亲

告诉笔者要捍卫自己对象绝对要勇敢,哪怕抢亲在所不辞!

这场活动是笔者发问最多时候

像导演王子杰原来从缅甸来台以生活多年

本片由导演自导自演

果敢内部还是有内部势力割据

台湾五月遍山白色油桐花、果敢五月遍山红色果敢花


灿烂时光‧东南亚主题书店店长张正


马可孛罗出版社编辑(左)与《滚弄》导演王子杰(右)

还有

出生东南亚缅甸数十年,对谁是泰国人、缅甸人、越南人、印度人辨别

有一定经验的导演王子杰来说

看到我不免问一下笔者是哪里人

已经习惯被台湾人问的我,当时感到很特别又开心

看来,笔者开始要为自己出身写一篇故事了


我们像吗?


来自北越的香糙米,粒粒分明、满好吃的


店内还有许多东南亚元素图画与书籍,若有东南亚书籍要做交换可以来这边

 

「政府不断盖马来族学校却限制盖华人学校。华人历史在历史课本中找不到」

七年不见的老朋友,其实也是第二次见面

但彼此难得,也算是第一次认识外国朋友

很是珍惜

这次朋友远赴台湾

自然要好好接待一番

与上次不同是,这次他带了位女朋友

而笔者女友?咳咳

聊了一下大马华人在马来西亚生活情况

才发现我们华人在马来西亚是被压迫的民族

如同上一句所说的

许多大马华人并不太清楚自己从哪来,因为学校没教

只得从家庭、网路取得

在马来西亚的马来学校无上限的盖、华人学校数量却有限制

马来人一出生就有终身国家股份(债券)、华人则无

华人缴纳最多比例税额,在街头摆摊却会被驱赶(马来人则不会)

最好笑的是

总理纳吉名声超低,却用华人缴纳的税来买他自己FaceBook贴文的赞

 

这让笔者在想

这和大陆民族共荣走的完全不同方向

大陆对少数民族采统一战线,让我们一起共存共荣

并确实保障就学就业比例

(会不会这些少数民族只剩下保障就学而荣耀啊?)

而马来西亚却是不断分化内部只占20%人口的华人

差别待遇、语言学习资源少、甚至一部讲述大马多元文化的华人电影也在当地被禁

导致华人人才出走,程度比台湾严重的多

其中一位说

「你们不断嫌弃马英九,那我们纳吉跟你们交换好了」

嗯...价值真的是比较出来的

台湾还是有许多好的地方,不是鬼岛是宝岛呀~!

啊,笔者不曾嫌弃过马英九就是了


华人、汉人、不论身在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我们还是写方块字、吃白米饭、过年拿红包
这两位似乎很扼腕无法体验台风感觉就要离开了

 

 

近期开始笔者除了随时关注国际新闻与文章外

也开始参加类似这种活动

除了和亲身前往或生活在当地朋友分享心得

也持续积极认识这些主办单位或咖啡厅

喔对了,第一场主办者吕欣洁(Jennifer)

有很多很棒经历

更是曾代表台湾带团前往联合国讨论人权、女权事务的人

这也是笔者正在追逐的目标

 

三天内从北韩、印度、缅甸到大马的活动心得

很是充实!

希望让台湾不再只是我们的台湾,而是全世界的台湾

---------------------------------------------------------------------------------------------

10/8(六)IREC第六场活动

笔者将分享国际政治与经济如何发展至今天、又对我们台湾有何关系

笔者希望,持续把活动办下去

会让更多台湾朋友开启对国际关系有初步认识与兴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