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降稅、廠家降低指導價之後,豪華品牌轎車的溢價率是否降低到正常水平了?本文用數據為您揭示答案。

為鼓勵製造業發展,政府降低了製造業增值稅率,從原來的15%降低到了13%。同時,各個汽車廠商也先後降低了旗下產品的價格,國內各大汽車媒體也紛紛針對「政府降稅、廠家降價」進行了集中報道。一時間坊間議論紛紛,很多準備買車換車的小夥伴們自然不甘寂寞,紛紛準備出手購買自己心儀的車型。

之前,外資品牌特別是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一直存在溢價率虛高問題,從消費者的錢包里賺取了很多超額的利潤。在降稅降價之後,外資品牌的溢價率有沒有降低到正常水平?豪華品牌旗下哪些哪些車仍然存在虛高的溢價率?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開始中美同品牌溢價率對比,用數據向讀者揭示外資品牌旗下車型的真實定價在降稅之後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也希望本文的數據能夠給準備購車的消費者一些參考,看看自己花在愛車上的錢,到底是變成了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配置,還是變成了合資/外資企業的利潤。

本系列文章將包括:奧迪、寶馬、賓士、雷克薩斯、英菲尼迪

、謳歌、沃爾沃、凱迪拉克、林肯、捷豹、路虎、保時捷等品牌,力爭給不同需求的消費者一個真實客觀同時具備參考價值的系列文章。

下面我們開始本系列的第二篇:寶馬中美車型溢價率對比。本次對比的車型共6款:3系、5系、7系、X1、X3、X5。

1. 3系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3系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BMW 3系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完全可以用「低配高價」來形容。

動力方面,美版3系的動力配置簡單明了,320i、330i構成了美版3系的基本配置,每一個基本配置再分為後驅的基本型和xDrive的四驅型。到了國內版3繫上,主打車型變成了320Li,330Li在中國市場完全找不到蹤影,四驅車型的配置率也大幅度降低。

價格方面,BMW 3系的定價非常誇張,最低配的320i價格比美版320i高了15%,最低配的320Li比美版320i價格高了17%,320Li xDrive竟然比美版320i xDrive貴了19%,比美版330i xDrive還貴了4%。

本文編寫時,國內版3系新車型正在準備上市,筆者將持續關注,第一時間為各位讀者揭示新款3系的實際「產品力」到底如何。

2. 5系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5系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BMW 5系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以用「同配高價」來概括。

BMW5系在美國市場共有6款車型,2款520i,2款530e和2款540i,每款車型分為後驅和四驅兩種,同樣是簡單直接的劃分方式。到了國內市場,除了525Li是明目張胆的簡配車型之外,其他的530Li、530Le和540Li也採用了和美版一樣動力總成。但是在驅動形式上,國內版僅有530Li配備了xDrive四驅系統,其餘的530Le和540Li都只有後驅車型而沒有xDrive四驅車型。

價格上BMW 5系在國內的溢價率已經讓人感覺有些難受了。簡配動力系統的525Li型比美版530i型還貴了3%,與美版配置近似的530Li型價格比美版530i型貴了12%,530Le直接比530e貴了20%,到了最高配的540Li型一下子比美版540i型貴了31%,甚至比國內買不到的540i xDrive還貴26%。這是赤裸裸的價格歧視,在寶馬的眼中,只有中國消費者的錢袋子最吸引人,至於消費者的需求什麼的,反正我簡配也有人買,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3. 7系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7系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由上可見,BMW 730Li為中國特有車型,其餘BMW 740Li、750Li和760Li與美版車型相同。

BMW 7系在美國市場的配置依然簡單而直接,740i、740e、750i、760i四款動力系統再加上xDrive的四驅系統,再加上各種選裝配置,構成了7系在美國的產品線。

BMW7系在中國市場卻採用了「低配高價」的策略。最低配的BMW730Li型,雖然減配為2.0T的動力系統,價格比美版740i還貴了9%-21%。採用同樣動力系統的BMW 740Li型,價格比美版740i型一下子貴了28%;到了高一個配置的740Li xDrive上,竟然比美版740i xDrive貴了43%!混動版的740Le比起同樣動力系統的740e價格高了32%。至於高配的750Li型,比美版750i貴了27%。頂配的M760Li則顯得厚道一些(筆者認為是之前幾款車型的溢價率太離譜,760Li如果也採用這麼離譜的定價率就賣不出去了,畢竟能消費起200萬豪車的消費者數量還是有限的),比美版M760i小貴10%。

4. X1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X1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寶馬在中國市場的「低配高價」政策在X1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美版標配的28i,到了中國就縮水成18i和20i。動力縮水以後,國內版X1 18i的價格比美版X1 28i還高2%。動力簡配但是採用同樣四驅系統的xDrive 20i型,價格比美版xDrive 28i型貴了19%!

5. X3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X3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國內版X3存在著不可思議的高溢價率——部分車型達到了70%。

美版X3的配置一如既往的簡單和直接,而且只有一款30i型。國內版多了兩個簡配動力系統的25i、28i。

價格方面,動力簡配後的25i和28i,其價格比美版30i貴了15%和28%。接下來我們看到了本文對比中溢價率最高的車型30i,與美版採用同樣動力系統的30i基礎性比美版貴了44%,高配版竟然比美版貴了70%!寶馬在X3上的定價政策完全可以用「搶錢」來形容了。

6. X5中美車型售價對比

X5中美主要車型和價格見下表(表中灰色字體為對標車型價格):

X5也存在著「低配高價」的問題。全系30%~46%的溢價率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水平。

動力方面,美版有40i和50i兩款車型,國內版只剩下了40i可以選。但是在價格上,國內版40i基本型的售價比美版40i貴了30%,國內高配版40i的售價比美版40i貴了46%。即使考慮到寶馬中高端車型有大量的選裝配置,但是這個溢價率也是遠遠超出正常範圍的。

7. 總結

寶馬全系綜合溢價率如下表:

本文總結:

筆者做完上面的表格,其實心情是有些沉重的,沉重在國內版寶馬大面積存在動力簡配的情況,沉重在寶馬全系價格都高於美版對標車型,沉重在中國中國消費者被媒體長期洗腦後還在盲目追捧寶馬的「低配高價」產品。在筆者看來,寶馬在中國市場存在以下問題:

1. 寶馬部分車型國內版動力系統低於美版動力系統。動力系統簡配的原因就在於「利潤」二字,簡配的方法就是「同排量低功率發動機」。BMW 320Li、525Li、730Li、X1 18Li、X1 20Li、X3 25i、X5 28i都是「同排量低功率」發動機的典型代表。「同排量低功率」發動機的問題在於,在同樣的稅負成本下,把高功率發動機的價格抬高,從而增加廠商的利潤,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2. 動力系統低於美版的車型,價格並沒有相應降低,全部高於美版對標車型。730Li比美版740i貴15%,X1 20i比美版X1 28i貴24%(xDrive型),X3 28i比美版X3 30i貴28%。配置降低了,價格卻不降反升,這就是寶馬對中國消費者的真是態度,這就是藏在寶馬亮麗廣告之下的真是市場策略。

3. 採用與美版同樣動力系統的車型,存在巨大的溢價率。同樣的320i,國內版比美版貴20%,540Li比540i貴28%,740Li比740i貴35%,X5 40i國內版比美版貴38%。這些觸目驚心的溢價率,說明寶馬在中國市場的定價有多少水分,從消費者的兜里轉走了多少真金白銀。

4. 稅率是中國車價高於美國車價的部分原因,但是對於豪華品牌來說,超額的利潤才是豪華品牌高端車型價格過高的根本原因。就國產車來說,如果把排量控制在2.0L以下,消費稅率只有5%,增值稅降低之後也只有13%,綜合稅率約為18%左右(實際計算會略高)。即使是進口車,關稅也只有15%,三者相加也只有32%的綜合稅率(實際計算會略高),但是寶馬X5的溢價率一下子就達到了40%,遠超政府的稅收水平。

筆者有話說:

豪華品牌車型,本來就是各個廠商在「產品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各個廠商獲取利潤的主打產品。廠商獲取適當的利潤本是無可厚非的正常行為,但是過高的溢價率,就是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國內汽車市場是市場經濟為主,定價的高低屬於廠家的自由。但是筆者希望本文讀者能夠看到,自己或者身邊人爭相追捧的寶馬,對待中國消費者的態度是「低配高價」,自己買到的產品,對不起自己付出的「真金白銀」。

能消費的起寶馬車的消費群體,一般都處在是中國社會的中上層。但是,整個中國汽車市場剛剛發展起來,中國消費者對於汽車的理解還存在很不理性的一面,盲目信任外國豪華品牌就是不理性的一大代表。國外品牌正在利用這個過程,從中國消費者兜里大把大把的套銀子。

筆者認為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但是不論是中國還是美國,所有的國家都存在稅收行為,國民繳納的稅款會用到教育、醫療、國防等事業上,納稅也是國民的基本義務。但是,消費者在國內買車的時候,拿出了比稅收還要多的錢,這些錢除了變成廠家利潤、變成相關產業人員的「年終獎」之外,還有其他的用途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