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的邀請,默默來談談淺見。

歡迎關注@默默看藝術,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給你的生活加點料~

倘若塞尚是田園居士,

那麼梵高則為播種的農民,

用盡一生播撒繪畫的種子,希望開出花來的農民。

畫畫就是種子,梵高一生拚命的播下種子

梵高的那段話,很好的詮釋了他自己:

「當我畫一個太陽,

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

當我畫一片麥田,

我希望人們感覺到麥子正朝著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放努力。

當我畫一棵蘋果樹,

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裡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進。」

繪畫,就是梵高短短一生傾盡全力播撒的種子,滿腔的熱忱、對繪畫的摯愛,則是梵高不斷澆灌它們的養分。

這樣的梵谷,在我看來是樸實、勤懇的農民,看似只知埋頭苦幹的笨拙,卻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毅力。

梵高的畫開了花,唱著歌說著話

向日葵、杏花、蘋果花,還有橄欖樹。

向日葵的明黃色,

感動溫暖了無數的人;

杏花的純凈藍,

將生的希望無窮綻放;

蘋果花的粉色和白色,

熱烈奔放,狂放的生命;

橄欖樹的綠色,

隨著人的心情,不斷幻變。。。

平常的花草,在梵高眼中卻是有生命的,

花花草草們唱著歌、說著故事,慢慢開出了花。

農民梵高,收穫了金燦燦的麥子

梵高活了短短37年,畫畫時間也只有10年,

然而卻給世人留下了2000多幅作品。

作品滿含熱情、浸透了他全部的心血,

感動、震撼了無數的人,

給予人們諸多的深思和啟發。

在藝術麥田裡,種地的農民梵高,

他所畫的,播下的種子,

最後都長成了金燦燦的麥子,

發出了極耀眼、金燦燦的太陽一般的光!

致敬農民畫家梵高!


如果塞尚是田園居士的話,那梵高更像是朝聖路上的苦行僧。

梵高極其短暫的繪畫生涯,卻為世人貢獻了超過兩千幅作品,驚人的高產讓人誤以為梵高的作品更像是在宣洩,而不是在創作,就想朝聖者拖著沉重的身體,聲嘶力竭的走向心中的聖地。

梵高的一生似乎都在抗爭,37載的歲月賦予這位天才畫家足夠的磨難,他出生的那天是他夭折的哥哥的忌日,九歲退學,之後便流離於寄宿學校,1986年之後,梵高真正進入了繪畫的世界,找到了自己和這個世界溝通的唯一橋樑,著名的《星月夜》、《向日葵》、《夜間咖啡館》都是出自這一時期。但是這些被當今世人奉為珍寶的畫作,帶給梵高的卻只是更多的迷茫和無助。

直到1890年7月27日的那一聲槍響,彷彿命運的審判,亦或是上帝的召喚,兩天後離開了人世,去向了他心中嚮往的朝聖之地。

梵高一生有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曾說「他生下來。他畫畫。他死去。麥田裡一片金黃,一群烏鴉驚叫著飛過天空。」


文森特·梵高是西方後印象派陣容之中傑出的畫家之一,同時又是作家、哲學家。梵高的畫總是可以喚起一種難以抑制的激情,因為他的畫總是具有一種火辣的明快性。著重強調抒發自我的感受,同時表達主觀的感情和情緒就是梵高藝術風格的突出的特徵,因此被後人譽為是表現主義的先驅。

 

梵高的主要作品有《食土豆者》《麥田上的鴉群》《向日葵》《夾竹桃》《星夜》《聖馬利的漁船》《阿爾的梵高卧室》等。梵高的一生都在追求他自己的獨特的藝術個性和非比尋常的繪畫風格,他擁有著異於常人的繪畫能力,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人說他是神經病,也有人說他是瘋子,但是在他之後的時代所有崇拜喜愛他的人都會由衷的理解他,他將在藝術的神壇上永遠屹立不倒,引領著後代一批批藝術家朝著藝術的光輝聖殿勇敢前進。其繪畫的藝術特徵如下:

 

(一)梵高繪畫的自我探索

 

1.注重作品情感表達

 

梵高深深受到了東方繪畫和日本浮世繪的影響。他的《向日葵》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是著名,他的每一幅作品都絢麗而又燦爛,帶給人們莫大的感動與激情,就像一團一團的生命所幻化的火焰,他總是樂於去描繪這些事物,他總是會發現美好的事物,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畫面中,有的都是對所描繪的事物的濃濃的愛。筆者相信他對事物是喜愛的,他愛著這些鮮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生物,他的內心是純潔的。他對光線的處理運用以及對於整幅畫面整體的色調控制,花卉的具體形狀以及顏色都描繪出了一種新高度,頑強的生命力表達了他對於物體的濃厚的興趣,畫面中鮮艷的顏色,是筆者不敢嘗試的,這種敢於突破的藝術實踐精神真的令人嘆服。

 

2.注重主觀表達

 

與其說《星夜》是一幅風景畫,筆者覺得太過簡單,這幅畫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它蘊含了許多人世間宇宙間的奧秘,使我們對它產生了深深的迷戀,這幅作品令人沉迷,注視的久了會讓人眩暈,人們會不會都有這種感覺,它既親近又茫遠,高大的白楊樹戰慄著悠然地浮現在我們面前,宇宙旋轉著,世界都在爆發中旋轉著、扭曲著,彷彿一場宇宙交響曲,盛世空前,宇宙的奧秘等待著人們去解開它的神秘面紗,我想這個問題困擾了梵高很久很久,他才會以這樣一種旋轉著的猛烈的激情觸動著觀者的心,更觸動著他自己的內心。

 

3.注重自我內在探索

 

梵高的自畫像在西方繪畫中是畫的最多的畫家之一,從這一系列的肖像中,我們可以尋到畫家的真實的生活軌跡,或平凡、或充滿激情、或孤獨憂傷纏繃帶叼煙斗的自畫像可以說是梵高最輝煌的作品之一。自畫像對於梵高而言是慎重的,他極力的刻畫自己當時的面貌,沒有美化,沒有刻意營造,只有最真實的他,只有最真實的情感,看著他的自畫像莫名的又被感動到,這也許就是藝術大師的魅力,這就是他藝術的最高峰。梵高的色彩與節奏的組合相當完美,頭部和軀幹的微妙變化,該強調的就強調,該弱化的就弱化,他的畫面的線條有節奏的運動著,畫中的自己被他描繪的如出一轍。

 

(二)梵高繪畫藝術的表現性

 

1.寧靜自然的表現性

 

他的主要作品之一《食土豆者》,著重強調的是自然的野性,在昏黃幽暗的燈光之下,勞動人民用勞動完的粗糙的雙手在拿土豆,表達了梵高對勞動人民的歌頌與讚美,以道勁粗糙的筆觸表達最真實地表現最富有感情的面孔和軀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對於勞動人民的歌頌與熱愛,可能與他自身的家庭有關,他內心的全部的熱愛於是就出現在了他的畫面里,崇尚真實,毫不吝嗇的、毫不掩飾的完全表現出來。

 

2.激情奔放的表現性

 

梵高的點彩的畫法是從修拉那裡學來的,梵高運用一點一點的筆觸,從局部到總體,不僅傳達了他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遊刃有餘,正如我們寫日記一樣,每詞每句都表達著我們個人的情感,他靈感湧現時的狀態,感情有時非常強烈,使他簡直不知道自己是在畫畫……梵高永遠有如此高的激情,他生而為了藝術,生來為了成就藝術,他就是天生的藝術家,這個比喻真的再清楚不過了。在那種作畫進入痴狂的時刻,他作畫就像別人寫文章,一氣呵成,氣韻生動的宣洩此刻的情感,他的筆觸就可以告訴我們他的一些心理狀態。

 

梵高早期比較偏向寫實,後來他的情感達到了一個高潮,色彩也就變得豐富起來,之後在巴黎印象派的影響下,再到那段在阿爾的重生之後,梵高才開始逐漸改變了以前的繪畫風格,慢慢突破了舊的模式,採用了修拉的點彩的畫法,色調開始明亮,開始注重畫面的平衡感,注重東方繪畫的裝飾性,畫出了《向日葵》這樣充滿感情,熱烈炙熱的繪畫作品,之後他的藝術作品噴薄而出,一發不可收拾。

 


梵高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他的創作理念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接觸印象派以後造就了梵高獨特的畫風,他唯一深愛的東西就是色彩,輝煌的、未經調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徵,與印象主義者們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運用印象主義者的技法,但由於他對於人和自然特有的觀察能力,因而畫作也具有非凡的個性。梵高把他的作品列為同一般印象主義畫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類,他說:「為了更有力地表現自我,我在色彩的運用上更為隨心所欲。」其實,不僅是色彩,連透視、形體和比例也都變了形,以此來表現與世界之間的一種極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實的關係。

梵高用簡樸強烈的色彩,狂放粗野的線條,扭曲誇張的形體來表現對客觀世界的主管感受。梵高曾多次描繪以向日葵為主體的靜物,他創作的《向日葵》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每朵花就像一團火,細碎的花瓣和葵葉則像火苗,整幅畫就像是燒遍畫布的熊熊火焰。梵高有著火一般熾熱的感情和強烈的藝術氣質,個性鮮明,喜歡明亮的陽光,喜歡強烈的色彩,尤其黃色的向日葵,梵高用它們來表達自己的心境,這些簡單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現出令人心弦震蕩的燦爛輝煌。梵高以重塗的筆觸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塊黏土。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現出充滿希望和陽光的美麗世界。然而在畫此作的同時,畫家死命想抓住的這個世界還是緩慢卻無情地溜走了。

可以見到,雖然向日葵開放的很旺盛,但有的垂下了頭,有的被花瓣擋住了,在強烈的色彩對比下展現充滿陽光的矛盾的悲哀與無奈,彷彿被世界拋棄的黃色閃光。《梵高的麥田》

這是梵高的最後的一幅畫,當時的梵高已經對世界失去了所有的熱情與活力,只剩下痛苦與折磨,他或許想怨恨但他很無力,很虛弱,只能用畫作去傾訴去吶喊。

這幅畫是以黑暗,嚴酷的天空顯示了梵高精神狀態的痛苦,徘徊不決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種途徑變現他自己的徘徊不決,黑色烏鴉如死神一般在空中盤旋的預示死亡跡象。

在這幅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夾雜了明顯的深色黑斑,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布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蕩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面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這種畫面處處流露出緊張和不詳的預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線條組成的無言絕命書。在祥和的麥田裡追求不到寧靜,在滿是陽光的藍天中,飄過了心中死亡的影子,化作無盡的烏鴉,引著梵高飛向他的藍天,追向無限光明。

第二天,他又來到這塊麥田對著自己的心中開了一槍。黑暗背後仍是藍天。

總的來說梵高的人生是失敗的,他總是沉浸在孤獨地痛苦之中,沒有得到任何的解脫與放縱。但他的作品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他的作品當中,他的抑鬱他的憤怒與暴躁,通過誇張粗野的線條,強烈鮮明的色彩變現的淋漓盡致,他就像是一團火燒滅在了灼熱刺眼的向日葵陽光里。


梵高的《星空》《星空》畫的是一幅星夜圖。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海一樣的蔚蘭色,色調柔和寧靜。但所畫的星空和星空之下的人間卻讓人激情澎拜。也許是夏夜也許是秋夜,總之夜空的星星不再沉寂,卻在涌流奔騰旋轉。而人間呢,卻顯得出奇的靜。村莊非常小,匍匐著,幾乎要在視野里消失,而教堂的尖頂卻非常高,直指天庭。畫面一側的樹扭動著,扶搖直上,直插星空。梵谷把整個天宇畫成動態的,顯得激情洋溢,熱血沸騰。而人間卻又是如此的寧靜渺小。

宇宙之動和人間之靜,一動一靜,隱喻了某種宇宙意識的強大和不可抗拒。我們人呢,在寧靜的夜裡如蟻一般已然消失得看不見了。在浩浩宇宙之下,人是渺小的,不應也不能狂妄自大。那一河奔涌的天河水,隨時會激蕩席捲傾覆人間的一切。也許,這就是梵谷給我們的一種隱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