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食藥署宣布,未來輸入蛋品、動物性油脂將納入系統性查核。(記者林惠琴攝)

2018-09-17 12:45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歐洲、韓國去年傳出雞蛋遭芬普尼汙染事件,且過去國內曾爆發輸入越南、香港劣質豬油轉製成問題油品等情形,衛福部食藥署宣布,未來輸入蛋品、動物性油脂將納入系統性查核,輸出國政府機關須向我國提出申請,待通過書面審查,並查廠確認狀況無虞再開放進口,預定明年元旦實施。

食藥署今日發布修正「輸入食品系統性查核實施辦法」,未來輸入的蛋品、動物性油脂,一律納入更嚴格的系統性查核把關。

食藥署科長吳宗熹表示,一般產品輸入我國時,主要通過邊境查驗合格後就可輸入,但系統性查核則是輸出國政府機關須向我國食藥署提出書面申請,並經書面審查與實地查核,評估確認輸出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體系與政府機關監督措施通過後,再開放申請輸入查驗,並於合格後進口。

吳宗熹指出,新制主要是參考國際作法,進而將高風險的產品列入系統性查核,藉以強化把關食安;目前系統性查核已實施產品包含肉類、水產品、乳製品及其他牛來源食品,並於明年元旦再增蛋品、動物性油脂。

食藥署統計,目前國內進口蛋品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澳洲、泰國等;進口動物性油脂則以牛油、豬油為主,來自美國、紐西蘭、巴拿馬、韓國、香港、中國、日本等地。

不過,吳宗熹強調,在新措施實施前已有蛋品、動物性油脂輸入紀錄的輸出國家,在原已輸入範圍內,不用申請系統性查核,而是新增的國家或品項才需要申請系統性查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