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在線11月14日報道,近期,韓國爆發自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1500多個市民團體在首爾市中心舉行大規模集會,譴責「親信干政」事件,要求總統朴槿惠辭職。

負責調查朴槿惠「親信干政門」的特別調查本部相關人士13日透露,檢方認為最遲應在15日或16日調查朴槿惠,並且調查方式為「面對面」,而且檢方已經將相關內容轉達給青瓦台方面,調查場所則需要檢方與青瓦台協商後確定。

是否對朴槿惠直接調查,現在韓國還沒有定論。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韓國研究專家王俊生對記者表示,目前檢方沒有進一步的詳細信息出來,所以很多細節需要調查結果出來之後才能判斷。

有分析認為,檢方調查主要是弄清楚朴槿惠是否參與崔順實兩大財團的成立及資金籌措,以及朴槿惠在向崔順實泄露青瓦台文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

朴槿惠

「因為『親信干政門』事件是韓國內政問題,對於韓國國內來說是非常大的政治醜聞,這個醜聞甚至超越政府,韓國國內對於外國的報道也比較敏感」,王俊生說到,因此對於此事件的評論一定要注意很多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在韓國檢方沒有正式結論之前,我們不要給韓國下結論,所以應該就事論事。『親信干政門』事態發展到什麼地步,包括反映出什麼特點,以及此事件對中韓關係、外交局勢等等,這些應該成為關注的重點」。

王俊生表示,目前檢方還是在調查過程中,所以很多細節還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就是朴槿惠本人在崔順實事件上介入非常深。崔順實事件剛浮出水面的時候,朴槿惠本人和青瓦台都是堅決否認,聲稱與此事沒有任何關聯。但是,已被拘捕的前青瓦台首席秘書安鍾范承認「按照朴槿惠的指使,逼大集團捐款」,所以通過很多方面都證明在財團成立時,朴槿惠可能在幕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可能有直接的指示。

崔順實

「朴槿惠在Kir財團上的介入程度以及怎麼介入的,這個還在調查,是目前警察調查的重點」,王俊生說到,「另外,在崔順實批閱的這些文件中,其實也可以推測,如果沒有朴槿惠本人同意,青瓦台的這些文件不可能、也不敢交給崔順實。」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王俊生認為朴槿惠的政治前途可能會有三種情形出現。

第一,朴槿惠仍然是總統,主管外交和國防,她把內政的很多權利移交總理。但隨著調查深入,韓國人發現朴槿惠本人在整個事件上介入的程度非常深,同時在任命總理上,朴槿惠與各方也沒有進行充分協調,所以現在各方包括國會和反對黨在內都不再堅持這個解決方案,都在反對這個方案。

第二,就是朴槿惠本人還是總統但是沒有實際權力,她只是名義上的總統,把權力移交給「舉國中立內閣」。「舉國中立內閣」由執政黨、反對黨、青瓦台和總理共同組成,實際上總統沒有任何權力了。「舉國中立內閣」是反對黨和國會強烈要求成立的,但是從目前情形來看朴槿惠也不願意接受,目前還在鬥爭。

第三,朴槿惠遭遇下台或者彈劾。在崔順實事件開始之初這種可能性是最小的,但從目前趨勢來看,這種可能性也在增大。

王俊生指出,在總理任命問題上,其實任命總理是誰都不是問題,主要是誰任命的。「從目前狀況來看,朴槿惠已經失去了公信力,所以她現在再來任命國家總理,大家就不會接受,這就導致朴槿惠任命的金秉准總理被否決了」,「其實金秉准本人的水平還是非常高的」,王俊生強調說。

「現在韓國國會正在協調,由國會來任命總理。但是國會任命又引來一些新問題,就是在野黨之間開始爭奪總理的推舉人,包括推舉出來之後,總理又有多大權力等等,這些鬥爭都比較激烈。同時,執政黨內部也現在也在分野、調整,目前走向都不太明朗,現在都處於關鍵時刻」,王俊生最後表示。

(文/趙春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