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蕩,頗有奇氣。

然而現在的人曬旅遊,曬美食,很多都是一種虛榮心,裝裝裝而已,對於旅遊中的歷史、人文,全然漠不關心,就是爲了各種拍照,這是多麼扯淡,多麼荒唐。

平心而論,目前的旅遊,消費主義成分更大,消費主義的符號異化,不僅不是享受,更多的時候是排斥享受的,因爲享受可以自娛自樂,而旅遊,拍照,曬自拍,這明顯屬於一種社會語言,而這種社會語言直接體現了資本的等級制。說白了,就有炫富,就是沉迷於金錢主義和拜金主義。

有人問,消費主義有什麼錯?其實消費主義錯大了。下面這7個就是消費主義惹的禍:

1,消費主義導致對生活細節的過分追求,導致嚴重的家庭矛盾。

有多少家庭因爲過度消費而變形,而分崩離析。沒實力買車,結果買了,沒實力買名牌,結果透支信用卡買了。哎,不說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很多家庭的破裂看似因爲感情,因爲人,其實這些背後都是源於消費主義,它纔是最大的元兇。

2,消費主義對人造成異化,讓自由形同虛設。

在消費主義引領下,人的生活只有買買買,也只有通過消費才能獲取點可憐又可笑的滿足和幸福感。其實,這時人已經異化了,變爲了一個物質的奴隸,一個受物質控制的慾望者。

3,消費主義的過度消費,導致拜金主義盛行,在拜金主義氛圍下,社會氣氛極其敗壞,甚至誘導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嚴重影響社會公正。

很多腐敗,以及其他社會問題,歸根結底在於我們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認爲只有金錢纔是萬能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包括人的情感,尊嚴和價值等等。在這種理念的推動下,金錢壓倒了一切,人是渺小和低賤的,高貴和偉大的只有錢錢錢。

4,消費主義的過度消費,給家庭造成嚴重的經濟壓力。

很多家庭,包括有孩子或沒孩子的,一旦陷入過度消費的泥潭,就無法自拔。下個月的工資還沒發,還不知道能拿多少提成,這個月已經把這些錢透支掉了,現代人的身體和心靈同樣如此,都處於一種焦慮、過度緊張、過度崇尚享樂的不安狀態。當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家庭和人也就到了危險的邊緣。不是自殺,就是跑路。

5,消費主義只能給人暫時的快樂,卻無法給人永恆的幸福,一旦刺激停止,空虛的虛無感就會席捲而來,只能進行更大程度的消費,其作用宛如吸毒。

現代社會物質極度豐富,好玩刺激的太多,誘惑和引誘人犯罪的東西太多,唯有我們的心靈和精神卻遲遲不前,貧瘠又孱弱。

叔本華說過,一個慾望的滿足之後,接踵而至的將是另一個更大的慾望,但這些都滿足之後,我們所留下的只有無邊的空虛和無聊,是無盡的痛苦和失落。我們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園,回不到自己的初心。

6,消費主義的本質是透支未來的消費潛力,因此長期下去,必然導致社會的全面危機。

房地產號稱國民的最大消費體系,還有一些事關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如果像個人一樣,也是提前透支消費,用未來的錢過現在的所謂的“好日子”,那一旦資金鍊斷裂,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到時失業、工業危機、經濟危機將會不可避免。

7,消費主義,導致全社會庸俗化,娛樂化,低智商化,民衆理性程度大幅度下降,嚴重影響民主的質量,和民衆的公民意識。

如果你是個時代的警惕者,稍微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沉迷於消費的那些人羣,在庸俗化和娛樂化的同時,正變得令人感到很惋惜的低智商化,他們很少培養自我的獨立思考和求新向上的能力,可貴的懷疑精神,偉大的探索意志,宏遠的理想和志向,似乎跟他們都不沾邊。

在消費主義的大環境中,他們的生活看似奢華,其實極度潰爛、虛榮,完全失去了自由和民主的真正含義,更別談時代賦予他們的使命和責任擔當了。

8,消費主義把對物質的過度佔有和無限消費作爲人生的最高追求。

消費主義把對物質的過度佔有和無限消費作爲人生的最高追求,除此以外,再無其他可以值得奉獻和付出的了。這一迷霧完全模糊了人們的價值觀,扭曲了我們對世界和人的正確認識,稀釋了我們對社會中那些富有情懷事物的關照。

君不見,有些女大學生,還未畢業就開始貸款,爲了買蘋果手機,竟然不惜出賣自己的肉體,裸貸這個詞也是源於過度的透支消費。這些妙齡美顏的女孩,豈不知,這一步一旦走出,就永遠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哲學詩畫在此想問的是,你除了消費,要名牌,要虛榮和慾望,要人前顯貴,還有其他帶有生命質感的追求嗎?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