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逃出孤兒院”《約定的夢幻島》,男主角a對男主角b提出質疑時表示“你們現在是在造泥船,大家都會死的”,小天使男主角b回答:“泥也能燒成盤子的吧,泥船不一定就會沉。”此時,一起看番的朋友反應過來:

“欸是啊,泥是可以變成盤子的哦。”

“對呀,不然怎麼叫‘入泥’。”

“!!!”(恍然大悟)

從原材料來看,無論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盤、碗、杯,還是觀賞性更強的瓶,做陶藝一定要用到泥土。

泥土是如何來的?它從原始的太陽星雲而來,15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誕生了各種元素,成爲了宇宙的塵埃:星團出現,有了星星、地球,泥土纔跟我們慢慢接近。神話中盤古開天闢地之時那些重而濁的東西沉下去變成了地,而人不過是女媧用泥摻了水捏出來的。陶瓷最早在人的生活中負擔的功能就是容器,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說,古猿人進化成能直立行走的原始人,解放出雙手纔有製作工具的可能,才能讓手和泥巴接觸。

當我們探索了這些起源,再談起器物來就更有意思。一些隨處可見的原材料、一門上手容易的工藝,就能讓你在短時間內見到創作的成果,領略到最初的美好。但當你從入門走向創作的自由深廣時,陶瓷底蘊的博大、系統的艱深複雜以及製作環節的無窮變數纔會一一呈現:據說陶瓷廢品率有30%,燒壞了的東西也不能自然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哪些產品要被淘汰。面對日復一日的時光消磨,無論是專注於技藝的陶作者,還是親身參與行業變化的見證者,只有融入泥土裏,才能耐得住寂寞,理解創作的各種意趣。

屯之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繪畫專業,讀大三時在甘肅省博物館看到了金代、遼代的瓷器,那些具有強烈表現力的陶土讓他看傻了眼,”那些剔刻的花卉圖案很抽象,陶土充滿力量感和衝擊感,像耕作時被翻起來的土地“。於是畢業之後,他跑到北方小鎮的作坊中從零開始學習做陶。所有的工作從瞭解泥土開始:用傳統的方式從田野裏採土,自然乾燥後將泥土扔到大缸裏過篩,去除雜質,篩成細泥,倒入池子裏,然後將泥團揉成可以印坯用的泥條……在這種重複枯燥的過程中修煉,到最後人對於泥土的感覺,成爲一種本能。技藝成熟後,屯之來到了景德鎮,或許是因爲學藝時期孤獨、茫然的生活,他的陶瓷看起來安靜而內斂,他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最真摯和本質的一面。

黑色梅瓶(屯之作品)

2014年,屯之的第一個展“初相識”在南京和光陶社舉辦,南京的陶藝氛圍其實不算濃厚,但有顧力的和光陶社在,對於本土從事陶藝創作的年輕人來說,已然是一股支撐他們前行的力量。

2016年黃方玲“吾屋”展現場

在顧力心中,人開口,總是要表達什麼,這裏面的關鍵,是有所表達,其次纔是如何表達。牙牙學語的孩童用有限的詞彙和表情就足以叫人懂他們,而長大的過程,豈不是伴着懷疑、丟棄,漸而冷漠、刻薄,甚至就麻木。陶瓷的作者們,不過是拿這個材料,說自己罷了。如果無話可說,陶瓷不能自我成爲故事,赤橙黃綠,輕重厚薄,煙熏火燎,到底是沒有意義。

Open MUJI南京展覽現場

本週,《入泥》作品展到了南京,在Open MUJI爲你呈現了五位80後陶作者的新近作品。展覽的最後一天,《入泥》的作者顧青、與南京頗有淵源的屯之顧力將來到現場,邀請你成爲這場陶瓷文化復興浪潮的見證者。

時間

2019年4月13日(六)

14:00~15:00

地點

Open MUJI 南京

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2號

南京東方福來德2層

主講人

顧青,策展人,資深媒體人,青工作室創始人。多年設計類媒體主編從業經歷,2012年聯合創立“高嶺”陶藝平臺,2016年成立同名工作室。通過展覽、出版物、論壇活動、產品開發等方式,長期關注、探討當代手工藝與設計的結合轉化路徑,擔任各類設計展會顧問,近年先後策劃“你看起來很好吃”“在地好物”“早春二月”“移物換形”“我你上海”等系列主題展。

顧力,二十世紀80年代生人。2010年創辦南京和光陶社,初期經營手工陶藝產品和陶瓷設計品,2013年開始陸續策劃並舉辦國內外陶作家的個展和聯展共計二十餘場。至此,顧力把和光陶社定位成陶藝畫廊。

屯之(張潤),2011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至 2012年學陶於彭城。2012年至 2013年學陶於龍泉。2014年於景德鎮成立個人工作室“屯木社”,在南京舉辦個展“初相識”。2016年在上海舉辦工作室個展“拾放之間”。

名方式

書籍介紹

《入泥》

千年瓷都的新生代陶藝家羣像。

從景德鎮到日本有田,探訪八位青年創作者與六位業界觀察者;從陶社藝廊到茶几餐桌,追尋一段本土生活陶瓷實踐。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