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勵步英語聯合艾瑞正式發布《2016年中國少兒英語學習現狀白皮書》全文,通過對1500多位家長的調查研究,詳細分析當下少兒英語學習現狀,並挖掘出家長及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  2016年起,英語高考改革,實行社會化考試,即採取「一年多考取高分」的機制,同時,新的「外語能力測試體系」將更加註重聽說讀寫譯等綜合技能的提升,這意味著家長需要從更長遠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角度去培養孩子。那麼,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家長對少兒英語學習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亟待解決的痛點在哪裡?日前,勵步英語聯合艾瑞正式發布《2016年中國少兒英語學習現狀白皮書》全文,通過對1500多位家長的調查研究,詳細分析當下少兒英語學習現狀,並挖掘出家長及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  英語學習低齡化成主流態勢  近九成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在5歲以內學習英語  雖然,業內在孩子接觸英語的最佳年齡這個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但是,調查結果表明,87.2%的家長贊同孩子從小(5歲以內)學習英語,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為3-5歲,且傾向於讓孩子更小學習英語。

  研究同時發現,家長期望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要比家長讓孩子學習英語的實際年齡早0.5歲左右,且一線城市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比三四線城市的孩子早1歲左右。這說明,家長已經越來越認可從小培養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且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越發達,這種認可度越高。  語言技巧能力備受青睞  將英語學以致用是家長最大訴求  調查結果表明,現階段家長普遍認為英語是必備的語言工具,無論是升學還是未來的工作,英語將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與傳統的應試思維不同,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性,有高達93.6%的家長認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是口語領先,交際為重。同時,在英語能力排序上,家長最希望孩子獲得的是語言技巧能力。

  調研數據同時顯示,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成為家長衡量學習效果的首要標準,佔比高達69.1%,而常規的能體現英語能力的各類考試和競賽並沒有成為家長的首要評判標準,這也說明家長們的意識由傳統的高分為主逐漸嚮應用為主轉變。即家長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將英語用於實際生活中。  培訓機構是家長首要選擇  線下雖是主流,但線上線下相結合是趨勢  調查結果表明,有63.9%的家長會為孩子選擇英語培訓機構進行學習,其主要原因是家長認為培訓機構更專業更權威,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能力,同時老師的專業性能帶動孩子更好的進行互動,有利於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數據顯示,線上資訊是家長獲取英語學習信息的主要途徑,線下則依靠培訓機構的口碑效應。師資力量及結構成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的首要標準,同時,班型、費用、中外教等都是家長選擇的依據。  雖然,現階段線下仍是少兒英語培訓的主要方式,但從調查結果來看,未來孩子的英語學習形式將會從純線下趨向於向線上線下結合為主的方式轉變,其佔比高達74.1%。

  中國家長之」痛「  少兒英語學習問題叢生,家長和培訓機構需共同努力  拋開家長對於英語培訓機構選擇困難這一點,回歸少兒英語學習的本質,中國家長到底面臨哪些問題?  痛點1:研究發現,無論是哪種學習方式,家長普通擔心的是孩子缺乏英語語境。即使在培訓機構學習的孩子,47.6%的家長最為擔心的也是孩子與老師的互動時間有限。如何延長孩子的英語學習時間,是一直以來困擾家長和培訓機構的主要難題。

  痛點2:43.2%的家長表示,在孩子開始學習英語後,自己對孩子的情況並不能及時或全部了解,這也是導致家長感到無從下手,參與感低的主要原因。

  痛點3: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成果不明顯,是導致孩子英語學習無法長久並取得持續良好效果的根本原因。整體樣本表明,47.3%的孩子在學習中都遇到了機械學習而應用不足的問題,同時,由於英語學習的學習效果不能快速體現,因此學習目標模糊,動力不足也是各年齡段孩子英語學習的主要障礙。  另外,36.6%的家長會因為課程內容不精彩放棄培訓,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如果無法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這個學習過程是無法持續的。

  因此,孩子的英語學習不只局限於課上,要想孩子的學習效果能夠得以沉澱並凸顯,就應該實現課上學習與課下練習的同步,家長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或方法來陪伴或輔導孩子的課下學習,有效延長英語學習時間。同時,培訓機構需要讓家長能隨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開發出更有針對性更有趣的教學內容來吸引孩子,促使孩子在寓學於樂,學以致用。  《2016年中國少兒英語學習現狀白皮書》完整版報告可登陸艾瑞官網(或點擊鏈接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611/2680.shtml)下載查閱。  (本文為艾瑞網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