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

宮崎駿,藤子不二雄和手塚治虫,三大漫畫家,我更喜歡誰?

如果說從認識的年份來說的話,可能藤子不二雄會更加讓我熟悉,因為哆啦a夢陪伴了我很長的時間,比起宮崎駿爺爺的動畫電影,哆啦a夢的各種系列劇,更是我童年的寶藏和回憶。

認識藤子不二雄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有宮崎駿動畫,那時候年齡比較小,每天都是在哆啦a夢與大雄的吵吵鬧鬧中度過,他們也成功地成了陪伴我的好夥伴。

可是就現在來說,感覺宮崎駿爺爺的電影能夠給我帶來的反思和教育意義會更多,而且比起哆啦a夢、大雄他們來說,宮崎駿爺爺筆下的人物會更加的具有美感,景物也是美輪美奐,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各種配樂更是朗朗上口,百聽不厭。

所以就現在來說,我可能會喜歡宮崎駿爺爺的動畫比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夢系列更加多一點,但這並不代表我就不喜歡哆啦a夢,而是說在兩者之間的取捨,我更偏向於宮崎駿爺爺的夢想與夢幻同時俱在,故事內容又各式各樣,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世界觀,還有時代的價值意義。

當然,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也是不能忘懷的,可是在可愛畫風與機械對戰的選擇上,我的內心已漸趨於平穩和柔順,所以,在空閑的時間,我看得更多的還是哆啦a夢與宮崎駿爺爺的電影,在三者之中,我只能也選擇更加喜歡宮崎駿爺爺了。

以上,碎碎念的筱念涼奉上~


在下殺生丸就來說說我的看法。我看了宮崎駿的動漫比較多。藤子不二雄,還有手塚治虫。這兩個人的動漫我都知道,但是我沒怎麼看。

先說一下藤子不二雄吧。他的代表作其實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而且也都看過,但是我只看過幾集,是因為不怎麼喜歡看。那就是多啦a夢。

這部動漫的話,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而且好多女孩兒都比較喜歡哆啦a夢這個角色。不過我並不怎麼看這個動漫。雖然他很暖,也很溫馨。但是我稍微喜歡熱血一點的。他的這個有點孩子氣。所以我不怎麼看。

手塚治虫,比較經典的一個代表作應該是《鐵臂阿童木》。這是他很早之前的作品了。最近完結的一部動漫就是,多羅羅。這部動漫也是他的作品。多羅羅這部動漫的話,前期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到後期卻不怎麼讓人喜歡了。

而宮崎駿的動漫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天空之城。《千與千尋》。空之谷。等等。我看宮崎駿的動漫還是比較多的。

但是並不是因為看得多就喜歡他,而是宮崎駿的動漫確實我比較喜歡。我看他的動漫的時候,還不知道宮崎駿這個人。

那麼你們喜歡哪一個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宮崎駿

他的作品充滿了少時的童真與童趣,感受內心的寧靜與美好,感受著人性的光輝。就比如說《懸崖上的金魚姬》里的波妞和宗介,《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老太太蘇菲和魔法師哈爾,《千與千尋》中的小白和千尋,還有《龍貓》中的姐妹和龍貓等等,不僅僅是經典,也是美好的記憶……

在此情景下,《龍貓》和中文配音版的《千與千尋》在內地上映,《懸崖上的金魚姬》在網上爆紅。

宮崎駿筆下人物生動活潑,令人十分喜愛……


不請自來。


宮崎駿,藤子不二雄和手塚治虫,三大漫畫家你更喜歡誰?

就我個人而言的話,以上這三大漫畫家中,我會更喜歡宮崎駿老爺子,相信和我同為90後的人中,喜歡宮崎駿的人會更多一點吧,因為宮崎駿給大多數90後留下了無法磨滅的記憶。

而藤子·F·不二雄和手塚治虫兩位大師也並不令人討厭,他們也是令人喜愛的漫畫家,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我們沒能領略到更多他們筆下的精彩漫畫(動漫)。

因為他們的成就並不比宮崎駿低:

  • 首先說說藤子·F·不二雄,藤子·F·不二雄是我們90後童年裡的哆啦A夢,他的作品給我留下的記憶也是比較深刻的,但是當時也正是我們國漫繁榮昌盛的時候。

除了《哆啦A夢》以外,還是有許多的其他動漫或者動畫作品一起出現在我的童年中,雖然《哆啦A夢》依然在眾多動漫中脫穎而出,但它留給我的記憶只是一種鶴立雞群的突出,也就是當時表現比較突出的動漫。

  • 然後就是手塚治虫老爺子了,手塚治虫老爺子的作品離我就比較遠了,我記得我是看過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的,但是沒有看過完整的一部《鐵臂阿童木》。

可能是因為《鐵臂阿童木》不是我這種95後的菜吧,當時確實是看了一點《鐵臂阿童木》,但是我的影響並不深刻,縱使手塚治虫有日本漫畫之父、日本動漫之神這樣的響亮稱號。

但是我還是對他知之甚少,所以沒辦法,是我孤陋寡聞了。

  • 最後就是宮崎駿老爺子了,作為這三位漫畫大家中還在人間的他,至今還在為新作辛苦耕耘呢,首先,在這一點上,我就由衷地敬佩他了,其次就是宮崎駿老爺子的作品出現的時機,很微妙。

他的大作《千與千尋》正好是在我剛剛懂事的時候出現的,對於那個年齡的我來說,記憶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很顯然,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出現在我們記憶中的那一刻,就已經深深地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

那是我第一次對動漫有著那麼深刻的記憶,人的第一次都是難忘的,而後來漸漸長大的我,又懂了《千與千尋》中蘊含的一些道理,和那些可以讓我沉思的內容。

所以宮崎駿在我心中種下的這枚種子,已經在我心中生根發芽了,到了現在,已經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所以當樓主列出這三位傳奇漫畫家的時候,我最在意的還是宮崎駿老爺子。

沒錯,不僅是因為《千與千尋》本身的優秀讓我記住了宮崎駿動漫,還因為他的動漫是看過的第一部真真正正的動漫。

這就是我更喜歡宮崎駿的理由,而且他的新作應該也快要問世了,不知道他的新作能否成為一些10後的經典呢,我覺得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喜歡我的回答的小夥伴,可以點個關注點個贊哦~小八會持續給大家帶來優質的動漫資訊~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宮崎駿:

生於1941年1 月5 日,四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們家原本住在東京都文京區,後來二次大戰因戰時疏散,舉家遷往宇都宮市和鹿沼市。住鹿沼市的伯父經營了一家飛機工廠,宮崎駿的父親在那間工廠擔任主管。宮崎駿的母親 是個很嚴格的人,頭腦很聰明。宮崎駿的么弟後來回憶說,他看到《天空之城》中的海盜婆婆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親,雖然長得完全不像,但是個性倒神似。

  宮崎駿小學一到三年級都在宇都宮市的小學就讀,後來他們搬回東京,便轉到東京的學校讀書。1947年的時候,宮崎駿的母親患了結核病,在床上整整躺了九年。從《龍貓》這部電影中就可以看到宮崎駿一家的這段灰暗日子的影子。

  1958年,日本影史上第一部長篇彩色電影動畫《白蛇傳》(東映動畫製作)上映了,還是高三學生的宮崎駿迷上了這部片子,原本就喜愛漫畫的他開始對動畫產生興趣。宮崎駿從前就喜歡塗塗畫畫一些軍艦、飛機之類的東西,不過不太會畫人,他也曾立志要當一名漫畫家。

  高中畢業之後,宮崎駿進入東京學習院大學就讀,主修政治經濟學。1963年,宮崎駿從大學畢業了,進入東映動畫工作。第一部參與制作的作品是東映在同年12月的劇場動畫《Wanwan忠臣藏》。緊接著宮崎駿參加了東映首次製作的第一部TV動畫──《狼少年ken》。

  當時他提出的一些企劃常常不被採用,但是宮崎駿還是堅持著他的理想。看了俄國動畫片《雪之女王》之後,宮崎駿心中的創作火焰更為旺盛了,他後來這樣回憶道:「我看到了動畫的製作是何其慎重且值得珍惜的事業....動畫是一個如此純粹、素樸,又可讓我們貫穿想像力來表現的藝術....它的力量不會輸給詩、小說或戲劇等其他藝術形式。」

  1964年,宮崎駿當上東映動畫勞工協會的秘書長,當時高田勛是該協會的副主席(據說宮崎駿是社會主義者)。那年宮崎駿開始和他的同事太田朱美小姐約會。1965年秋,宮崎駿自願幫忙高(火田)勛導演的《太陽王子》的製作小組,擔任場面設計及原畫。同年十月,宮崎駿和太田朱美小姐結婚了,1967年一月他們有了第一個兒子。《太陽王子》在1968年上映後,宮崎駿和他的太太一起參加《穿長靴的貓》的製作。隔年,兩人又一起參加製作《空飛buyulei船》。1969年四月,第二個兒子也出生了。

  1971年,宮崎駿離開東映動畫,和高(火田)勛、小田部羊一等人一起進入「A-Pro」工作。1973年,他和高田勛兩人合作的動畫《Panda》上映了,這部作品中宮崎駿一人身兼四個職務─原案、腳本、場面設計、原畫,個人風格有頗大的發揮。六月的時候,宮崎駿、高(火田)勛和小田部羊一離開「A-Pro」,加入「Zuiyo Picture」。七月,宮崎駿到瑞士去拍外景,尋找他的下一部作品《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的靈感,在這部作品中他擔任場面設計及畫面構成。1975年,他又到義大利和阿根廷拍外景,準備製作《尋母三千里》,

  宮崎駿小時候就開始畫漫畫並崇拜漫畫泰斗手塚治虫,但在後來的創作過程中,他發現他畫的只是手冢的仿造品,無論怎麼努力,也突破不了這一桎梏。所以,宮崎駿批評手冢的漫畫破壞了日本動漫畫業的發展。

  很多人認為宮崎駿在製作了《幽靈公主》後便要退休,並不在製作動畫片了,事實上,宮崎駿的身體的確不能再導演一部電影了,他自己曾說,干動畫電影的導演這一活簡直是嘔心瀝血,所以由於身體的問題他不能在親自執導一些諸如《幽靈公主》的大製作了,而且也可以給年青人們提供機會。但這並不等於他會放棄動畫製作的工作,宮崎駿也可以參與一些動畫製作中不太累人的活,例如編劇、人物設定等。

藤子·F·不二雄:

(公元1933年12月1日—公元1996年9月23日),日本男性漫畫家,小學館的代表漫畫家之一,代表作《Q太郎》《哆啦A夢》《奇天烈大百科》。本名藤本弘,出生於日本富山縣的高岡市,畢業於富山縣立高岡工藝高等學校電氣科。[1]曾經長期與另一位著名日本漫畫家安孫子素雄(筆名藤子不二雄A)以藤子不二雄作為共用的筆名,先後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下畫了十多年,並未造成太大熱潮,直至實際上可以算是兩個人最後的合作《Q太郎》。[2]1947年受到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啟發,立志成為兒童漫畫家。 1964年憑《Q太郎》一炮走紅,從此奠定了他在日本漫畫界的重要地位,而他的代表作《哆啦A夢》更掀起了無法抵擋的旋風,成為了成千上萬兒童心目中永恆的經典。[3]1993年,為了紀念藤本弘的成就,在日本的高岡市建成了「哆啦A夢散步道」。

手塚治虫:

在他的一生中,有45年的光陰獻給了動漫事業。就如他所畫的《火鳥》那不死般精神一樣,給後世留下了不滅的影響。而報紙、雜誌均大篇幅對他的文化價值之貢獻給予評價。並有《一億人的手塚治虫》、《我的手塚治虫》、《手塚治虫的世界》等50多種專書的追念。

手塚治虫的創作量驚人。其漫畫能流傳後世仍有所影響,最主要是漫畫作品中那些帶有人性的哲學思想。他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所以重視「生命」和「心靈」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給後世的啟示。

中國情緣

手塚治虫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手冢在青少年的時候,曾經看過萬氏兄弟製作的《鐵扇公主》,因為受這部作品的影響而下決心從事動畫片的製作,二十多年前手冢首次訪問中國,特意拜會了一向崇敬的萬籟明前輩。手冢生前最後的動畫作品就是《我的孫悟空》。1988年在上海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動畫節,手塚治虫擔任大會審查委員的工作,手冢當時已經得了胃癌。

希望能幫助樓樓


想到哆啦A夢果然還是更喜歡不二雄多一點


手塚治虫先生是漫畫之父,可以說不二雄先生和宮崎駿老師是他的徒子徒孫


宮崎駿宮崎駿吧,因為我只認識他??


宮崎駿的動漫畫面很唯美!


手塚治虫。因為他的世界觀很強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