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年人連續3次測量肱動脈血壓均在12/8kPa(90/60mmHg)以下,就是低血壓。

低血壓有許多種類,急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排尿性低血壓、飯後低血壓、癥狀低血壓、藥物性低血壓、高山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體質性低血壓等。

瞌睡多,有可能與低血壓有關。不過,題目沒有言及睡眠質量和其他癥狀,因而不易是哪一類型。

一般來講,體質性低血壓的確會相對的瞌睡多一點。體質性低血壓,與體質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可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輕度低血壓無癥狀。但實際上,絕對無癥狀者極少,這都是因為患者對低血壓有了耐受,加上多種因素掩蓋,低血壓癥狀易被忽略。

從中醫角度講,可以導致瞌睡多的低血壓,主要是因中氣下陷造成的。

中氣下陷者,症見頭暈目眩,遇動遇勞則甚,甚則眼曚仆倒,神疲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治宜補脾益氣,昇陽舉陷。臨床常用藥為補中益氣丸。

余者,尚有濕困中焦、氣陰兩虛、腎陰不足、心腎陽虛等情況,但這一類低血壓患者通常眠差甚至失眠。若瞌睡多,睡眠質量又很差,可以向這方向考慮。

但若睡眠質量不差,瞌睡又多的話,還要看瞌睡的規律。正常情況下,由於皮質醇分泌的降低,下午16點以後瞌睡較多,有可能是受低血壓影響,但不會有規律性。而且,低血壓瞌睡多,是夜越深越困,晚22點至凌晨2點基本處於非睡不可的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提問者在晚間還能比較正常地活動,尤其是挺到晚22點還不睡覺的話,就應該與低血壓無關,那麼平時瞌睡多純粹是因為太懶了而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