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健康產業佈局中,武漢市將成爲一塊實力不容小覷的拼圖。

4月8日,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以下簡稱健博會)在武漢市開幕。千億資本涌入,59個項目現場簽約,武漢市正在努力構建世界級大健康產業集羣。

與之攜手的合作伙伴之一是泰康保險集團(以下簡稱泰康)。在此次健博會上,泰康宣佈與武漢市政府共同成立200億人民幣規模的“武漢大健康產業基金”,並在武漢建設大健康產業園區。

武漢謀局世界級大健康產業集羣的背後,凸顯的是泰康的“健康中國夢”。

政府與資本合力

近年來,泰康多渠道實踐大健康戰略。談及之所以將健博會選在武漢市舉行,泰康創始人、CEO陳東昇有着一番思考。在個人情感方面,陳東昇祖籍湖北省天門市,畢業於武漢大學,一份家鄉情懷,使得陳東昇希望能夠將大健康產業資源引入武漢市。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產業發展形勢下,陳東昇看準了武漢市的地理優勢。

“健博會不是說把人招來熱鬧一下就完了,最核心的是能夠把健康產業引到武漢。”爲實踐這一承諾,泰康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健康界獲悉,泰康與武漢市政府將分別出資150億和50億元人民幣,成立200億規模的“武漢大健康產業基金”,用於鼓勵和帶動大健康企業發展落戶武漢,在基因工程藥物、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及智慧醫療等特色領域形成武漢大健康產業集羣。

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CEO陳東昇

泰康副總裁兼泰康健投首席執行官劉挺軍表示,醫藥、醫療設備等領域創新型企業極可能獲得基金青睞。武漢大健康產業基金首期募集100億元人民幣,交由泰康健康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採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爲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長期持續的資金支持,優先投資位於武漢或者有意在武漢設立機構的大健康產業企業,通過基金投資後的專業管理提升被投企業的規模和效能。

除此之外,泰康還與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選址建設泰康大健康產業園。據泰康介紹,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約200億元人民幣,重點圍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和健康養老三大領域,爲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和高成長型企業提供研發創新、市場轉化、人才建設、城市配套和投融資等多環節的服務。

目前,武漢市政府將發展大健康產業作爲城市發展戰略之一。在健博會開幕式上,武漢市政府部門領導在發言中承諾,武漢市將從政策體系方面爲大健康產業創造寬鬆的發展氛圍,降低准入標準,深化醫藥等領域審批改革。

可以預見,政府與資本的合力,將共同助力武漢大健康產業崛起。

透視武漢佈局

在陳東昇看來,繼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一體化、長三角一體化之後,接下來長江中部經濟帶也將崛起,武漢將發展得更快。

而在此之前,泰康已經在武漢市謀篇佈局。包括領先成立由國內大型保險企業發起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泰康在線,建立泰康車險湖北服務中心、互聯網金融實驗室;建設由泰康與同濟醫院合作的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打造武漢領先的持續照護醫養社區泰康之家楚園及其配套康復醫院……

養老社區是泰康的傳統優勢項目。2015年,泰康與武漢市政府簽署協議,在此建設泰康之家楚園養老社區,全面建成後將爲武漢老年人提供逾1700戶養老單元。泰康養老社區被認爲“價格高企”,在楚園即將開業之際,劉挺軍特別強調,打造高品質養老社區是泰康的目標,但並不等同於“高價格”。劉挺軍舉例解釋道,楚園最小的房間一個月五千多元,“幾乎與老人居家養老成本差不多。”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是泰康在武漢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又一佳作。作爲武漢市重點招商引資民生項目,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由泰康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下稱同濟醫院)聯手打造,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建設標準,規劃牀位1600張,定位於爲泰康保險客戶、武漢市民及周邊人羣提供醫療服務。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簡介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工作人員告訴健康界,目前,醫院已經招聘了200多位醫務人員,在同濟醫院參加輪轉培訓,待醫院於今年10月份開業之後,能夠立即投入到臨牀工作中。作爲一家社會辦醫療機構,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是否會相對較高?工作人員表示,醫院還在全面研究中,但泰康保險投保人能夠享受價格優惠。

其實,武漢並不缺乏優質醫療資源,域內擁有43家三甲醫院,而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如何與之“競爭”?劉挺軍表示,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的定位不是爲了與公立醫院競爭,而是與之形成互補。

泰康建設綜合醫院也“另有初衷”:綜合醫院將與泰康健保通等保險產品、泰康拜博口腔等專科醫院形成醫療網絡,探索“支付+服務”一體化體系,提高患者體驗的同時,控制醫療服務成本。

打造“支付+服務”體系

武漢佈局僅僅是泰康實現“健康夢”的一個縮影,對於發展大健康展業,泰康早已明確了“支付+服務”、科技引領等路徑。

在大健康發展理念下,陳東昇認爲,保險應承擔起支付體系的引領作用。“作爲大健康生態的支付入口,保險在大健康領域將發揮核心樞紐作用。從產業集中度而言,保險和醫院是大健康領域集中度最高的產業,也是巨頭雲集之所在,險企發揮引領作用是必然的。”

打造“支付+服務”體系,泰康希望能夠把美國“凱撒模式”借鑑到中國,將保險與實體醫養服務相結合,佈局大健康產業。例如,泰康在北上廣等15個重點城市完成的養老社區佈局,實現了將保險產品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泰康控股拜博口腔之後,開發口腔保險產品,將專科醫療服務與商業保險相結合……

事實上,泰康不僅在系統內部探索“支付方式改革”,還以參與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方式,參與到大病保險、基本醫保經辦、社保補充商業健康保險等支付改革中。

泰康參與基本醫保經辦

2017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此後,泰康便開始了基本醫保經辦工作。目前,泰康在陝西銅川、遼寧瀋陽等10多個地市參與基本醫保經辦工作,探索總額預算管理下的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在諮詢服務、制度設計、系統建設、效果評估等方面爲當地醫保部門提供服務。

科技助力大健康佈局

在科技助力下,泰康的大健康產業佈局得到前所未有的延伸。近年來,泰康在保險服務、醫療服務、養老服務等方面極爲注重科技創新。在此次健博會上,泰康及其子公司展區更是將其科技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泰康在線武漢金融實驗室研發的智能客服機器人,被視爲行業內率先採取人機合作模式的客服機器人,1秒可服務8000人,滿足客戶7x24小時即時服務需求。據統計,該智能客服機器人2018年共完成152萬次在線會話,提升服務效率的同時,將回復準確率提高至 99.9%。

泰康的醫保智能審覈監管系統同樣領先。泰康工作人員告訴健康界,該系統在某市上線後,智能審覈出高套分值疑似違規病例350餘條,疑似違規總費用600多萬元;分解住院疑似違規病例3000餘條,疑似違規總費用7000多萬元;診治方式選擇錯誤疑似違規病例數560餘條,疑似違規總費用700多萬元;限醫院級別違規用藥疑似違規病例7500餘條,疑似違規費用80多萬元。

在泰康養老社區展區,各種科技創新產品引得參觀者駐足。監測到老人跌倒便能自動報警的視頻系統、可在養老社區陪伴老人的療愈機器人、提供智慧護理服務的牀椅一體機、監測老人健康指標的各種可穿戴設備……

療愈機器人

從科技引領到服務助力,再到支付撬動,泰康大健康戰艦已經起航。正如陳東昇所言,隨着我國邁入後工業化時代,其重點就是要解決好醫療、教育、娛樂、養老等問題,“‘健康中國’就是最大的民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