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寂靜地生活 宗教 第1張

文:俄色桑吉

學佛以後,每年都會利用假期去扎西持林。相信很多人也應該和我一樣。

今年在扎西持林住了近一個月,如果說與往年有什麼不同,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回時間安排得太緊張了。說到這,可能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都不相信。再怎麼緊張,扎西持林能有城市中的生活節奏快?其實有時候還真的是這樣。

就拿大多數師兄參加過的金剛薩埵法會為例吧:早上五點,開始每天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金剛薩埵百字明的早共修。上午的法會有兩座共修,每座兩個小時。下午也是兩座共修,每座也要兩個小時。

另外,因為堪布可能會為大家授予灌頂,灌頂後守持密乘戒非常重要,所以每天晚上,法師還會為我們傳講密乘戒。等到下課,已經是深夜。

這樣算來,修行的時間,好像真的比一般人的工作時間要長。

如果因為懈怠不去參加共修,在這樣的氛圍裏,會讓人心裡有一種做錯了什麼事情的“負罪感”。共修的地點一般在文殊殿,我住在文殊殿的二層,師兄們共修的念經聲會傳上來,所以我在偷懶的時候,“負罪感”就更深。念經聲就像一口熱鍋,我就像熱鍋上的那隻螞蟻。

想要治療這種“負罪感”其實也沒別的方法,盡量參加共修就是了。特別是一天共修圓滿的時候,心中感受到的那份清涼,也是無法言表,就像人們常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個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這期間,不用說閑聊和遊逛,就是轉山,或是轉繞扎西持林的裝有430億遍觀音菩薩心咒的大轉經筒,都要見縫插針地找時間。

下山了,還在回家的路上就開始想:這一個月自己的表現還不錯,現在終於可以休息休息,讓自己好好喘口氣了。就像一個做生意掙了些錢的人,覺得好像已經有資本不用再像以前那樣辛苦勞作一樣。可沒想到的是,這一喘氣,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個月過去了。

不久前,請到了菩提洲網站新近出版的書——《今生最美的際遇》。這本書收集了網站佛子心語欄目的部分文章。其中有一篇是自己在多年前寫的佛子心語《吃尤豬的獅子》。文章記述了自己在病後的感受,最後還引用了“明明白白一條路,萬萬千千不肯修”“傾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這些古德名言激勵自己。

回頭看看,這麼多年過去,同樣的一個人,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再想想下山時自己的那些想法,讓人有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着實可笑!

“扎西持林,是蓮師語加持的聖地。蓮師曾經說過,在聖地修行一天,比在其他地方修行一年的功德還大。你們是為瞭解脫才來到這裏的,所以不要經常說一些綺語,做那些無意義的事。要好好參加共修,有時間的時候,也可以轉山和轉繞轉經筒。”

這是剛到扎西持林的時候上師的開示。現在想來,再對照自己回到漢地的表現,好像明白了上師話中的隱意,好像明白了今年山上的時間為什麼是這樣的安排。

我想,明年扎西持林的安排可能會更緊張。

寫到這,不知怎的,好像有些期盼那種緊張,期盼那種緊張後的清涼。

文章轉自菩提洲網站——佛子心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