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14年高考,重慶理科考生,總分750,高考定的目標分數是600分,結果成績出來的時候剛好600,高一本線86分,挺開心和滿足的,三年的辛苦沒有白費。不,也不是三年,從小學算起的話,是十二年“寒窗苦讀”哈哈,其實小時候學習還是挺輕鬆和開心的,到初三和高中才覺得比較辛苦。

填志願的時候問了高中老師和家裏人的意見,最後報了重慶大學,雖然重大在重慶的招生並沒有任何優惠,不過現在完全不後悔,可以說是做的很棒的一個決定了!因爲生在重慶,長在重慶,其實還沒來過重慶主城區,在重慶上大學,可以飽覽這裏的長江嘉陵江,體驗這裏的爬坡上坎,眺望這裏的高樓林立,這裏就是生我養我育我的重慶啊。

網友二:

作爲2015年遼寧考生,當年第一次選用全國二卷,第一次遇見高考改革,第一次高三高考高一高二不放假,因爲我們作爲黑山的第一屆考生使用了360全方位無死角監控。那次考試經歷了很多很多的第一次。那也是我的第一次高考。

那一幕幕就像在昨天,查成績是我同學幫我查的,因爲我不敢……當時語文93,數學100,英語104,理綜180總分477,當年遼寧理科一本線500,二本線425(沒記錯的話)。看到成績很失望,每次班級聚會都不敢去,直到現在。

現在我是遼寧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5級護理學專業的一名普通學生,在這裏我可能很渣,但我認真,我可能什麼都不會,但我也能認真完成好老師交代的每一項任務。

網友三:

我女兒2011年高考成績569分,當年黑龍江考生總數是20.6萬,考上一本的(理科一本線551)有一萬九千多名,她這個成績只能上末流一本,因爲孩子喜歡當老師,又擅長學英語(高考138分),第一志願報了哈師大的英語教育專業第二志願想選個比較好的二本所以報了上海立信,當年哈師大的英語教育專業最低錄取分是560。

女兒如願進入哈師大,儘管哈師大在黑龍江不算什麼好大學,但孩子還算爭氣四年大學得了一次一等二次二等獎學金,2015年12月和七臺河教育局簽約,現在在七臺河一普通高中任英語老師。

網友四:

我們高考的那年是98年,本人高考分數546分,當年山東的本科錄取分數線爲625分,我順利的落榜了。按照現在的分數至少應該能過二本線吧!我們那一代的人,初中考高中時就很難,分數要求很高,到了高考就更難,我記得我們一個班裏最後上了本科的好像就3個人,上了專科的不到10個人。

那個時候,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農村孩子來說上大學真的是改變人生命運的唯一途徑!好多同學選擇了復讀,現在跟老同學聊起復讀的那段一年,他們都覺得那時候真的是瘋了,每天6點準時起牀,6點半準時到教室背課文6,中午站着吃飯,最多用20分鐘,吃完就回到教室,接着做題,做試卷,晚上11點半睡覺。我沒有去選擇復讀,而是選擇了參加工作,進了工廠做臨時工,感覺還是沒有學歷不行,就通過成人高考,自學拿到了一張專科學歷。

網友五:

我是江西2015年高考文科考生,當時考了542分,高一本線14分。因爲國家級貧困縣原因,報的是國家專項,可以報好幾所大學,最後錄取了第三志願陝西師範大學,現在於陝西師範大學就讀。

那年畢業,6月8號考完的晚上,班上聚餐,我們同學們彼此暢談,喝了啤酒和飲料。因爲是第二次高考,那晚聚餐的時候,流下了感動的感謝的淚水,感動的是復讀的時候有一羣志同道合的同學和朋友的陪伴,感謝的是家人、老師、朋友的鼓勵和支持,感謝的是自己的堅持不放棄,直至高考結束。

網友六:

13年高考,550分,一本線535,超過重點線15分,被某石油大學某邊緣專業錄取,由於不喜歡這個專業,大一過的渾渾噩噩,大二的時候比較幸運地轉到了主專業,由於石油價格比較好,認爲轉了專業以後工作就穩了,於是又渾渾噩噩地過了一年,然後油價暴跌。

本科畢業的時候也沒正心找工作,考取了本校本專業的研究生,現在研一,打算以後讀博士,繼續從事測井行業。人生最奇妙的不是心想事成,而是陰差陽錯。凡事盡人事聽天命就好。

最後:

高考英語最重要,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大學生的社羣(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衆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