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吃魚丸的地方還蠻多的,魚丸這道菜,在大武漢也算是大菜了。在武漢市郊的黃陂區,還有湯遜湖,都是魚丸聚集地。武漢市區內,也有很多專門吃魚丸的店子。必須得先說一聲,武漢人吃的魚丸和廣東魚丸,和一般超市啊淘寶啊出售的下火鍋的魚丸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先曬個圖,武漢版的魚丸長這個:

這樣的魚丸外表雪白,做它步驟其實沒有多繁瑣,但絕對也能算是個技術活。以前老輩們精於廚藝的還能在家做做,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會做了。我雖然會,但也只能算是勉強會,做的不算精,這一答,算是拋磚引玉吧,希望能跟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做出更好的魚丸。

【魚丸】做法

需要的材料:首先是魚(武漢人做魚丸一般都選活的大個頭的草魚現殺了來做。個頭大肉厚價格便宜,肉的質感也白亮好看),再來就是一些雞蛋清,白鬍椒粉,蔥薑末和鹽,有的人還會放些澱粉進去降低成本,我做的時侯都是自家吃,澱粉就省了。

我這裡用的草魚重5斤,用了2個雞蛋的蛋清,其它胡椒粉,蔥姜鹽之類隨自個口味放就好。

再來是做法:

1.先把草魚片去掉魚骨魚頭,片掉大刺,只留如圖這樣的魚身肉。(就是做水煮魚時片魚片的那塊肉)

2.把魚身平鋪在菜板上,用菜刀從左到右刮出魚茸,注意是刮哈,這樣魚刺不會碎,刮出魚刺時就順手把它剔掉就好。一直刮,直到只剩魚皮。

3.再把魚茸用刀剁碎,剁得越碎越好,裝進大盆里,加入蛋清,蔥薑末,鹽,白鬍椒粉用手朝一個方向使勁攪打,如果覺得干就再加點清水,水的量要自己控制,憑手感決定,魚肉要攪到Q彈油亮有光澤的如圖裡這樣的漿糊狀,這個量我加了三四湯匙的清水,供參考。(不確定狀態的話,可以拿碗清水測試一下。用打好的魚茸擠出一顆魚丸進清水碗里,如果可以浮在水面就說打好了,要是浮不起來,就繼續攪打)

4.等魚茸打到狀態後,燒一鍋清水,水溫40-50度左中時轉小火,用手和勺子配合著擠出魚丸下鍋,中火煮熟即可。

以上,魚丸就做好了,你也試試~


都不記得沒有有回答過類似問題了,說一個蘇式的。淡水魚做魚丸,最好用白魚,其次是草魚,青魚因為肥,出肉率不高而不被採用。要省一點,清湯魚丸選用去頭的鱅魚肉。

蘇州食諺「青魚尾巴花鰱頭」是指魚身最肥腴的部位,俗稱「活肉」。鱅魚即花鰱,取去頭鱅魚1000克洗凈,去脊骨及尾鰭取兩片肉,放入冰箱冷藏1小時;魚皮向下放砧板上,用刀背將魚肉敲剁成茸,用刀刃將魚茸刮下,剁刮交替。魚身中間紅色的魚肉,會影響魚丸的口感和味道,應剔除;用刀背將刮下的魚茸反覆剁爛,直至用手指分辨不出魚茸的細小顆粒;將魚茸浸泡在冰水中30分鐘,用單層紗布過濾掉水份;魚茸放入盆中,加蔥姜水去腥增香,按每百克魚茸3%入鹽,一順打上勁,待魚茸黏性十足,粘在手上手指張開不掉落時,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取出後放20克香油拌勻。香油用蔥姜在色拉油中熬制而成,香油的目的是改善口感以及在製作魚丸時魚茸不沾手;另取一冷水鍋,左手抓魚茸,將魚茸從虎口處擠壓出球形,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作鏟,從左手虎口處鏟下,輕輕移至水面上,縮食指和無名指,使魚丸自然從中指尖垂下,做到家的魚丸一定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全部完成後,將鍋移至灶上點火,待水面有小水泡時用鏟將魚丸翻身,見水欲開時加冷水,反覆三次,魚丸即定型成熟;將魚丸入雞湯中燒開,調味撒上蔥花及胡椒粉即可。如無雞湯,則可煮魚濃湯替代,臨起前加蔥花和胡椒粉,再加一調羹豬油。

做魚丸,魚肉的細膩程度至關重要,坊間盛傳白魚最佳,草魚其次,鰱魚更次。也有新派廚師在鰱魚茸中鑲入細膩的墨魚茸,增加魚丸彈性,改善口感。魚丸軟糯、細膩、滑爽,稍有彈韌感,這可到了白魚丸的境界。


市面上各種各樣的魚丸到處都是

包心魚丸 芝士魚丸 香菜魚丸 什麼魚丸都有

但是自己做的魚丸才是食材最實在 無添加劑 最樸實 最好吃的

其實魚丸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做

只不過是需要耐心的

因為每一步都不能偷懶 不然會很影響口感的

下面就是怎樣做魚丸啦~

請看!

把魚去頭 身體對切一半

這裡用的是青衣魚 做魚丸 草魚 青衣魚 馬鮫魚這些魚都是可以的

去魚骨

去紅肉

切條放好

用流動的水沖成發白(這樣是為了讓魚丸的成色更好看 更白凈 也是為了去除更多的腥味)

蔥拍扁切段 姜拍扁切片 放入清水中

蔥姜水裡放入料酒備用

分次加入蔥姜水攪打成泥

紗布疊兩層後倒入魚肉

擠出細膩的魚蓉

分次加鹽

順時鐘攪動魚肉上勁

攪至蓬鬆發白且有粘性

用虎口擠出魚丸 冷水下鍋

開小火溫水慢煮

大功告成啦~做好了之後 什麼炸魚丸啊魚丸湯啊 或者是簡單粗暴的麻辣燙

都是可以的 所以建議一次性多做一點 可以放進冷藏室冷凍 短時間內不會壞

解凍之後依然很鮮美 這樣比較省事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做魚丸是需要硬功夫,千萬馬虎不得!最好是選擇海產馬膠魚,先將魚去掉腸肚和裡面帶血的臟物,然後兩邊的肉刎下來,用勺子把魚肉刮乾淨,魚皮一點都不能混進去,然後用刀背剁成泥漿,用鹽粉,雞精,白糖(這些都必須要適量),放進魚漿一起用力反覆翻打,再加些地瓜粉(地瓜粉先用清水攪和一下)進去用力翻打打到魚漿感覺有彈力,再用左手抓從虎口一粒一粒的溜出來。然後燒好開水一個一個的放在鍋里滾,中間不要關火,等丸子熟了浮起來了就好了。


做包心魚丸是福建人。


食材

鮁魚500克

橄欖油適量

鹽適量

澱粉適量

姜適量

蔥適量

雞蛋清適量

製作時間:30分鐘-1小時

步驟

1

鮁魚處理乾淨後,片成兩片,去掉大骨和刺,用刀把魚肉慢慢的刮下來。

2

刮下來的魚肉加適量的薑末,水,鹽

3

放入攪拌機打成魚泥(這一步可以用刀剁成蓉,也可以用擀麵仗捶打成泥)

4

打好的魚泥

5

雞蛋清充分打發後

6

分兩次加入魚泥

7

其間根據魚泥的稀稠度適量加入水,每加一次,用筷子往一個方向死勁攪動,使魚肉泡漲起勁,然後加入澱粉調勻,待魚泥上勁後

8

可以倒入一些橄欖油

9

攪拌均勻,這樣魚泥就做好了

10

冷水下鍋,開最小火

11

然後慢慢的用手擠出一個一個的丸子,溫水下鍋

12

小火慢慢的煮,煮一後,打掉表面上的浮沫

13

煮至魚丸浮起即成。


怎樣取魚肉刮茸又省略了。一,魚茸應加少量五花肉碎(十分之一左右。)不加也行。二,加入蔥姜水。極少量料酒(去腥。千萬別多,多了不鮮),加入一兩個純蛋青,少量澱粉和鹽、香油、雞精,可加入少量碎梨或馬蹄碎。三,千萬別用機器攪,用手抓、攪、摔上勁兒即可。關健了:水燒大開了,打成最小火,不讓開水沸騰了。再把丸子一個個擠入熱水中,燙熟的。切記不是煮熟的。丸子膨脹並從鍋底浮上來,就0K了。鮮嫩滑。到位了,可放入冷水中浸泡存放於冰箱中。湯的味道事先調好和事後勾兌都行。老人、青年、兒童食之有利健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