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張大奕的公司如涵上市了,結果股價跌到現在

之前張大奕準備赴美IPO的時候,本多還特地說過這件事兒。

當時我的預測是不會成功,結果啪啪打臉。

但上市後股價暴跌30%,看來美股投資人和本多一樣,並不太看好“中國網紅第一股”。

瞭解本多的都知道本多不是職業黑,也從不覺得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所以想理智的跟大家聊聊,爲什麼她們不行。

一、有些中國消費者不太行

別看有些中國人可以把國外奢侈品店買到空,但這樣的始終是少數,大部分中國人還是很窮。

拼多多和趣頭條的崛起就是證明窮人佔大多數的最好例子。

但窮不是問題,問題是有些窮人超級喜歡鑽空子

開過淘寶店的人應該都知道淘寶是一個極其偏向買家的平臺,每一個店鋪都得有7天無理由退貨。

於是就有很多人買衣服穿到第七天,再選擇退回去,只要衣服沒有弄壞或者搞得特別髒,商家就沒有辦法拒收。

更“聰明”一點的人再買個運費險或者買送運費險的產品,也就是說一件衣服穿一週你只用花幾塊錢甚至不花錢。

消費者是爽了,佔便宜了,可叫苦不迭的是商家,來回郵費和負責收貨、重新熨燙包裝的人工費遠不止2塊。

這就是爲什麼她們賬面數字驚人,雙11動輒賣十幾個億,實際利潤卻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高的原因。

除了這幫“聰明”的用戶外,平臺還要和商家分一杯羹,我們現在在淘寶上看到的每一個推薦位,都是商家需要花錢換來的。

也就是說,不交費你根本別想在這個平臺上挖掘流量進行用戶裂變,這也是本多一直想開淘寶卻沒有開起來的原因。

因爲現在想要做好一家淘寶店,除非是外部流量的客戶轉化能特別成功且持續發力,否則沒有一個專業的淘寶運營花錢花精力去做是很難把店弄大的。

在張大奕的身後,如涵還有100多位像她這樣的女孩子,她們淘寶店的利潤在平臺和那羣用戶面前可以說幾乎爲0,有的甚至還是負數

因此如涵的利潤基本都是靠幾位頭部網紅撐起來的,張大奕甚至還佔到了50%,如果換我是資本家,我願意爲張大奕買單。

但要爲了張大奕,照單收下後面的末位網紅們,我可不願意!

二、光靠張大奕不太行

很多人說張大奕是中國的Kylie Jenner,兩人都是網紅起家,靠C端變現賺得上億資產。

但跟Kylie相比,張大奕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美元與人民幣的貨幣價值和一個面向國內一個面向全球社交軟件的輻射量奠定了兩人不同。

這是現階段無法改變的情況,在此,不計入討論範圍內,假設兩人在同等的條件下,張大奕到底差在哪呢?

首先是商品的利潤轉化,美妝產品基本用了就不能退,除非是運送途中出現壓壞磨損。

而淘寶店的衣服是可以7天無理由退掉的。雖然不知道退貨的具體數目是多少,但跟美妝肯定是沒辦法比的。

其次是帶貨發力點薄弱,Kylie賣貨一家子人幫忙宣傳,而張大奕只有自己一個人。

當Kylie面臨着Rihanna和Youtube網紅的美妝產品衝擊時,能與姐姐、老媽、閨蜜做聯名系列,把消費者的注意力再拽回自己的手裏。

加上整個家族都很紅,真人秀Talk秀、花邊新聞、家族八卦不斷,無形中能幫Kylie刷存在感,從而引申至產品。

反觀張大奕,由於她是公司的利潤保證,所以很多資源都傾斜在她的身上,導致同公司的100多位網紅,沒有一個能像Kylie姐姐那樣做到有效的抱團聯動。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說,Kylie的姐姐都是紅了十幾年的,怎麼可能相提並論,這就是我要說的最後一個大問題:張大奕身後的網紅太死板。

張大奕最近一次聯動是“口紅一哥”李佳琦一起直播,十秒種賣出了一萬隻洗面奶,拋開產品、利潤和粉絲量級來講,這是一次媲美Kylie&Kim的有效聯動。

那爲什麼公司簽約100多個紅人,張大奕連10次聯動都搞不了呢?問題就在於公司的孵化

如涵是一個做服裝產業鏈起家的公司,14年開始運營紅人IP帶貨,也由於它靠服裝起家,導致簽約的所有人都是爲了賣衣服。

前面也說了公司的資源都傾斜在了張大奕身上,張大奕不去的活動給後面的網紅,張大奕不要的版型給後面網紅,張大奕不用的攝影師和運營給後面網紅。

這樣孵化出來的網紅又怎麼能超越張大奕呢?

大家都是在淘寶微博靠抽獎轉發起量去做轉化,每個人都穿着衣服擺着同樣的笑臉,一個模版裏弄出來的實屬無趣。

沒有在娛樂圈混出熱度轉型的,也沒有在時尚圈沉澱風格轉型的,沒有豐富有趣人設,也沒有對時尚與穿衣風格的獨特見解。

大家都在一個領域中,在同一個流量池裏搶流量,這就是爲什麼張大奕公司的這些網紅難以補益到她,甚至是超越過她。

三、紅利期或許近在眼前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說到過,任何一個超級網紅都是背靠時代崛起的,時代將你推向高處,同樣也會讓你跌下神壇。

回顧如涵與張大奕的崛起,則是抓住了完美抓住了電商崛起和中國人口紅利。(電商大家有興趣,本多再與大家詳談,在這裏只說一下人口紅利)

如涵大部分的產品都是針對年紀較輕的女孩子,但隨着生育壓力日益變大,00後的數量會少於90後,10後又會少於00後。

這個市場會隨着人口增長的放緩而逐步收縮

至於曾經爲張大奕銷量做貢獻的女孩會隨着時間的成長,對衣服的要求不再是風格大於質量

不管這些女孩長大後有沒有富起來,單憑年齡也會讓她們寧願只買一件幾千塊錢但是很有檔次質感的大衣,也不會花同等的錢去買十套網紅淘寶店的衣服。

除了市場收縮,如涵的注意力也正在被搶散

因爲如涵的成功沒有什麼祕訣,它不是高新科技,也沒什麼不可替代的技術,就是網紅帶貨加服裝打板

於是,你也打板,我也打板,Zara打板,哥弟打板,大家都在打板,對於願意買打板的人來說,選擇多了

而不願意買打板的人會隨着對時尚的瞭解越發抵制這些網紅店,他們懂得尊重設計師的勞動成果,懂得尊重知識產權。

大家對張大奕打板CPB洗面奶的態度就足以證明,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挺抗拒網紅打板的作風。

一邊是競爭對手逐漸變多,一邊是消費者的意識覺醒對如涵的產品產生牴觸。

如涵是否還能用舊模式延續輝煌,在這裏還是一個問號。

最後,我相信如涵也知道自己的困境所在,不然也不會再被摘牌後,狂籤KOL再度流血上市。

但如何扭轉當下的困境和自己的口碑還是得看如涵的本事了。

其實我覺得張大奕其實沒有必要上市,悶聲賺大錢不就是人生贏家嗎?

不過我還是非常佩服她和她團隊赴美上市的勇氣,不管是爲了名利也好,還是爲了公司的發展也罷。

即便全網羣嘲如涵網紅們的臉千篇一律,賣的東西不僅抄襲還質量差。

但她始終是第一個去美國敲鐘的網紅,無論她們有多少問題,我仍衷心的祝願她們能夠找準方向,在股市裏站穩腳跟

因爲她們代表的是中國,她們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網紅的商業價值,也激勵了後面的人去朝着更好的目標前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