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過去,

我們或許應該見一見。

在這一年最後一周的最後一個周六,

晚七點,

約個新一年的早聚吧~

接頭暗號是「未完成」,

帶上一個你不得不在當下終止,

但仍期待未來重啟的願望。

一起去「未完成」的背面看一看,

那些我們承受不起的愛、

無法戰勝的現實、

和害怕不夠好的自己。

小聚將以「知識分享+傾訴對談」的形式展開,

但丁長詩《新生》為引子,

用「戛然而止的愛」、

「自省的雙重結構」、

「環形未來」,

三個部分來介紹《新生》,

並結合主題串聯起大家的故事。

關於《新生》

你們在愛神的花徑中涉險之人, 請看看自己的周遭,我想知道 自己是否與你們遭逢相似,我祈禱; 僅僅乞求保留自己的言語。——但丁《新生》

但丁·阿利蓋里(1265-1321)是義大利走出中世紀的迷霧,走向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先驅。如果把他的著作《神曲》比作一次重拾人的理性與「自由意志」的幻游巨構,那《新生》可以算是他在現世與詩的世界之間覓得通路的初探。

其實《新生》這首詩不難,用散文連綴31首詩的結構形式,帶著那麼點自我解構的現代感,但要弄明白卻不容易,他既是在寫愛的失去,也是在逼自己一步步從私密的痛苦循環里濾凈自我,精進詩才。蘊含了一個創作思維轉變的核心歷程——怎樣從內部情感和自我的私人神話,轉變為具有更深廣視野的公共史詩?這是《新生》至於但丁的終極意義,也是他時隔20多年後寫作《神曲》的精神指引。

如何參加?

想來參加的朋友????

可以發送「姓名+郵箱地址+出生年月日」留言給「未完成俱樂部」

聚會的邀請信息將在12月29日(周六)前兩天回復

期待聽到你的聲音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