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華 編輯/劉樂樂

開春伊始,以優愛騰爲代表的視頻網站繼去年如火如荼的分賬網劇網大的熱鬧局面,向整個行業吹來了一陣陣讓人心裏發癢的春風——分賬網劇、網大分賬金額越來越高,對比院線影院的“倒春寒”,線上影視世界要比線下來得更加讓人感到影視的春天即將走進行業。隨着前不久優酷公佈網劇合作白皮書,分賬制度成爲打破傳統網劇合作模式,從to B的售賣思路轉向更加to C的生產思維,隨着分賬模式走向成熟,製作方與平臺將共享無限大的會員經濟帶來的豐厚利益。

隨着分賬制度的成熟,視頻網站則希望更多的介入製作環節,從而爭取更多的的話語權,促進內容的提升和持續產出。製作方也希望能從平臺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保證穩定的收入,愛奇藝雲騰計劃和優酷HAO計劃應運而生。

然而,在一年多後的今天,麻辣派旗下的捕娛快訊記者卻發現,相當多的項目仍然推進緩慢,甚至停滯。

分賬制度愈發成熟,

資本驅動影視內容向視頻網站聚攏

從今年愛奇藝、優酷的分賬金額來看,確實出現了一個小高潮。比如愛奇藝網大2月份分賬中,《濟公之降龍有悔》和《齊天大聖之大鬧天宮》分別以1523萬和1474萬雄踞票房榜的前兩位,這雖然與去年的《靈魂擺渡黃泉》、《陳翔六點半之鐵頭無敵》等年度票房冠亞軍無法相比,但比去年11月前兩名的《妖狐蘇妲己》、《大明平妖傳》可憐的628萬和397萬以及今年1月《好漢三個半》)(691萬)、《開封降魔記》(647萬)明顯高了一個檔次,也是自去年10月前兩名破千萬後又一次“雙破千”。

愛奇藝網絡劇的分賬也呈現節節攀升的態勢,《絕世千金》2月23日收官,創造上線4天破千萬、27天分賬3000萬的成績,總分賬更是突破3500萬,即便是2017年現象級分賬網劇《花間提壺方大廚》兩年分賬總和7200萬,如果能夠有當時的影響力,《絕世千金》勢必將打破這一記錄。

優酷方面,網大是其主要分賬的視頻內容,較之去年《大蛇》、《萬妖之城》高達5000萬和4000萬的年度分賬,今年2月份有《唐伯虎點秋香2019》、《東海龍棺》、《齊天大聖之火焰山》、《興風作浪》等四部影片超過千萬級分賬,雖然並沒有創造新的歷史,但這個成績還是讓人看到分賬模式可觀的經濟效益。

日趨成熟的分賬模式是以龐大的會員基數作爲支撐,愛奇藝會員數已超過8000萬,優酷會員數字也應該在7000-8000萬的區間,爲了留存會員和拉新,視頻網站必然會從內容上投入重金,而優質內容也會隨會員數的增加而體現在分賬金額上,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從這種商業模式上看,分賬制度勢必成爲主流形式。

一場美好的“姻緣”難掩影視行業殘酷的現實

自從去年上半年,優酷、愛奇藝分別推出以自身文學作品爲主的兩個計劃,初衷在於打通源頭到成品的每個環節,掌控整個平臺長視頻內容的質量。因爲可以背靠財大氣粗平臺的“大腿”,大小製作單位紛紛被吸引而來,看中的就是日益壯大的視頻網站和龐大的會員羣體。一時間招標、定標如火如荼地舉辦了一期又一期。

截止目前,愛奇藝雲騰計劃共定標5批,網絡劇96部、網大134部;優酷HAO計劃舉辦8期,定標網大42部(含1部公示後撤標)。從數量上甚至超過了愛奇藝、優酷年度重點影片的數量。

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部分網劇、網大陸續登陸各平臺,而其播放和收益成績遠遠超過其他獨播劇集和單片。比如愛奇藝網劇《等到煙暖雨收》上線一週分賬突破千萬,《醫妃難囚》超過《等到煙暖雨收》,創造最快破千萬記錄,網大《神龍訣之千年靈狐》僅三天就以246萬分賬榮登1月份票房榜的第七名;優酷網大《錦衣神探》作爲HAO計劃第一批試水的影片,在上映二週後,殺入2月票房榜,分賬金額達到316萬。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以兩個計劃爲依託的影片已經具備了與重點影片相抗衡的實力,其經濟效益可以預期,商業模式趨於成熟。但是在勁爆的數據背後卻難掩一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事實——相當多的項目仍然推進緩慢,甚至停滯。

經過捕娛快訊記者初步梳理,愛奇藝雲騰計劃,中標網劇96部,上線影片只有6部,已經進入拍攝、後期的影片有13部,處於開發階段的是77部;中標網大134部,上線10部,開機、後期26部,98部仍處於未開機狀態。優酷HAO計劃的41部(除去退標的1部),上線及準備上線的2部、明確處於後期階段的2部,這些影片全部是第一期中標項目,剩下的第一期的以及之後中標項目均在開發階段。

兩個計劃總影片中處於開發階段的212部影片,佔到了影片總數的78%,上線的18部影片,只佔到了不到7%。從這個數字上來看,確實有些差強人意。

而所謂的開發階段往往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撰寫劇本、演員籌備、資金籌集等前期的準備工作,另一個意思便是籌備着籌備着就沒了,經歷過項目夭折的影視內行都清楚,絕大部分的項目都是死在開發階段。

雖然說運作項目需要時間,特別是像網絡劇這樣的長劇集,經常會籌備一至兩年的時間才能開機,但像網大這樣斷則一個半小時、長至二個小時的影片,如果硬硬去比照大咖院線電影的操作流程未免有些爲自己找理由之嫌。

現在就斷言大部分影片將胎死腹中顯然是不恰當的,但它卻反映出目前影視行業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內容與資本之間的微妙關係和融資難的現狀。

融錢難、支出大,

網絡影視並不是影視寒冬的避風港

網絡影視在高歌猛進幾年後,製作費用也水漲船高,網大已達百萬、網劇已達千萬級別。這就不得不面對目前影視行業的痛點——融資難。平臺賦予的優厚條件是在成片之後,而製作的費用仍然需要片方籌集,在熱錢消退、投資更加理性的背景下,即便是有視頻平臺加持,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拿到一大筆錢,這可能就是大部分項目仍在開發階段的原因。

如果爲了成片而削減預算,必然會造成平臺對成片的評級,直接影響收益,所以片方不得不面對兩難的境地,既要保證質量又要面對高額的費用,如果資金遲遲不到位,項目只能無限期的處於開發階段。

好內容是不會因爲經濟的低迷而被淹沒的,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究竟內容和金錢的關係。比如《流浪星球》,在國內科幻題材屢屢受挫的情況下,仍不忘初心纔有今天的輝煌,執着、專注做好自己最擅長的內容,纔是產生爆款的原因。過分講究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內容本身很可能撿了玉米丟了棒子。

應該清楚的明白,在優愛騰動輒幾十億的虧損下,它們也不可能不計成本投入,只有好的內容纔會讓平臺掏得出真金白銀。網絡影視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影視行業度過這一段時間的艱難期,但更需要影視人自己努力尋找過冬的方法,而不是依靠外來的力量。

我們也沒有必要非要用時間來衡量雲騰計劃、HAO計劃,畢竟給大家多一點兒時間並不是一件壞事,好東西是需要時間打磨的,而越是精品則更需要時間和用時間去驗證它的質量。相信當好片越來越多的時候,觀衆們最終會用自己的手指去回報影視人的努力和用心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