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2018年是房地產政策調控之年,個人住房貸款的調控也與國家宏觀調控密切相關,房貸利率的漲跌牽動着購房者的神經,住房按揭貸款的情況也值得關注。

近期,上市銀行陸續披露了2018年年報,記者統計了六大行中關於個人住房貸款的新增額度及佔比,發現六大行新增貸款5.13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額度2.53萬億,幾乎佔據了新增貸款的半壁江山。不過,六大行在年報中也提到了,2018年,響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支持自住性購房融資需求。

如果六大行不是金融支柱企業,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公佈年報,那樓市裏的好多事情就混沌多了。有幸的是,公衆可以通過房地產類上市公司的年報獲得貸款融資的情況,現在又通過六大行的年報,兩兩比對,非常有說服力。確確實實是流向樓市,並且一半是貸給了個人。

那些購房者是如何突破二套首付高比例的重重堡壘,拿到貸款的?裏面大有文章。所謂的支持自住性購房融資需求,可作爲相當正確的官宣。民間的六個錢包,主流有六大銀行,樓市不火可真有點說不過去。

每一次降息降準,儘管必須首先提醒並非針對房地產,但又有哪一次不是十分精準地流向房地產呢?實體經濟需要扶持,但實體經濟也要講升級換代,講投資回報,講供給側改革,新的消費需求,比如旅遊度假,休閒農業,養生健康,當然需要鼓勵,扶持,但最終仍然需要靠市場化競爭,僅僅靠補貼減免不是長遠之計,也不可能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房地產雖然備受爭議,但背後連着城鎮化、都市圈、城市羣以及交通、能源、汽車、家電、家居、建材、甚至教育、醫療、等等領域的發展,這是客觀存在的。

從這個角度看,房貸兇猛有點標題黨了,只要是房價沒被大幅度地炒作拉臺,成交量與成交面積的放大對於城市而言並非壞事,恰恰是大好事。否則,那些拼命搶人才送戶口的城市難道是吃飽了撐的?

房貸兇猛,中國人對於買房的熱情還散發到海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加入了赴日買房大潮,超強購買力引發日本媒體關注。日本NHK電視臺在專題節目《中國熱錢買下東京》中介紹:八成客戶沒來日本看過房,直接購入,有的客戶則直接買一棟樓。

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情由獨鍾,當然是聽說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老話的。日本媒體的報道出口轉內銷傳回到國內,不知又讓多少人生髮出沒來由的自大來。就像這麼多年來一直沒誤讀的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一樣。80年代初,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當時東京的地價相當於整個美國土地價格的四倍。後來,美國和日本發生貿易爭端,美國逼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然後就是日元急速升值,資產價格泡沫破滅。

中國熱錢橫掃全球早已不是新聞,其中一個原因是被普遍詬病的國內投資渠道不暢投資品種質優者稀少以及政策層面的諸多限制。而這種怪現象,又與二十多年前的“賣掉東京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何其相似。不過,想要說明的是,內地的投資市場特別是房地產市場並沒有那麼不堪,美國,日本,歐洲乃至全球的市場也並非那麼黃金遍地。再說,日本早已是深度老齡化國度,在那裏的未來,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房產,那些不看房直接購入的中國豪客們,不知是從哪裏判斷出來市場機會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八成NHK在造謠吧。看着中國內地春節後地產陽春來襲,海外投資者轉戰國內市場倒可能性更大些。這個時候,反向操作一把,讓日本上上熱搜,也算一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