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是一位感情豐富,命運多舛的一流言情作家。

瓊瑤的初戀情懷。

瓊瑤上高中時,戀上了自己的國文老師蔣仁。蔣仁年輕,帥氣,風度翩翩。蔣仁已婚,比瓊瑤大25歲。師生戀在那個年代不被社會所接納。蔣被學校開除。瓊瑤的父母得知和老師的戀情,被關在家。瓊瑤曾三次自殺都未成功。可見瓊瑤是一個真性情的女人。

瓊瑤兩次高考失敗,後專心去寫作。

第二次婚姻,和馬森慶相遇。可謂才子佳人。馬文筆好,瓊瑤又喜歡寫作。因共同愛好,兩人走在一起。瓊瑤在文學上漸漸嶄露頭角,作品經常發表,馬生嫉妒之心。於是離婚。

第三次婚姻,和平鑫濤結緣。64年,瓊瑤的第一部小說《窗外》,在平鑫濤的幫助下,得以在皇冠雜誌成功發表。

平鑫濤有自己的家庭,老婆叫林婉珍,三個子女。瓊瑤心情不好時,平鑫濤經常開車帶瓊瑤散心。後來,瓊瑤出了車禍,平鑫濤骨折。倆人為了愛情出生入死。瓊瑤想離開平鑫濤,為了挽留瓊瑤,平鑫濤搞了8年離婚持久戰。終於1979年5月9日,二人在台北修成了婚姻的正果。瓊瑤在感情上真正有了歸宿。

瓊瑤的三次自殺,三次感情,可謂人生曲折不平。正是這不尋常的愛情經歷,成就了她的文學作品。瓊瑤的小說大都是唯美式的愛情。一種愛情的自我陶醉,但是結局都是悲慘。或許這與她的情感經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瓊瑤創作達到高峰。一生著作頗豐。小說《還珠格格》,《梅花三弄》,《在水一方》,《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煙雨濛濛》等等在社會上引起共鳴。後來,因平鑫濤的幫助,大部分小說改編成電視劇。

當年《還珠格格》,《梅花三弄》等電視劇在大陸非常火爆。

平鑫濤走了,瓊瑤撰文祭夫,句句真情,字字涕泣。情真義切,文筆優美。一生坎坷愛情之路成就了一位著名的言情作家。


瓊瑤是位特別有天賦的言情作家,她抓住了機會,沒有辜負自己的天賦,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批演員,同時,給我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童年回憶。

01

為什麼說瓊瑤是有天賦的作家呢?

《還珠格格》大家都知道,但是有誰知道這部小說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嗎?

據說,大陸剛對台灣開放,瓊瑤阿姨到北京公主墳一日游,回去就創作出了影響幾代人的《還珠格格》。

牛不牛?厲害不厲害?

要是現在的我們去公主墳,最多就拍個照,發個定位,朋友圈打個卡,完事兒。

可是人家瓊瑤阿姨就創造了奇蹟。

我覺得她是特別有天賦的人,天生就是要當作家的料。

02

瓊瑤阿姨自出生後,就開始成都、衡陽、重慶、上海、台灣等地流轉,像沒有根的浮萍,不知道下一秒會漂在哪裡。

年少時顛沛流離的生活磨練了她,也成就了她。

《窗外》中愛上自己的老師,作文極好但數學極差,高考幾度失敗等等,都是瓊瑤真實人生的寫照。

《窗外》一炮打響,瓊瑤躋身於知名作家。

瓊瑤阿姨的寫作功底從小就開始展現出來,她喜歡看書,喜歡寫作,她喜歡的剛好也成就了她。

何其幸運!

03

瓊瑤阿姨更幸運的是,遇到了知己,遇到了伯樂,遇到了愛人。

平鑫濤先生就是這個知己,這個伯樂,這個愛人,

二人未在一起之前,都有過一段婚姻。平先生是遇到瓊瑤後,愛上瓊瑤後,才和前妻離得婚。

不管瓊瑤是不是所謂的小三,但是在和平先生的婚姻里,二人是恩愛的,是彼此成就的,在一起的時光里,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在熱愛的領域裡,做自己擅長喜歡的事,有自己愛的人惺惺相惜,瓊瑤阿姨不愧人生贏家。


讀初中的時候,流行小說界就有一句名言:男生讀金庸,女生讀瓊瑤。

小編是個男的,所以喜歡讀金庸,還靠胡謅瞎扯金庸小說掙了一點零花小錢。但是瓊瑤的小說也讀過,就是窗外。

窗外描述的是一個女高中生愛上自己語文老師的故事。語文老師清貧,孤傲,出口成章,家裡還有一隻粗鄙寡味的母老虎,一切因素疊加,很容易引起情竇初開的少女聖母心泛濫。男人有四種,一等男人讓女人衝動,二等男人讓女人心動,三等男人讓女人感動,四等男人讓女人無動。像這種只會胡謅幾首歪詩的窮屌絲老師,就是讓女人感動的對象。後來的結局當然很狗血,女生中途輟學,很早就走上社會,成了一個風韻少婦。老師被開除出教師隊伍,一下老了十歲,滿頭白髮,家也沒了。

總體而言,瓊瑤可以稱得上是言情小說的鼻祖,廟堂級大師。我說的是僅限於言情小說領域。什麼叫言情小說?就是這本小說除了言「情」其餘不發一言。什麼工作職場生活孩子油鹽醬醋統統給情讓路,情字當頭,魔擋殺魔,佛擋殺佛。許多人都質疑,難道瓊瑤小說中的主人公都是神仙嗎,每天就是男纏女怨的戲碼上演,就沒個正經事做做?是有錢不會花還是遊戲不好玩?其實這正是言情小說的魅力所在。

就如金庸的武俠小說,一言不合就開打,拳頭硬的是英雄。如果你糾結說,當時難道沒有國法嗎,殺人難道不用償命嗎,好漢們每天不用掙錢嗎,喝酒吃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那你就走錯片場了,看點別的最好。

其實瓊瑤和金庸一樣,都是時代的產物,屬於現象級作家。七零後八零後兩代人的記憶,九零後零零後就不看他們的作品了。我的女票就是九零後的,沒看過瓊瑤一本書,連瓊瑤是幹啥的都不大了解。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民國」經由影視作品展現給世人的形象非常值得玩味。在內地的影視作品中,那是個萬惡的舊社會,天空陰霾,氣氛肅殺,給人一種冰冷殘酷的感覺;在瓊瑤的影視作品中,那是個明媚浪漫的社會,春光明艷,單純美好,才子佳人們奮不顧身地談著戀愛,給人一種無憂不慮的感覺。為何同一個時代,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面光影呢?瓊瑤,在近現代中國文壇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獨特存在呢?下面,筆者就全面談談自己對於「瓊瑤」的看法。

首先,介紹瓊瑤和她的家族。瓊瑤,原名陳喆,生於1938年。在1949年,也就是她11歲時,隨父親陳致平遷居台灣。由此可以推知兩點:其一是瓊瑤離開大陸時年紀太小,對於「民國」(本文所謂「民國」,特指1949年之前的民國)的記憶是朦朧的,很多的光影記憶更可能來自於長輩們的回憶;其二是瓊瑤家庭背景不簡單,那時候有能力拖家帶口跟著蔣公去台灣的,好歹也算是個人才。

誠然,其父陳致平是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在大陸時期就任教過同濟大學。其祖父陳墨西更是資歷深厚,此人早年留學日本,結識孫中山先生,為同盟會元老,後來還參加過辛亥革命、討袁護國運動、北伐戰爭等歷次重要革命活動。其先祖陳維之,進士出身,同治年間任江西省九江知府,相當於九江市長!因此,瓊瑤顯然是來自於士紳階層,這使得她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文化水平和審美素養都很高。更令人嘆服的是,她早在1947年,即僅僅9歲時,就已經在《大公報》發表了人生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想想我們9歲時在幹嘛?所以說瓊瑤的的確確從小就是個情感豐富、想像豐富、文筆優美的「才女」!

其次,淺談瓊瑤所處的士紳階層和她的愛情觀。其實,「士紳」本來是個褒義詞,只有那些讀書入仕或者家大業大、有頭有臉的紳士,才能算得上「士紳」。在過去的中國,社會的精英人才並不是像現代社會一樣,出人頭地後就一直留在城市居住,在城市退休,在城市死去。那時傳統家族觀念還比較重,故土難離,即使你在京城做了省部級高官或者在城市賺了大錢,老了以後一般還是要回歸鄉土,落葉歸根的。而這些精英人才返鄉後,總不能閑著吧,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甚至權勢和影響力比當地的父母官都大,所以鄉土社會的秩序,主要就是靠這些人的家族來負責管理和維繫的。

比如,我們在瓊瑤的《婉君》、《青青河邊草》等作品中,都可以發現故事主要是在某個士紳家族管控的一方鄉土的背景下展開的。裡面必然會存在一個「老爺」,相當於當地的「頭狼」,負責管理當地的秩序。比如出現偷情、未婚先孕、不孝不悌等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老爺就會出面管理。除此之外,士紳家族還掌握了當地主要的生產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因此,在那個時代,如果出身在士紳階層,就意味著物質生活基本不用操心。所以劇中那些少爺小姐們,精神生活就格外豐富,愛就愛他個天翻地覆、轟轟烈烈。因此,這種家族的背景影響了瓊瑤的愛情觀,從瓊瑤的作品和她個人的感情史來看,瓊瑤的愛情觀很正,相信真、善、美,所以她筆下的人物、故事都是純愛美好的感覺,這種真摯的愛情觀曾經感染了幾代人。

給你講一個我身邊的關於瓊瑤的真實故事:我高一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曾在上課時給我們說,他自己年輕時特別喜歡瓊瑤的小說和孟庭葦的歌曲,那都是非常美好的作品,甚至曾經讓他的精神深陷於其中而無法自拔。然後過了幾年,我大學放假回家和高中同學聚會,一個高一同學告訴我,我們的那個班主任,辭職離開學校了,聽說是跟一個女孩相愛了,於是在40歲左右的年紀拋下妻子、辭去工作,私奔了!聽完這個事情,我一點也不驚訝,因為我知道,他的愛情觀就是和瓊瑤筆下的故事那樣,純粹、美好、任性。

總的來說,我覺得瓊瑤的愛情觀里的「真、善、美」,是最打動人的地方。不像現在的人,談個戀愛,瞻前顧後,互相猜忌,完全沒了愛情的純美感,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那波年輕人相比,猥瑣多了,懦弱多了。

最後,重點分析瓊瑤在近現代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其一是作品橫跨「民國」和「台灣民國」兩個大時代,更難能可貴的是將「民國」美好的一面展現了出來,雖然這一面基本屬於士紳階層的,但是畢竟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另一種色彩。其二是作品影響深遠,從七十年代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啟蒙了他們的「愛情觀」,因此瓊瑤堪稱是「上世紀中國當之無愧的戀愛教主」。其三是她不僅寫作,還和老公開辦影視公司,並且做大做強,既充分保護了「瓊瑤」大IP的所有版權,又能夠自己拍出完全符合原著風格和本旨的優秀作品,瓊瑤真可謂女強人、多面手!其四是她不僅會寫小說,還是優秀的女詞人。瓊瑤影視劇除了劇情本身,還創作出了無數經典原創好歌,令人百聽不厭。其五是獨具慧眼,挑選並捧紅了那麼多優秀的演員:如林青霞、秦漢、陳德容、劉德凱、馬景濤等等,為娛樂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的來說,瓊瑤是近代中國了不起的文學家、填詞人、影視製作人、出品人,影響力與金庸老先生不相伯仲。


就瓊瑤的小說來講,我非常不喜歡,但是她的才華卻不可否認。而且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高產言情作家。

有人說她的小說都是三角戀,她本人就是小三上位。對她的非議也很多。

但是我想說,她雖說是公眾人物,但是真的離我們很遙遠,她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我們不可能那麼清楚。

只能說人無完人。如果說她是小三,但是她如果一生只愛她所選的那個人,而沒有朝三暮四,那麼她也算一個好女人,起碼她忠於她的感情。

她在結婚之後,也沒有依附丈夫的成就,而且一直在努力做自已,努力讓自已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人們提起她的時候知道她是瓊瑤,而不是平鑫濤的夫人。相反,我們都是先知道瓊瑤,才知道平鑫濤。

由此可見,我們沒有理由去苛求她做一個完美的女人。


瓊瑤的世界。

初讀,讓女孩子沉浸於才子佳人,唯美,情濃意迷的境地。

不知對錯,不知世態,只知為愛獻身,在所不辭。

有見識的媽媽是嚴令女兒不許看她書的,

迷亂心智的電視劇曾風行大陸。

男女主角老了,粉絲們老了,教母也老了。

而瓊瑤一直活在她幻想的情感世界。

文壇上,與張愛玲比,瓊瑤份量很低,但掙的都是女孩錢,女人淚。

現在她的作品和影劇都成了昨日黃花。


瓊瑤的小說相信大家都讀過,但想了解她,這些遠遠不夠。我曾看過她的自傳式的文章,還有一本紀實體遊記〖大陸故鄉行〗。我覺得這兩本書才真正窺視到了她的內心。

她不是她小說里的主人公。相反,她的童年少年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國殤時代,可謂命途多舛!她的苦難從來都埋在心裡,她不是一個靠販賣自己苦難來支撐寫作的人。這一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她也是一個剛烈理性的人。她書里的浪漫纏綿悱惻都不屬於她。這一點,從鬧得池沸沸揚揚的拔管事件就可見其不乏柔情的理性。總之,這是一個奇女子。


謝邀請。

說到瓊瑤,一定會有愛情,她的作品無論是影視還是小說,對我們這一代都影響巨大,尤其小說,那一定得是在被窩裡打著電筒都要看的一類的,新鮮好奇而如醉如痴,那可真是我們這一代女性的愛情啟蒙教科書!

所以,看她的作品會「中毒」很深的,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女孩,很容易就被裡面」高大上「的愛情所吸引,自覺不自覺地在腦海中創造出一個理想的伴侶來,以為那個「白馬王子」,終會款款走進你的生活,以為披上婚紗就會一愛永逸一生一世,但現實中,愛從來都不容易,理想的伴侶也確實不存在的。這也正如她的人生一樣,太多的現實牽絆讓她的愛變得艱難而瑣碎,這豈是這位高產的文藝「女青年「所能應對的了?

其實,在內心裡,真的很感謝瓊瑤,讓我們在那麼貧乏的年代有了這樣美好的精神食糧,讓我們的青春有了更多的憧憬和嚮往,也有了無盡的遐想和樂趣,由此我們的青春變得美好而與眾不同,似乎也有了更多的「文藝范兒」了,想想誰沒有青春,誰沒有偶像啊,瓊瑤就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偶像!


在18歲的年紀看了三本瓊瑤的書,第一本【窗外】第二本【在水一方】第三本【雁兒在林梢】,感覺有點亂,愛情在書中串的歷害,明明可以選擇正常的偏要尋找關係複雜的,明明不是你該想偏要得到,無病瞎呻吟,裝可憐,都是手段。超出了一般正常人的感情認知,從此再也不看,沒有想到瓊瑤一生都在洗白自己,是自己的故事。


感謝系統邀請。

瓊瑤是當代最成功的言情小說家。

瓊瑤感情細膩,文筆優美,經常用她的文字將讀者帶入到一段又一段甜美又憂傷的愛情之中。

瓊瑤的丈夫平鑫濤去世,觀眾又一次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瓊瑤,上一次上熱搜,還是因為瓊瑤因為想要丈夫安樂的離開,與平鑫濤的子女發生「決裂」。

之所以大家對瓊瑤和平鑫濤這麼關注,都是因為瓊瑤與平鑫濤的愛情也太過傳奇。

瓊瑤的第一部小說《窗外》,在投稿的時候,很多報社都不願意登,只有平鑫濤慧眼識才,刊登了瓊瑤的小說,才使得瓊瑤的寫作之路得以順利發展下去。

瓊瑤與平鑫濤既是生活中的夫妻,又是工作中的夥伴,而從瓊瑤的多部小說之中,都可以看到瓊瑤與平鑫濤愛情的影子。

之所以瓊瑤的言情小說這麼成功,與平鑫濤的幫助與關愛是分不開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