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這裏墜機的香港鳳凰衛視趙副臺長,號稱“中國航拍第一人”,正是被這保存完好的山野鄉村風光所吸引,世人也才得以知曉了這風景清幽、古風濃郁的林坑古村。現在溫州永嘉林坑古村,被人譽爲隱逸在時光中“山中璞玉”和“夢裏桃源”。牌坊“林坑”兩個大字是永嘉籍的臺灣書法家潘錦夫所書。

  古村不大,裏面依山而建和依溪而見的老房子帶着一種貴州苗寨的味道,就算慢悠悠地溜達拍拍照片看看風景也只需要大半天光景,小溪裏原生綠植很多,最搖弋的還數附在石頭上的菖蒲。

  在保持古村的淳樸和完整性的同時,還加入了

  經過打聽,林坑人絕大部分姓毛已有700多年建村歷史。相傳最早的時候由林姓居住,後來不知何故,林姓人家與附近村的毛姓易址,毛姓人家便在林坑生息繁衍下來。

  這裏既沒有深宅大院,也沒有飛樓傑閣,即沒有出過高官,也沒有人文遺址。然而木石砌築的房屋顯得樸素真實,野趣天然,完全體現了木石的本形、本性、本色,造型玲瓏剔透,與四周秀麗的自然山水風光交相輝映。

  村中兩座廊橋遙相呼應,橋邊的古樹綠蔭成林,不遠處是掛着紅燈籠的山野人家,好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景象。沿溪而上,有瑤昕聽居、故人莊、老屋之家、裕和樓、楠溪三得閣、鵬程客棧等民宿,小溪上最顯眼的莫過於一座廊橋——沉香橋,橋匾上的橋名“沉香橋”三字的落款竟然是“羲之 書”,行書輕盈飄逸。這座古廊橋是用原木製成的,橋兩邊有美人靠,有遊人坐在橋上細聽潺潺的水聲,感受拂面的山風。

  漫步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看看青瓦鋪蓋的民居,聞着好久不見的嫋嫋升起的炊煙,頗有情調。如今的林坑,適合發呆,一本書一杯茶一個伴一條狗,或者三五好友閒話家常,或背起相機一起踏遍古村。

  該村古村落依山而建,古屋錯落有致,層層疊疊,無序中顯自然,變化中見統一,它沒有深宅大院和文物遺蹟,純是一羣樸素自然、灑脫不拘的農家院舍;每座房屋造型各異,結構獨特,有四合院、三合院、橫屋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排擁有衆多臺門和水門的橫屋,堪稱楠溪江山地居民之典範,全村至今沒有一座現代建築,一座座古屋像一幅幅美麗的圖案。

  一戶農家院子改成農家樂,做着永嘉地道的本地菜,這些民宿有吃有住,平時住宿的價格都在100多元。

  從每個角度看林坑的老房子,錯落有致,古樸優雅,很驚歎林坑那些聰明的先輩們獨特的審美眼光,這些老房子與青山綠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拍攝,都是一幅優美的畫,有一種“天人合一”的和諧美。

  永平橋下溪水潺潺,溪兩邊的民宿居高臨下,視野很好,一邊有永平客棧、林仙閣客棧、太和堂人家,一邊有小村一站、五餅二魚、逸軒樓等,生意很好,賓客滿堂。

  林坑很小,也很安靜,一個小時夠你走遍,溪水聲伴隨着林坑走過了千年的歲月,那種原始,那種樸素,那種美麗,清新自然,這種穿越時光所帶來的純淨和美感讓人留戀往返。再來一次林坑,去感受一下林坑的靜謐和夜色,去感受一下林坑的清晨和鳥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