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文史宴公眾號 從神學意義上說,哪座城市是中國的中心?|文史宴 ,歡迎大家關注。

中國的古都中,最出名的是北京、南京、西安和洛陽這四大古都,基本上佔據了大一統王朝的全部都城。

然而,比起特徵明顯的其他古都,洛陽顯得有些暗淡,提起漢唐雄風,人人往往想到長安,提起六朝煙雨,人人往往想到南京。洛陽,這個同樣名列四大古都的著名古城,一直處在定位不清的狀態,更不用說這座古都的經濟在四大古都中墊底。

洛陽,是一座破落的古城,「廢都」之名,其實更適合它,西安畢竟今天還是省會。

但如果我們再深究一下,洛陽並不落後,它的GDP在河南省名列第二,僅次於省會鄭州,是開封市的近三倍,洛陽,同樣是一座交通樞紐城市、重工業城市,更是河南省自貿區的重點城市,是一座生機勃勃的現代城市,這些並不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洛陽。

洛陽,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天地的中心,華夏的故都

1

洛陽得名於洛水,因為在洛水北岸而得名,洛水是黃河的著名支流,也是哺育洛陽文化的母親河,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上古時代的夏商周三朝,傳說中的夏朝最主要的文化二里頭遺址就在今天的洛陽偃師市。從這點來說的話,洛陽稱得上是華夏的故都。

殷商一帶總是遷都,也多在洛水邊,直到來自於陝西周原的周民族崛起,定都鎬京,今天的西安才由此崛起。

西周末年,荒淫無道的周幽王為了討好冰美人妃子褒姒,想改立褒姒生的伯服為太子,激化了王室內部矛盾,太子宜臼與舅家申侯聯合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被殺,西周就這樣滅亡了。

周幽王死後,其子在諸侯擁戴下即位,因為鎬京還處在戰亂時代,諸侯們紛紛主張遷都,往東看,發現中原地區有一個地方正處於群山之中,四周都有群山屏障,易守難攻,那兒還有周公在洛水北岸建造的成周城,就此遷都洛陽,王子即位為周平王,史稱「平王東遷」

東遷後的周王朝開始衰落,便是歷史上的東周時代,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這一時期,周天子勢力衰弱,諸侯王國紛紛壯大,到了戰國末期,七個作為強大的諸侯國即著名的「戰國七雄」,不管天下如何紛亂,周天子始終「穩坐釣魚台」,繼續在洛陽坐鎮,形成了類似於中世紀歐洲天下紛亂,教皇獨居羅馬的景況。

到了戰國末期,周天子的地域只剩下了洛陽周邊,就這麼一點點地方還分為了東周城和西周城,最後都被秦國所滅,這還在秦國啟動滅六國程序之前,前249年,秦王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即位,派呂不韋率兵出擊,滅亡周朝,周王朝的領土變成了「三川郡」,統治中原約八百年之久的周王朝覆滅。

楚漢之爭後,漢高祖劉邦原本想定都洛陽,謀士劉敬上諫,稱關中為天府之國,秦國依之成帝業,漢王朝要想長治久安,理應定都關中,劉邦遂採納,當時的關中咸陽城已毀於戰火,劉邦在鎬京旁興建了長安城,長安成為漢朝帝都。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一系列不切實際的改革使得天下大亂,爆發了持續數十年的「綠林」「赤眉」起義,戰火燒毀了長安城,300年帝都再度化為烏有,在農民起義中脫穎而出的劉秀得到了南陽與河北大族的擁護,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戰鬥,最終在宜陽之戰戰勝了赤眉軍,史載30萬赤眉軍投降,武器堆得跟熊耳山一樣高,劉秀因為是南陽(南陽郡蔡陽人,今屬湖北襄陽)人,自然想定都在靠近南陽的城市,洛陽再度進入統治者的視野。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為人厚道,不喜歡開疆拓土,這奠定了東漢王朝的守成基調,這也使得東漢王朝成為比較內向的朝代,然而,東漢運氣出奇的好,利用西漢對匈奴留下的巨大勝利成果,漢和帝時期竇憲出兵,勒石燕然,擊敗了北匈奴,解決了邊患。

東漢王朝甫一開始就國力不足,地方豪強佔有了多數田地,到了中後期,東漢皇帝一個比一個短命,東漢王朝朝政一直被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著,直到黃巾起義、東漢末年分三國。

然而,東漢王朝最大的貢獻恐怕是建造洛陽城,光武帝劉秀休養生息數十年後開始營建洛陽城,東漢時期的洛陽城,位於今洛陽城東15公里,北依邙山,南逾洛水,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可以說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利於防守外敵。

根據有關文獻與考古勘探資料,東漢洛陽故城的宮城形制及變化極為複雜,上世紀60年代的考古勘探了解到該城的宮城形制整體為南北長方形,分為南北兩個宮城,其中南宮南臨洛水,南、北宮之間以樓閣復道相連,相距七里,所以漢魏洛陽城比目前城牆呈現的10平方公里的要大得多。

漢魏洛陽城比預想的要大

因為漢明帝夢見西方金人,中原王朝第一次派出使者在西域接觸到了佛教,第一批從西方來的佛經就到了洛陽的白馬寺,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之祖。

然而,再輝煌的宮殿也無法挽救東漢王朝的腐朽和墮落,黃巾軍起義下,東漢王朝名存實亡,中國歷史來到了持續300年之久的魏晉南北朝時代。

曹魏的故都,北魏的新都

2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開端自然是三國時代,東漢末年分三國,曹操的根據地先後在許昌、鄴城等地,漢末梟雄董卓一把火燒毀了洛陽一半宮殿,逼迫漢獻帝遷都長安,最後在長安被殺,李傕和郭汜在長安作亂,長安成了一片焦土。

大概是覺得這些地方無法和傳統古都洛陽相比,公元220年,代漢登基的魏文帝曹丕還是定都在了洛陽。曹魏時代的洛陽城,修復了董卓燒毀的宮殿,同事,興建了不少新的宮闕,一些古詩文中經常出現的地點,比如靈芝池、芳林園、天淵池等,大多是曹魏時代所建。

曹魏政權才經歷了兩代皇帝就遇到了最能隱忍的司馬懿,他熬死了曹魏三代君王,最終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完全把持了曹魏政權,最終其孫司馬炎代魏建立晉朝,晉朝仍然定都洛陽,但西晉的奢侈腐敗一下子擾亂了天下,八王之亂下,少數民族作亂,北方一片焦土,晉朝遷都長安,匈奴首領劉曜攻佔長安,滅亡了晉朝,晉朝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方稱帝,定都建康,因為建康在洛陽東邊,史稱東晉。

而北方,徹底變成了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時期北方混戰不已,最多的時候十一國並列,這一時期,遭到戰火焚毀的漢魏洛陽城徹底變成了一堆廢墟。

五胡十六國時期歷史雖然雜亂,但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佔據長安的匈奴族的漢趙政權和佔據襄國(今河北邢台)的羯族後趙政權對峙,最終後趙統一北方。

第二階段是佔據長安的氐族前秦政權和佔據鄴城的鮮卑族前燕政權對峙,最終前秦統一北方,卻在盲目發動南侵東晉的淝水之戰中敗北,北方重新陷入分裂。

第三階段,也是最亂的階段,北方分裂為七個國家,主要是佔據長安的羌族後秦政權、佔據中山(河北定州)的鮮卑族後燕政權、佔據統萬城(陝西榆林)的匈奴族大夏政權和佔據廣固(山東益都)的鮮卑族南燕政權四國對峙,互相攻伐。

然而,最終的勝利者來自於蒙古高原——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北魏掃平群雄方才統一北方,結束了北方200年的分裂局面。

這一時期,最為有趣的現象就是,西部的割據政權全部以長安作為根據地,東部的割據政權則分別以邢台、鄴城、中山等地為根據地,恰恰沒有一個王國定都洛陽,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我們看下地圖,就了解了,當北方是統一的時候,洛陽正好處在北方的中心,然而當北方分裂為東西的時候,洛陽正好在東西兩個政權對峙的邊境地帶!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五胡十六國時期,洛陽沒有成為這些割據王國的都城。

十六國時代,洛陽常為戰場

然而,當北方重新統一後,洛陽又處在北方的中心,又變成了最適合的定都之地,這正是統一北方的北魏王朝面臨的最新問題。

當時的北魏王朝定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這個地方靠近蒙古高原地帶,處在農耕帶的邊緣,不利於統治廣袤的北方地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決定徹底改變北魏,他決定遷都洛陽,在洛陽,孝文帝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頒布了一系列法令,進行了對鮮卑族全面的改革,命令鮮卑族穿漢服、說漢語、改漢姓,北魏的漢化改革就在洛陽城拉開了大幕。

北魏時期的宮城建築在文獻中很明確指出是曹魏文帝或明帝時所創建。許多跡象顯示,曹魏洛陽宮似與北魏宮城的布局相同,也是在洛陽大城北中部修建。這在一些文獻中有明確記述,比如《河南志後魏城闕古迹》:「宮室。按,宮殿多仍魏晉舊名。或雲依《洛陽圖》修繕某所某居,疑總名閶闔宮。然又與上門名相犯。」

同樣是叫魏,兩個魏在洛陽發生了時空的交疊。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崇信佛教的拓跋王族在平城開鑿了百年雲岡石窟,到了洛陽後,在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開鑿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成為洛陽今天最大的文化符號,畢竟宮殿早就坍圮了,唯有石頭修築的石窟保留了下來。

北魏時期的洛陽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這座城市見證了中西方文化交往的開始以及陸上絲綢之路第一次延伸到歐洲的過程。北宋時期,文學家司馬光訪漢魏故城時,面對對這座城市悠遠、輝煌的歷史曾經發出了「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概嘆。

《洛陽伽藍記》

洛陽貴族榮華與佛教昌盛的見證

北魏洛陽城另一個出名的是因為一部著作,北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這是北魏動亂後楊衒之回到洛陽後,看到荒廢的洛陽城,回憶起曾經洛陽城的繁華寫下的著作。

《洛陽伽藍記》以北魏佛教的盛衰為線索,以洛陽城的寺廟為綱領,記載洛陽城的人物、史事、傳說、逸聞等。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關於著名的永寧寺的,書中寫道: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后胡氏所立也。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斛。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鐸。復有鐵鏁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鏁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三十鐸。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各有五行金鈴,合有五千四百枚。復有金環鋪首,殫土木之工,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綉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

永寧寺是北魏亂世太后胡太后所建,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達數百米,上面貼著金箔,甚至還有金鈴,距離京城百麗外,就能看見佛塔,聽見鈴聲,可見其繁華,然而北魏末年的戰亂讓這座寺毀於戰火,成為一片廢墟,楊衒之才發出如此感慨。

但楊衒之不用擔心,洛陽最為繁華的時期即將到來。

隋唐的緣起,後唐的緣滅

3

北魏末年,鮮卑族軍鎮對於洛陽漢化改革不滿,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六鎮大起義,六鎮大起義最終導致北方的分裂,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國家,後來各自被北齊和北周所取代,正如前文所說,北方統一時,洛陽適合做都城,北方分裂後,洛陽正好處在分裂邊境上,不再適合做首都。

東魏和西魏分別以長安和鄴城為首都,它們對峙的主要地點正好就在洛陽一帶,東魏的高歡和西魏的宇文泰之間爆發了五場戰爭,有兩場就發生在洛陽城一帶。兩人第一次交手在潼關附近的小關之戰,第二次交手在沙苑之戰,最後一次交手是玉壁之戰,這三次高歡都失敗了。

雙方的第三次交手就發生在洛陽,538年,高歡大將侯景高敖曹重兵包圍洛陽金墉城,燒毀洛陽大量民居官寺,高歡的大將侯景擺長陣,北據河橋,南依邙山,與宇文泰大軍交戰,混戰之中,宇文泰被戰馬甩在地上,幾乎被敵軍俘虜,幸虧的是他的都督李穆下馬,用馬鞭擊打狼狽趴在地上的宇文泰,假裝叫罵:「你這個糊塗兵,你們王爺跑到哪裡去了,怎麼自己留在這裡?」追圍的敵軍聽李穆的口氣認定宇文泰不是什麼貴人大官,就放過了宇文泰,否則宇文泰必定被活捉,整個歷史都將被改寫,此戰過程曲折,以宇文泰失敗告終,但東魏損失更大。

兩人的第四次交手同樣是在洛陽附近的邙山,兩軍對峙,東魏的騎兵一度將西魏宇文泰的衝垮,高歡的大將彭樂即將追到宇文泰時,宇文泰跟他說:「兔死狗烹,今天你殺掉我,明天你還有用嗎?幹嘛不馬上還營,把我丟下的金銀寶物一併取走呢?」彭樂一聽就放走了宇文泰,搶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金銀,等回到軍營後,高歡又氣又笑,手中刀舉了幾次要當場砍下彭樂腦袋,這一戰宇文泰再次慘敗。

可以發現,高歡和宇文泰的五次交手,有兩次發生在洛陽,這也說明了在北方分裂時期,洛陽正好出在東西政權的對峙線上,不適合做都城

然而,北齊政權最終因為腐朽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滅,北周最終又因為子弱母壯被外戚楊堅篡權,隋朝建立並統一天下。

隋文帝除了以長安為都城,興建大興城外,還營建了洛陽城,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大規模營建洛陽城,形成了隋唐洛陽城。

隋唐洛陽城分為外郭城、皇城、宮城等八座城,按照「天人合一」 理念設計,南北軸線成「一」字形,整個城市十分對稱,尤其是中軸線的設計,直接影響到後世的北京。

雖然唐朝同樣定都在長安,然而就和南京始終是明朝陪都一樣,洛陽也是唐朝的陪都,甚至武則天建立的武周王朝的首都就在神都洛陽。

武則天對洛陽城進行了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著名建築,同時以更大的規模開鑿龍門石窟,其中的盧舍那大佛便是盛唐雕刻藝術的輝煌代表,據說是以武則天自己的臉為原型開鑿的,可惜曾經的明堂早就不存了,唯有龍門石窟穿越古今,流傳到了現在。

唐朝洛陽城

是唐以前城市向宋以後城市演變的過渡形態

唐朝後期,越來越多的唐朝皇帝在洛陽城辦公,隨著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江南成為中國最為富裕的地區,唐王朝越依賴漕運和南方的糧食、稅收,遠離南方的長安在物流方面沒有洛陽有優勢,正好處在隋唐大運河上的洛陽實際上成了唐朝後期的都城,只不過洛陽還是沒有開封距離東南近,到了宋代,開封徹底取代了洛陽,洛陽算得上是因漕運而興,也因漕運而廢。

在唐末那樣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其中勢力最大的便是李克用、朱溫、李茂貞等人。這些軍閥之間又進行了一系列殘酷的兼并戰爭,最終給形成了山西河東的李克用集團和河南汴州的朱溫集團。朱溫最終廢掉了唐哀帝,自己當上了皇帝,改國號為「梁」,正式建立了梁朝,也宣告了300年大唐的終結,唐朝繁華落盡,化為一縷青煙,永遠消散於歷史的天空了。

後梁王朝面對橫貫在北方山西的晉國,如鯁在喉,朱溫一直想消滅李克用,恰巧李克用剛剛去世,朱溫發動了對晉國的進攻,其子李存勖從彌留之際的李克用手中接過三支箭,發誓要報仇雪恨,隨後取得了潞州之戰的勝利,這一戰李存勖名揚天下,等到朱溫率軍趕到時,圍攻潞州的梁軍已經全軍覆沒。隨後李存勖又多次取得勝利,尤其是柏鄉大戰,河東軍以數千人便戰勝了8萬梁軍,此前的朱李大戰時還沒有過這樣懸殊的爭鬥,李存勖經此一戰,不僅大大增強了士氣,而且擴張了版圖,梁國則每況愈下,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

最終,利用後梁軍進攻晉軍根據地太原的時機,李存勖千里突襲,直撲汴梁,一舉攻破汴梁滅掉了後梁,建立了後唐王朝,後唐沒有在朱溫的根據地汴梁建都,而是選擇了唐朝的陪都洛陽,誰也沒想到,這會是洛陽城最後一次做都城。

李存勖奪取中原後,因為剛愎自用、沉迷於戲曲而眾叛親離,李嗣源起兵,李存勖被伶人殺死,後唐經歷一系列風雨飄搖後,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稱兒皇帝,滅掉了後唐,末代皇帝李從珂的自焚不僅帶去了傳國玉璽,熊熊烈火中,洛陽城被毀.,洛陽城因為隋唐而起,因為後唐而滅,緣起緣滅都是唐,洛陽從此退出了政治舞台,再也沒有做過都城。

在宋明時期,洛陽一直是中原地區的大城市,但不再有王朝定都洛陽,隨著元朝大運河的開挖,運河航線的東移,北京和杭州的運河連成一線,再也不用繞路洛陽,洛陽的樞紐地位越來越低,運河邊的臨清、淮安漸漸繁華,而洛陽則日漸被人遺忘。

民國時期,河南省會是開封,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還曾短暫遷都洛陽,設為行都。儘管民國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建設洛陽城的措施,但很快便發現古都洛陽已難復昔日榮光。當時學者蔣廷黻就說:「政治中心離不開經濟中心,目前政治中心遷來內地,而經濟中心卻遠在京滬一帶,十分不適應。」指出了全國政治經濟布局變遷的背景下,洛陽的尷尬處境。

1949年以後,河南省會又變成了鄭州,洛陽不僅失去了首都,連省會都做不成了,主要作為重工業城市發展,大量的礦廠、機械廠興建,中國第一拖拉機廠就建造在洛陽,使得洛陽一舉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武漢、天津的全國第五大現代化城市。改革開放之後,洛陽因為固步自封,經濟逐漸老化,早就被東部沿海地區遠遠甩在身後。

然而,洛陽人的底蘊卻依然豐盈,整座城市有一座從容不迫的氣度,人們好似見慣了歷史的大風大浪,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就這麼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不像南京、西安,從容中還帶著一絲隱約的進取心,洛陽完全心境恬淡,畢竟這是見慣了古今榮辱興衰的地方,洛陽,不是破落貴族,卻是真正的隱士,笑傲江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