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目前來說,Objective-C(簡稱OC)是iOS開發的核心語言,在開發過程中也會配合著使用C語言、C++,OC主要負責UI界面,C語言、C++可用於圖形處理。

* 基於C語言: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語言,OC是在C語言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最小的面向對象語法,為什麼說是最小的面向對象語法呢?因為OC把一些比較複雜的面向對象語法都去掉了,剩下的都是面向對象的精華,因此OC是一門面向對象的語言,而且會比C++簡單很多。因為OC是基於C語言的,所以完全兼容C語言,也就是說我們在開發iOS程序過程中,可以在OC代碼中混入C語言代碼,甚至是C++代碼。

語法概述:

**1.沒有包名(命名空間)的概念**

在Java中,為了防止兩個類名相同的類衝突,你可以將這2個類放在不同的包裡面。OC中並沒有」包"的概念,也就是沒有命名空間機制,取而代之的是開發人員給類名加上前綴,使用前綴可以有效的防止類名衝突。比如NSString(OC中的字元串類)、NSArray(OC的數組類),它們的前綴都是NS

2.關鍵字都以@開頭**

**OC代碼中是可以混入C語言、C++代碼的,而C語言和C++作為一門編程語言,都有自己的關鍵字。為了防止跟C語言、C++關鍵字衝突,OC的關鍵字都以****@****開頭。**

甚至字元串都是以@開頭的,比如@「Hello"是OC中的字元串,而"Hello"則是C語言中的字元串。

語法要點:

Oc沒有垃圾回收;

源文件後綴為.m;入口程序同c,也是main()

導包使用 #import 也不用使用條件編譯加入頭文件;#import會自動判斷是否已經添加過該頭文件。

++ 面向對象語法+

類 *

一般用2個文件來描述一個類;

1> .h:類的聲明文件,用於聲明成員變數、方法。類的聲明使用關鍵字@interface和@end。

[注意:.h中的方法只是做一個聲明,並不對方法進行實現。也就是說,只是說明一下方法名、方法的返回值類型、方法接收的參數類型而已,並不會編寫方法內部的代碼。]

.m:類的實現文件,用於實現.h中聲明的方法。類的實現使用關鍵字@implementation和@end。

.h

//用於聲明Student這個類由哪些成員變數和方法(面對對象稱方法,面向過程稱函數)

//導包,Foundation包含了常用的類,(類似java中的java.lang類)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erface表示聲明一個類,後是類名;必須要指定繼承的父類(java中是自動繼承object)

// : 即是繼承

//@end表示一個類的結束

@interface Student : NSObject{

//成員變數要定義在大括弧中;

int age;

int no;

}

//OC在.h中聲明的方法都是公用方法

//Oc中凡是方法類型都用括弧括起來(int)

//成員變數age的get方法

// - 代表動態方法,就是對象內部方法;+ 代表靜態方法

- (int)getAge;//OC中不建議使用get*寫法,建議直接與變數名一樣

-(int)age;

//age的set方法;一個冒號對應一個參數

- (void)setAge:(int)newAge;

//同時設置兩個參數的set方法

-(void)setAge:(int)newAge andNo:(int)newNo;

-(int)no;

@end

使用: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創建對象

//1.調用一個靜態方法alloc來分配內存

//2.創建一個該對象的指針指向剛創建的內存空間

Student *stu = [Student alloc];

//3.調用一個動態方法進行初始化;

//相當於調用了Student對象的init方法;

stu = [stu init];

[stu setAge:100];

[stu getAge];

[stu age];

//上面三步可合併為

Student *stu1 = [[Student alloc] init];

[stu1 setAge:10 andNo:101];

NSLog(@"age :%d,no %d:",[stu1 age],[stu1 no]);

//釋放對象,但若選擇了ARC編譯器會自動添加

[stu release];

}

return 0;

}

++ 點語法 ++

為了方便其他程序員熟悉而做的處理;其本質還是方法調用

Person *person = [[Person alloc] init];

//點語法,為了方便其他程序員熟悉而做的處理

// [person setAge:10];

// 注意:不是訪問成員變數;為了防止混淆,OC規範成員變數以_開頭

person.age = 10;//等效於[person setAge:10];(

// int age = [person age];

int age = person.age;//等效於 int age = [person age];

方法名:

//方法也是方法名的一部分;故該方法的方法名是setAge:

-(void)setAge:(int)newAge;

//故該方法的方法名是setAge:andNo:

//-(void)setAge:(int)newAge andNo:(int)newNo;

//方法名是age;

-(int)age;

注意:

@implementation Person

-(void)setAge:(int)newAge{

_age = newAge;

//方法相當於[self setAge:newAge],即又調用了自身,則會無限循環調用自己

// self.age = newAge;

}

-(int)age{

//相當於[self age],也會調用自身,會無限調用自己

// return self.age;

return _age;

}

@end

stu->age;是直接訪問成員變數,但只能訪問@public修飾的變數;

stu.age=18;是調用setAge方法。

++ 構造方法 ++

.h中

//自定義一個構造方法,是一個動態方法,內部方法

//由於系統的構造方法返回都是id,為保持一致,也返回id;(id可代表所有OC對象指針)

-(id)initWithSize:(int)size andPrice:(double)price;

.m中

//實現構造方法

-(id)initWithSize:(int)size andPrice:(double)price{

//首先要調用父類的實現方法

// self= [super init];

//再進行賦值

//父類返回的對象可能會為空

//相當於if (self!=nil)

// if (self){

// _size = size; //或 self._size = size;

// _price = price;

// }

//或者上面的可簡化為

if (self = [super init]) {

_size = size;

_price = price;

}

return self;

}

//重寫,類似於java中對象的toString

//...同java,代表多個參數

//NSString *str = @"str";是OC中的字元串,為區別C,都加 @;

- (NSString *)description

{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size:%i,price:%f", _size,_price];

}

//%@表示列印一個OC對象,需重寫(NSString *)description方法(同java的toString);

NSLog(@" to string %@「,car);

...同java,代表多個參數

[所有返回*的地方都可以用id代替,且id是關鍵字,不能直接做變數名]

++ 變數的使用域:

類的成員變數默認是protected的,一般使用默認的即可,不需要添加修飾符

@public :全局都可訪問,成員變數可用->直接訪問;

@protected:只能在類內部和子類訪問

@private :只能在類內部訪問

(OC中沒有包的的概念,故沒有default)

- 代表動態方法,就是對象內部方法;

+ 代表靜態方法

[靜態方法同java,也可使用self,但不同的是在靜態方法中的self意思是指向的類名,而不是self對象]

(即 誰調用方法,self就指向誰)

靜態方法不能訪問成員變數;

在頭文件中聲明的方法都是public的;

若直接寫在.m文件中的方法,沒有在.h文件中進行聲明,那麼這個方法是私有方法

++ 內存釋放

系統自帶的靜態方法創建的對象都會自動釋放;

1.在定義時自動釋放:

Car *car = [[[Car alloc] initWithSize:10 andPrice:23.0f] autorelease];

2.手動釋放

[person release];

** autorelease 是在適當的時機釋放,而不是馬上釋放.

++new ++

Student *stu= [Student new];//相當於Student *stu = [[Student alloc] init]

但很少用new,這是新版本才添加的關鍵字;

++ @property++ 生成set/get的聲明

為了解決set/get方法的冗餘的麻煩;

只用在.h文件里,用於聲明方法(set/get)

@property int age;//編譯器遇到@property時,會生動生成set/get方法的聲明

++ @synthesize++ 生成set/get的實現[同@property是編譯器的特性]

為了解決set/get的實現

@synthesize age,_no,height;//相當於三個成員變數的實現

[若用synthesize了,即可在.h文件中不寫成員變數age,_no,height,會默認去訪問與age同名的變數,若找不到同名的變數,會自動生成一個同名變數,並且若自己定義的成員變數的名字與@synthesize不一樣時,會默認創建自動生成的]

[但為了統一風格,成員變數以_開頭,需要指定@synthesize默認生成的變數名,如:@synthesize age=_age,no=_no,height=_height;]

**故在定義類的成員變數時,一般需聲明變數名;直接在頭文件使用@property,.m文件中使用@synthesize;

[Xcode在4.5後添加了新特性:.m文件中的@synthesize都可省略(會自動生成@synthesize age=_age,no=_no,height=_height;這句代碼,默認自帶下劃線),也就是直接在.h文件中用@property聲明即可]

[但自己寫的set/get會優先使用;若自己手動實現了get/set方法,Xcode就不會自成生成@synthesize,也不會生成set/get方法]

++ 內存管理 ++

管理範圍:任何繼承了NSObject的對象,對基本的數據類型不需要;

原理:每個對象內部都保存了一個與之有關的整數,稱為引用計數器;每當使用alloc,new,copy創建一個對象時,對象的引用計數器被設置為1;給對象發送一條retain消息,可以引用計數器值+1;給對象發送一條release消息,可使引用計數器值-1;當一個對象的引用計數器值為0時,那麼它將被銷毀,其佔用的內存被系統回收,OC也會自動向對象發送一條dealloc消息.一般會重寫dealloc方法,在這裡釋放相關資源.[但一定不要直接調用dealloc方法,是系統自動調用該方法]

— 可用retainCount消息獲得當前對象的引用計數器值;

[java中new了一個對象後若沒有變數引用,則會自己銷毀;但在OC中,若新建了一個對象,沒有變數引用,計數器值會為1,若沒有手動回收或關閉app,則永不會被回收,]

- (void)dealloc

{

NSLog(@"系統調用回收方法");

//一定要調用super的dealloc方法,而且最好放在最後面調用

[super dealloc];

}

[stu release];方法只能調用一次,若調用多次,會發生野指針錯誤(訪問了不屬於你的內存)

— 「誰創建,誰釋放」;若用alloc,new,copy的創建的對象,就必須調用release或autorelease來釋放;[不是你創建的,就不用你去釋放](一般來說,除了alloc,new,copy,一般都是autorelease的);

—「誰retain,誰release」只要調用retain,無論這個對象是誰創建的,都需要release釋放;

ARC特性(auto reference count):4.5後的新特性,由編譯器自動進行內存釋放;

++ 對象之間的內存管理 ++

//直接調用set的一個對象,對象沒有被回收,會造成內存泄露

[stu setBook:[[Book alloc] initWithID:100]];

對象的set方法也會創建一個對象,對象的計數+1;需要對原對象釋放;

-(void)setBook:(Book *)book{

if(_book != book){//傳進來的變數可能已經釋放,為了正確,需判斷是否為同一個,不是同一個才進行釋放和引用;也能保證在多次調用時引用的計數器值不會增加,不會出現內存泄露的情況;

[_book relase];//先釋放舊的成員變數,且不用擔心空指針;

_book = [book retain];//再retain傳進來的對象

}
}
[//可在頭文件中用 @property (retain )Book *book;代替上面的set方法 ]

[**OC中若對象為nil,調用其方法不能出現空指針異常]

[stu release];/若stu已經釋放過了再釋放,是野指針會出錯

[nil release];//是空指針,再釋放,不會報錯;

//野指針;在內存中指針仍保留原地址,但現在該塊內存的內容已不在原來的內容,也不於屬於原內容,故會報錯;為避免報錯,需要清空原指針(相當於java中的置null)

stu = nil;//清空指針中的地址;

++ 若類中有成員變數是自定義的對象,要先釋放:

- (void)dealloc

{

NSLog(@"系統調用回收方法");

//一定要調用super的dealloc方法,而且最好放在最後面調用

//成員變數要釋放

[_book release];

// NSLog(@"內部對象book計數值:%i",[_book retasinCount]);

[super dealloc];

}

++ 通常引用一個類的兩種方法:#import;@class;

++ @class ++用於聲明一個類,不知道實現,在使用時才用#import

**若在.h文件中只是要用到某個類,如定義一個成員變數,沒必要用#import 「Book.h」;這樣是把.h文件的內容拷貝到此處,影響性能(若有上百個類用#import一個類A,A中使用一點改動,則所有子類都會重新編譯;而@class則不會);

若只是聲明一個成員變數,只用使用@class Book;即可,聲明Book這個類即可,提高效率;

[對自定義的對象相互持有的情況下必須用 @class;如A中有B,B中有A;就不能使用#import,會造成遞歸導入;編譯錯誤]

[對於繼承的父類,不能使用@class,須使用#import,用於將父類的頭文件拷貝到此處,讓子類知道哪些方法已經定義過。]

但在.m要用到這個類下的方法,還是需要#import 「Book.h」

++ @property 內存管理 ++

@(參數1,參數2)類型 名字;

參數分類:

讀寫屬性:readwrite/readonly;//默認是readwrite,並生成set/get;readonly代表只生成get方法

setter屬性:assign/retain/copy;//默認是assign,直接賦值;retain,引用+1;

原子性:atomic/nonatomic;//默認atomic,加鎖,提供了多線程安全;nonatomic,禁止多線程,變數保護,可提高性能;[對於在iPone這個小型設備上,內存很小,默認情況下不需要考慮太多的多線程,以提高性能]

(在做IOS開發時,盡量多使用nonatomic)

如:

@property (nonatomic,assign) int ID;

@property (nonatomic,retain) Book *book;

@property (nonatomic,getter=isEnable) BOOL enable;//指定get的方法名;

@property (retain)Card *card;//就相當於上面手動判斷,釋放再retain的set方法;(若是基礎類型不需要添加,否則要添加retain)

++autorelease pool ++自動釋放池

OC中的一種內存自己回收機制,一般可將一些臨時變數添加到自動釋放池中,統一回收釋放;

當自動釋放池銷毀時,池裡面的所有對象都會調用一次release方法;

使用:OC對象只需要發送一條autorelease消息,就會把這個對象添加到最近的自動釋放池中(棧頂的釋放池);autorelese實際上是把對release的調用延遲了,對於每一次autorelease,系統只是把該對象放入了autorelease pool中,當pool被釋放時,該pool會調用一次所有的對象relase方法。

[若使用autorelease 後就不需手動釋放]

[autorelease pool會在程序執行完成後銷毀]

//代表創建一個自動釋放池;

@autoreleasepool {

// testMemoeryReales();

Student *stu = [[Student alloc] init];

//只是把對象放到autorelease pool中;當autoreleasepool被銷毀時,會自動調用一次池裡所有的對象的release方法,

[stu autorelease];

//則上面可簡化成

Student *stu1= [[[Student alloc] init] autorelease];

}

*[IOS5.0之前: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NSAutorelease] alloc]init]; [pool release];(在ARC下,不能使用這種方法,只能使用@autoreleasepool;ARC本質上就是一個釋放池的操作)]

[NOTE:*不要在一個autoreleasepool中放入大量循環操作(for,while等,應使用手動release);盡量以免對大內存使用方法,對於這種延遲釋放機制,盡少使用;SDK中一般利用靜態方法創建並返回的對象都是已經autorelease的,不需要再release操作;]

自定義一個快速創建的構造方法:

+(id)student{

return [[[Student alloc] init] autorelease];

}

[規範:靜態方法返回的對象都是自己負責釋放的]

感謝李明傑老師@M了個J的講解及時詳細的課件(M了個J - 博客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