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歡Bar這種生態,對於我來說,酒精的刺激並不是吸引我的主因,而是那褪下上班制服後那種輕鬆的感覺。那是一種一個人的寧靜,除非是和一群人去過生日、慶祝,否則,我還是喜歡一個人泡在吧台點一杯馬丁尼坐1-2小時。Bar的文化其實也大受智慧型手機的影響,以前去總是會遇上一些愛聊天的人上來打招呼,或我上前打招呼。但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後,吧台的聊天變少了,大家的頭開始低低的不作聲,或拿起手機拍著色彩繽紛的調酒準備上傳Facebook。拍照聲和閃光燈的干擾,變成讓我遠離熱門酒吧的主要原因。

或許是我的工作已經讓我夠繽紛了吧,才會愛上Martini dry這樣的透明,也開始愛上另一種酒吧的感覺。於是我開始尋找另一種酒吧,非主流、不熱門,但是很休閒。這樣的Bar往往在週五、週六吧台都坐不滿,更別提客座。可是我卻因此漸漸的迷上非主流酒吧帶給我的另一個樂趣----觀察。我開始特別注意Bartender的工作細節,起因僅僅只是因為我在一間週五晚上吧台只有我一個人的三流酒吧喝到一杯,我從未品嚐過的、如此好喝的"Martini Dry"Martini Dry是一種功夫酒,無花無巧,只有純功夫。每個Bartender的作法都不同,但至少要滿足最基本的規則,就是別讓冰塊的水過度稀釋琴酒的本味。說馬丁尼是功夫酒、酒中之王,真的不是過譽。傳統的馬丁尼可是要完整走完27個步驟才能成就一杯瓊漿玉液。關於馬丁尼的酒譜更是多達2、300種。

過去在主流的Bar,我很少點Martini來喝,因為忙碌的Bar常常會有一件事就是杯子不夠用,或很不專業的拿不夠冰的杯子、裡面還有未乾水滴的杯子來調酒。雖然不一定會被注意到,但事實上,這東西喝得出來。可是我看也很少人計較,因為主流的Bar喝的是熱鬧。但非主流的Bar就不太一樣了,Bartender不忙,有大把的時間好好的整出一杯酒來。慢條斯理的去把每個環節做好,專注的盯著冰塊的溶解狀況,更甚者會去挑出無氣泡、無孔洞的冰塊,用意只是在降低水解影響的程度,最後才把酒倒入杯中。再放入醃漬橄欖。是的,10個Bartender有9個會把醃漬橄欖放入杯中,就這麼剛好讓我遇到了這麼一個特別的朋友。他把醃漬橄欖插在放滿冰塊的杯子中。看得出門道的人就會知道,甚至會因此而感動,因為你可以感受到他對這杯酒下的功夫是堅持到最後一刻,不讓醃漬橄欖所產生的油花壞了這樣酒的美感、口感。

你說,這樣子的店,我會捨得經過而不進去喝一杯嗎? :)

http://goo.gl/MsnJ2 

見微知著,觀察小地方就可以察覺事物的全貌跟發展脈絡,酒和人都是如此。同樣的,魔鬼不只藏在酒中,更藏在細節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