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了有關於最佳特效獎的一些撕逼, 頗有感想, 就想寫一下這個話題,談一談個人的一些淺見, 主要也是想表達一個觀點:

學院獎絕不是什麼金雞百花獎, 老闆姓喜歡就可以了, 他是全世界最優秀的電影(相關子類的)人聚集在一起基於最嚴格和批判性的眼光, 所評選出的他們認為的最能代表相關子類的先進生產力的作品。

在特效這一個子類, 根據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 and Science Technology Council, 注意人家是從本質上強調電影是一種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結合的)的官方條款, 獲獎作品必須滿足兩個基本點:

(a)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the visual effects make to the overall production and

a: 特效之於這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可以是含量,可以是關鍵的作用,但都強調一個「make to」,有必要性這一層含義。)

(b) the artistry, skill and fidelity with which the visual illusions are achieved.

b: 為了呈現這一種視覺幻象所需要的技巧/技藝/精緻程度

為了提交最佳特效獎的評審, 參賽的人員需要提供:

(a) written descriptions explaining the procedures used to create the effects,

一份書面的材料, 解釋創造出這些效果的過程.

(b) excerpts from film composite release prints -- not to exceed fifteen minutes (1,350 feet) in total running time -- showing the effects described (producers wishing to present a matching digital version of their film excerpt reel may do so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Visual Effects Branch Executive Committee) and

展現這一部片子製作過程中特效是如何製作的demo短片, 不能超過15分鐘.

(c) the names and titles of the primary individuals -- not to exceed four in number -- directly involved with, and princip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visual effects achieved and a description of their contributions. Additional names will not be considered. The Visual Effects Award is a craft award. Producers, coordinators and other executives are not eligible for this award unless they are also craft people with primary crea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hievement.

主要負責, 主要參與制作出這一個視覺特效的製作人員的姓名/職位信息, 不超過四位. 這裡有一點很讓人感動的是學院特彆強調: 特效獎是一個工匠獎(craft award), 它是獎勵給製作這個效果的工匠(craft people)的, 其餘的製片人, 管理人員, 以及其它執行人員, 不在考慮之列, 除非他們為這個效果的製作的確提供了主要的創意想法以及參與.

以下, 我想結合十年以來的最佳特效獎獲獎作品, 來談一談我知識範圍內的獲得最佳特效獎都要什麼樣的咖位.

2008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本傑明巴頓)

我的知識範圍內, 這是人類特效史上第一次進行的數字換臉. 但除了特效換臉這一個特效本身所挑戰的技術難度以外, 另外一點當然是它的目的是服務於劇本/服務於藝術創作的需要的. 這樣一個開創性的工作, 獲得最佳特效獎實在是毫無懸念.

2009 Avatar (阿凡達)

"James Cameron』s first feature film since Titanic in 1997, Avatar raised the bar for visual effects forever. Taking almost 10 years to create, Cameron and the team at Weta Digital evolved the use of visual effects tools to create this epic."

視頻封面

01:05

詹姆斯卡梅隆十年磨一片, 一片戰十年, 阿凡達迄今為止都仍然在角色的動作捕捉, 表情捕捉, 虛擬拍攝等方面立下了難以逾越的標杆, 莫說同一個時代沒有這樣做的, 在阿凡達之後能把這件事做得如此漂亮的也可謂是沒有什麼後來者, 這樣的影片獲得最佳特效, 實至名歸.

2010 Inception (盜夢空間)

「Christopher Nolan』s science fiction blockbuster Inception took audiences into a series of riveting dream worlds. With Double Negatives spectacular visuals that see Parisian architecture flipped upside down and a gravity-defying fist fight, the fast-paced thriller pushed the boundaries of physics, and with it the abilities of visual effects.」

盜夢空間中由DNeg完成的特效將建築物上下內外翻轉,以及一場反重力學的戰鬥戲, 推開了物理的邊界, 也推動了特效創造力的邊界。 這是第一次人們在熒幕上看見這種內外翻轉上下顛倒的視覺效果, 也契合了盜夢空間這一個故事的藝術表達需求, 獲得最佳特效實至名歸, 無雙中有一句實話說得好:「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梵高, 第二個、第三個、全都不值錢」下一次再看到這樣的視覺效果也許是在Dr Stranger里, 但那很顯然就淪為了一個模仿的次貨, 並不可能獲得最佳特效獎。可見學院對於一種視覺效果的首創性和藝術契合、表現力是十分強調的。

2012 Life of Pi(排的奇幻漂流)

這是一本轟動一時的作品了, 當時最知名的事件就是片子得了奧斯卡獎, 卻把R&H給做倒閉了,在LOP中, 大量的鏡頭運用了CG特效, 其最重要的就是那一隻完全看不出CG感的老虎的製作, 動物以及毛髮在很多CG製作中已經是一件尋常事物, 然而真要做到完全看不出一點虛假的感覺, 就需要施加額外很多倍的力氣, 要把一件事做到99.9%不難, 然而剩下的那0.1%才可能是需要數百倍力氣的地方, LOP就是做到了0.1%

2013 Gravity (地心引力)

那麼在地心引力中, 特效製作團隊主要是完成了這樣一個挑戰: 如何創造出真正的失重視覺感。 這是第一本寫實風格的太空片, 既然要寫實, 就必須確保片中的每一種視覺元素都是正確的, 碰了一個茶杯, 茶杯就需要浮在空中, 一根電線, 一根頭髮絲, 都不例外, 真正的難點在於這還是要與實拍相結合的!!!可以想見其挑戰性。 當然了, 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拍攝寫實主義的太空片, 與星際迷航那些隨意在飛船里加重力的妖艷賤貨是不一樣的。 更籠統地說, 這種對於失重的表現力, 可能是第一次系統性地探索, 所以後者海王的水底失重效果就不足為奇了。 「只有一個梵高, 第二個, 第三個, 都不值錢」理論。

2014 Interstellar(星際穿越)

在星際穿越中, 有兩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微小貢獻: 1是對於黑洞特效的製作, 這點已經被大家吹爆, 請到真實的物理學家來幫助求解方程還想怎樣?2, 可能比較少知道的一點是, 星際穿越不是一個在綠幕下完成的電影, 它是在投影幕下完成的拍攝, 從而使得演員也可以看得見實際發生的數字景象, 至於製作組是如何完成後來的摳圖以及合成的, 應該是自有它的辦法了(比如再拍一遍clean plate)。 但這種突破性, 足以讓它斬獲當年的學院特效獎。

2015 Ex Machina (機械姬)

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如此真實的數字人物機器人。 這一部的製作與常用的數字換臉不同, 這一個為了體現出這個數字機器人的真實感, 最後採用的是數字換體的方式。。。實拍演員的表演, 然後把身體給替換掉, 這個大大地增加了製作難度, 但從另一個角度確實服務於這部影片的藝術需求, 打造了有代入感的, 有血有肉的機器人女主。

2016 The Jungle Book(奇幻森林)

無需多說, 奇幻森林能夠獲獎可以說是意料之中, 在奇幻森林的成片中, 除了那個小孩子以外, 沒有一個像素是實拍得到的。 森林, 河水, 山川湖海, 熊, 老虎, 大猩猩, 全都是用CG製作以及渲染得到的, 可有人看出來一點兒非實拍的感覺么?奇幻森林的存在, 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人類CG技術發展至今所能達到的極致水平, 證明了我們人類正在不斷地逼近上帝。可以說它的成就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

暫時就說到這裡吧, 也說不出什麼太多很深刻的內幕之類的, 只是從一個更了解技術一些的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談一談學院特效獎的標準和條件, 總結來說,

開創性,劃時代,大量, 挑戰性,以及和藝術創作,主題結合的必要性是組委會專家在評選時十分看重的點。 如果我們在科學上接收同行評議這個規則是目前最好的規則的話, 我們自然也應該相信學院獎的同行評議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規則, 因為那是一群那個行業最頂尖的人才, 頂尖人才之所以成為頂尖, 多半是因為心中的信仰, 所以他們做出的決定, 是不會愧對心中的信仰的。 切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順帶安利一下自己的小吐槽

zhuanlan.zhihu.com/p/55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