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7出來的時候入手一台,從此加入了果粉行列。剛剛又入手了一台iPad2018新款,打算用來刷網易公開課,給自己充充電。想知道iPad還可以怎麼用才能讓他發揮更大價值?都有哪些好用的iPad適用APP?


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如何用iPad學習的文章,你可以參考一下。

---------------------------------------------------------------------------------------------------

本文首發在微信公眾號:蠶豆要發芽,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關注交流!

蘋果公司今年推出了性能和價格都更美麗的iPad2018之後,蠶豆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開始蠢蠢欲動,想要下手,也有朋友來向蠶豆詢問iPad的使用體驗。

當蠶豆問他們為什麼要買iPad時,他們是這樣說的:

「聽說用iPad畫畫特別好看,我想要買來學畫畫。」

「買來學習呀,iPhone上太多app分心,屏幕又小,用來學習不得勁。」

「電腦太重了,iPad又輕又便攜,用來輕辦公。」

聽到這裡,蠶豆的表情是這樣的:

其實心裡是這樣的:

Emmmmm,不瞞大家說,蠶豆剛買iPad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

買完以後就變成這樣:

一直沉迷於視頻遊戲淘寶不能自拔。

不過,關注蠶豆的朋友們可能知道,蠶豆今年整個上半年手機電腦都罷工了,最後是靠著iPad續命熬了過來。

也是直到這段時間,蠶豆才get了用iPad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方法。

所以,蠶豆在這裡勸大家,iPad買來80%的可能性會變成娛樂工具!

但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和執行力,心意已決,那就不妨看看蠶豆分享的ipad學習指南吧。

雲端存儲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想通過iPad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雲端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在iPad和電腦是兩個不同的平台,如果這兩個平台的資料和文檔無法進行達成一致,進行實時共享,就會浪費許多文檔傳輸和重建的時間。

iPad有可能發生丟失,且畢竟不是電腦,內存有限,無法負荷精細繁重的工作和學習,也不擅長做大量的文檔管理和整理,使用雲端才能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真正實現輕辦公、輕學習。

關於存儲類app,蠶豆已經在這篇文章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電腦當機資料全失,這是一種多麼痛的領悟》

只要選擇:

一個app進行文檔存儲:蠶豆選擇的是OneDrive,

一個app進行素材收集和筆記:蠶豆選擇用OneNote做更結構化的課題筆記和寫作,用有道雲筆記做碎片化的素材收集,

這樣2-3個軟體就可以滿足日常需求了。

硬體配置自帶功能

藍牙鍵盤

除了存儲類app,另一個用iPad學習工作的基礎是一個藍牙鍵盤。

特別是需要大量打字的朋友,埋頭對著屏幕上的鍵盤一頓點真的能把人點崩潰。而藍牙鍵盤可以幫助你大大提高效率和使用體驗。

至於哪一款藍牙鍵盤蠶豆就不推薦了,但一定要買有支架的。

蠶豆自用的也是淘寶上隨便買的,目前看來還不錯,搭配iPad用起來和小型筆記本電腦差不多。

除了藍牙鍵盤,蠶豆也看到很多網友推薦使用電容筆。但因為蠶豆字跡潦草,而且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筆記多,就一直沒有入手。

最近隨著需要看的文獻和資料越來越多,也在猶豫要不要入手一支電容筆,歡迎有用過的朋友們留言分享你們的使用體驗哦。

分屏功能

想要學習提升,iPad本身自帶功能——分屏利用好了也能事半功倍。

用iPad工作學習的途徑一般是這幾種情況:

做筆記/寫文件、看書/文獻、看視頻/聽音頻。

這時難免要做筆記或參考資料,而且iPad在不同軟體間切換不比電腦方便,那麼分屏功能就很好用了。

閱 讀

App store里有各種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app,所以很多朋友都熱衷於下載各種炫酷的app進行嘗試。

但蠶豆認為,對於閱讀軟體,簡潔無廣告無推薦,操作簡單易上手是最重要的。

iBook+歐陸詞典

Book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款iPad自帶閱讀軟體,不僅頁面簡潔操作一目了然,而且還能夠直接劃詞翻譯,對經常看外文書籍和文獻的朋友們來說十分適用。

但iBook的缺點在於筆記功能較為基礎,只能畫畫線而已,也無法導出結構化的筆記,而且國內的Apple ID無法接入iBook Store。

不過筆記問題對蠶豆倒不是問題,因為蠶豆在看一些重要的英文書時,更喜歡用XMind另外做思維導圖捋思路,而看中文書時則手寫摘抄比較多,所以基礎的筆記功能就足夠了。

ID的問題對蠶豆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蠶豆這種「囤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性格,下載收藏書時興緻勃勃,真看書時反而提不起勁,眼不見為凈才能安心看書。

所以蠶豆就把iBook當成離線閱讀軟體來用,從雲端或wifi導入想看的書。用來看英文書和工具類的中文書還是很不錯的。

MarginNote

這是一款筆記功能十分強大的閱讀軟體,強大到什麼程度呢,看該軟體給出的指導說明就知道了。

不僅可以做五顏六色粗細形狀不一的筆記,也可以添加評論,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導出大綱和思維導圖,甚至是保存成適合電腦查看的pdf或word,非常面面俱到了。

個人認為MarginNote很適合資料很多的工作黨和文獻如山的學生黨,需要快速瀏覽的可以標註出重點加上一兩句評語,需要精讀的也逐字逐句地分析,並導出筆記供後續參考。

蠶豆自己一般都用這個軟體看文獻。

搜狗閱讀天天精排小說

iBook和MarginNote雖然好,但對txt格式並不是很友好。

而且蠶豆也不想在這兩個軟體中加入太多雜書影響注意力,所以另外開拓了其他app做日常消遣閱讀之用。

前面說到蠶豆喜歡簡潔明了的閱讀軟體,但這年頭找一個不打廣告不推薦網路小說的閱讀軟體真的很難。

很多閱讀軟體要麼在閱讀界面下方總有煩人的條幅廣告閃爍,要麼一打開就充斥著一堆網路小說,一路使用下來,只有這兩款軟體是蠶豆穩定使用的。

這兩款app都能通過wifi傳書,而且天天精排小說還能支持直接從網上下載書籍來看,甚至還支持自動註冊某些電子書論壇。

蠶豆一般用他們來看看小說或暢銷書。

微信讀書藏書閣

這兩款軟體是最近比較火的讀書社群軟體,可以在上面借書or免費看書,還能營造一種和朋友一起看書的氛圍。

雖然蠶豆蠻喜歡這兩款app的,但手頭上的閱讀app已經夠用了,所以這兩款雖然下載了,但用得不多。

一般只在找不到電子書資源,或書荒了想了解目前朋友們的閱讀興趣時才會去上面找找感興趣的書。

拓展視野

喜馬拉雅FM 播客

喜歡聽故事大概是蠶豆以前看百家講壇養成的習慣,到了現在也喜歡接一個藍牙音箱,在喜馬拉雅FM上找一個歷史節目邊聽邊做自己的事情,有時候也會找一些談話類節目聽聽主持人和嘉賓侃大山。

有和蠶豆一樣興趣的小夥伴基本上下載這兩個app就夠用了。

不過因為電台節目審核沒有那麼嚴格,喜馬拉雅上也有很多拿著野史做噱頭胡編亂造的節目,所以蠶豆一般只聽百家講壇和權威機構,比如CCTV國家寶藏的節目。

而想要聽英文廣播磨耳朵的小夥伴更推薦播客,上面有超多native做的英語節目。

做著家務聽著故事不知不覺就拓展了視野,還有一種聽老人家講古的親切感,蠶豆這可能真的是單身狗做久了的後遺症。

網易公開課/B站

網易公開課是看紀錄片和視頻課程的好地方,不管是歷史人文,還是計算機科學,在這裡都能找到合適的資源,而且都是免費的。

微課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個自我提升方式,網易公開課背靠大公司,是目前市場上資源最齊全的一個app之一了。

B站也是蠶豆非常喜歡用的app,上面有很多up主分享自己的學習技巧和經驗,也有up主搬運YouTube上的分享視頻,還有收集分享紀錄片和科教節目的up主。

用B站app最開心的一點就是可以看彈幕,有一種和朋友們一起學習進步的開心。

英 語

上面的推薦多多少少捎帶了一些英語學習的app,比如歐陸詞典和播客。在這一塊蠶豆就推薦2個親試好用的app:可可英語和拓詞

其實在英語聽說方面有很多好用的app,比如朗易思聽、懶人英語等,這些app里的材料其實都完全夠用,主要是看個人使用習慣和需求。

蠶豆喜歡可可英語的原因,是蠶豆喜歡用TED視頻和美劇來練聽力口語和積累辭彙。

而可可英語中的TED視頻時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適合精聽和反覆分析。視頻還可以選擇無字幕、中文字幕、英文字母、中英文字幕,可以循環播放和調整語速。

蠶豆一般是先選擇無字幕練習聽力,再選擇英文字幕檢驗自己是否聽懂了,然後開中英文字幕挑出生詞和可以學習的用法,最後再跟讀。

而且可可英語中的視頻可以在線觀看,而朗易思聽、懶人英語和播客這些app則需要先下載視頻和音頻。

而拓詞是一款記單詞的軟體。記單詞是蠶豆最討厭的一件事,但在應試時背單詞是短時間記憶大量單詞最有效的辦法。

蠶豆一路也試過很多款軟體,但個人認為百詞斬過於依賴圖片記憶,墨墨單詞好用但需要付費買詞,扇貝單詞不斷複習舊單詞讓人崩潰,其他一些軟體植入背單詞遊戲本末倒置。

拓詞是蠶豆最喜歡的一款,可以規定專註時長,設置每日任務,通過發音、釋義和例句來進行記憶,效果較好。

效 率

關於效率類app,蠶豆曾經嘗試了很多,但和閱讀類app一樣,效率類app在精不在多,最重要的也是簡潔明了。

目前蠶豆還在使用的,就是知行日程和潮汐。

知行日程是一個可以做日程規劃和記錄每日活動的app。這個app有一個亮點是可以設定每日需要完成的活動然後進行計時,比如在閱讀開始時計時,結束時停止。這樣下來不僅提高效率,也能知道時間都花在了哪裡。

潮汐則是一個白噪音+番茄計時的app。

用戶可以選擇喜歡的背景音樂,如雨聲,圖書館,樹林等等,設定一段專註時間,比如1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聽著舒緩的背景音樂工作學習。

在學習工作時不喜歡太安靜的朋友可以嘗試這個app。


最後一點小提醒:

學習最重要的是態度和內容,而不是工具,因此選擇合適的app堅持使用很重要。

沒有app是十全十美的,更換app的時間也成本很高,特別是閱讀和筆記類的app涉及到文件的存儲,頻繁更換反而讓資料四散分布雜亂無章,不利於養成使用習慣。

希望買iPad來學習工作的小夥伴們都能堅持初心,變成更好的自己。

本文首發在微信公眾號:蠶豆要發芽,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歡迎關注交流!


2018版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使用筆,那就是ipad pro很多書畫功能都能實現了,對於很多初級設計、繪畫用戶來說是十分友好的。或者你也可以往這方面考慮考慮。


我覺得這種所謂的「好好發揮它的價值」的思維模式從方向上就錯了。

消費的最終目的是效用,而決定效用的是個人的效用函數。這個效用函數最大的特點就是主觀性。

說人話的話,我說iPhone多好用你不一定體會得到,你用著OPPO vivo這些貌似沒有性價比的東西獲得的快樂和滿足不一定是果粉體會得到的。

同樣道理,如果你的效用函數里本來沒有這一項,何必非要糾結於一些別人的效用類型呢?對我來說iPad可以讓我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看個劇,打個爐石。坐地鐵高鐵飛機的時候用來看個電影,期末拿它刷刷ppt,這就足夠了。那些所謂的功能我都沒開發,別人安利的app我都沒下過,但是我從來沒覺得我的iPad買的不值。

歸根到底,如果你現在用的很開心,那說明沒有什麼真正值得開發的價值。畢竟一個iPad擺在這,本質上就是一個大號手機或者小號筆記本,玩不出花來。


畫畫:出門在外總是無法一應俱全,畫畫的朋友想練色彩,總不能背著一大盒水粉,這時IPAD就體現它方便之處了


用處不大,我只看看B站小視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