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好,有一群朋友,所以我沒有變得那麼不自信,那麼軟弱,其實有時候確實會比較感覺不好,因為感覺媽媽不懂自己,看著別人有什麼事都可以找爸爸,心裡就很酸。親子活動別人都是一家三口,我卻只有媽媽一個人。


父愛的缺失,確實會對於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大多會缺少男子漢的那種敢打敢拼,豁達豪爽的感覺,更多的比較細膩,多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

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進行提升,尤其是開始獨立生活之後,多和一些大哥、前輩接觸,能夠調整好。


可能會挺不自信的吧,一是沒有了父親,二是還挺窮的。窮不是重點,重點是沒有了父親,跟別人的家庭不一樣,小孩子哪裡能承受那麼多呀,而且剛剛萌芽的小孩子真的很需要父母親的關愛的!

我是雙性戀,我父親在我記事以前就和我媽離婚了,從此基本再沒看到他過。

無父造成的影響到現在為止大致是下面這兩個。

1.我有gid,性別認同障礙。因為覺得男的好,如果我是男的我也有父親,一直如此希望著。

2.延伸出來的像是磕cp都磕父子年上兄弟年上,以至於我的萌點從spank開始,甚至是涉及囚/禁,強/迫,綁在自己身邊這種。(不得不講一下私心。說實話萬磁王和快銀這倆單看父子下的設定幾乎滿足了所有我的萌點。我萌萬銀多過鐵蟲是那種無安全感——鐵蟲總覺得無論怎麼樣你不會殺我,或至少你在意我會為我的死痛苦,但萬銀不然。萬銀真要磕起來就是從頭虐到尾了。)我對這個非常非常的敏感,翻到這種文甚至會激動得心臟都快跳出來。從spank來說,我是主,想要那種不原諒的報復。也是被,企盼一個嚴厲卻真實的保護。

缺位的用攝入父子的文字彌補,我承認給我一半生命的男人是個人渣,卻不能否認我已經把父親的期望融合到了戀人里。

我喜歡女孩,既當我的女兒又當我的戀人。我喜歡男人,既當他的女兒又當他的戀人。

最大的影響是,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脫離這種傾向。


我公公是土木工程師,從他兒子出生開始就常年在外地跟項目,沒背景沒人脈自己從預算員安全員干到項目經理。用我婆婆的話說是,他兒子出生時,他正在事業最困難的時候,兒子的出生帶給他的只有負擔沒有一絲喜悅。

分割線~~~

我老公出生後在老家,上幼兒園前一直在老家野蠻生長。上學後跟我婆婆住在現在城市,公公每月回一次家,幾乎沒管過我老公的學習和成長,平時我公公連繫鞋帶都不會,自己在工地上都是買不帶鞋帶的鞋,更別提管他兒子了。從30歲開始考證,一步步地混到現在月薪五萬多不包括年終獎。半輩子只顧自己往上爬了。他兒子從來沒有跟他要過錢,都困難死了也不跟他爹張口。

平時是極度缺乏安全感,只要是他和婆婆娘倆在家,晚上睡覺前兩人都會去反覆確認門鎖好了沒,窗戶關好了沒,晚上聽到動靜都會睡不著覺。

我婆婆又是一個想的多的玻璃心,所以我老公幾乎沒跟婆婆講過一句重話,跟親媽講話都是謹小慎微,一個子沒講好,婆婆立刻就有:老娘自己把你們這個家撐起來,把你拉扯大,你竟然不順著我。。。

我老公在家幾乎沒有話,跟我話比較多,一見他爹媽立刻閉嘴,尷尬氣氛籠罩全家……

而且我公公從來都只是承諾但是不兌現,導致他們一家三口互不信任,老公公說今年給我們五十五買車,我高興瘋了,接著回屋我老公說:你聽他說話就當放屁了。沒有一句能兌現,二十年前答應買給我媽的手鐲還沒買呢,我初中答應過的山地車年年說買,我都三十了終於不提了。

天吶,這個爹造就了一家什麼氛圍啊……


這個世界上有千種人就有千種物質水平,能給孩子更優渥的生活條件自然最好,但千萬不要因此而給自己過大的精神壓力,因為我從不認為,有品質的成長代表的是物質生活條件特別好的成長,比起那些,對於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你對他的愛護、以及你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的自信(你會成為他的榜樣)。

我從小的生活條件絕對算不上好,但我是愛在里長大的,我感到非常幸福。

至於要明白沒有父親是否就無法健康成長的問題,你先要弄清楚一個概念。

所謂父愛,指的不是父親才能給的愛,那是一種本質是引導孩子如何在社會上生存的「父性之愛」。

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母性之愛」(對孩子無條件愛護的力量)、「父性之愛」,所以所謂的父愛,你也可以給孩子,完全不必擔心孩子沒有父親就無法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不等於缺陷家庭。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給孩子「母性之愛」(愛護),然後才是「父性之愛」(引導),因為被愛護的孩子才能建立起自信心,這樣他們才會有能力去接受代表規則的「父性之愛」。

同時,也要注意兩者的平衡,哪一方多了都是不好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近期寫過一篇詳細的文章,可以看一看,也許也會對你有幫助。

---公眾號【單親媽媽愛笑紀】


其實就會有一種體驗:那些從小在父母關愛呵護下長大的人,他們的自信 有底氣 我們一輩子都學不來的


懦弱,沒有底氣。當別人可以肆意所為的時候,你反而要思慮很多。


我幾個月的時候,爸媽就離婚了,判給我媽。我二歲她重組家庭了,之後一直跟著外婆外公生活,我脾氣很怪,經常情緒就比較悲觀,想哭,但是情緒過的很快,我很小就很懂事了,從不跟外婆追問我爸媽去哪了,小學就學會做飯,幹什麼事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一直很要強,比較自立,外表熱情內心比較冷漠,不相信愛情對婚姻比較排斥。

非常沒有安全感,自卑敏感

自己的父親在母親懷孕期間出軌年輕的小三,之後又賭博賣掉了家裡的房子,後來得病去世了。上海的媽媽是二婚我還有個大我10歲的姐姐,小時候是被寄養在父親的朋友家,算是從小就缺乏父愛和母愛,朋友家的阿姨小時候經常打我,說我爸媽都不要我,是從垃圾堆撿來的,說我被親生母親冬天扔在外面之類的話,而且不想讓我上學,沒有上過幼兒園,小學也上的晚,小學成績很好,因為除了滿分哪怕數學考了98都會被罵,被罵後還不敢哭,因為每次一哭就會被打。很怕自己再次被丟掉,父親的朋友雖然不是我親生父親但是小時候一直很喜歡他,叫他爸爸,因為會在他妻子打我的時候勸阻,也是算是我這20年來為數不多對我不錯的人了。

後來小升初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小學,但是說我是上海的戶口不可以在當地中考,高考,就把我送回了上海媽媽那裡。回了上海生活有所改善不會有人打罵我了,但是上海的媽媽再婚了,家裡沒有我住的地方,就租了一個小屋子給我,從初中到現在大學,一直一個人住,她每天只有中午晚上給我送一次飯,基本零交流,也不管我的學習,班上同學覺得我成績好是因為年紀大留級了,後來自己也慢慢放棄自己,中考勉強考上了市重點。高一剛開學班上一個女生在幫老師整理大家的資料時注意到我的年齡比大家都大一歲,就和別人講了,有次我在洗手的時候又聽到了議論聲就和她吵起來了,後來動手,她被我抓傷,哭著給爸媽打電話,她爸媽當天就來學校了,我不敢打電話給上海的母親,一個人面對她的父母和老師,記得當時哭得很慘,回家的時候上海的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就只是和我說在學校不要和人家打架就沒有了。從那天起高中三年都很自卑,對年齡的問題也很敏感,三年一直處於透明人的狀態,不想學習,不想成績好讓別人覺得我是因為年紀大才成績好,除了室友,不會和老師和同學交流,不知道怎麼和異性相處,別人看自己就會害羞,不想和別人多接觸怕他們知道我的事情,很自卑害怕別人知道我沒有父親。在學校看到別人父親接送上學的時候會很難過,朋友圈裡曬一家三口旅遊的照片時很羨慕,很希望能找到年紀大一點的男生可以像父親一樣對待自己,也能像同學一樣可以對他撒嬌挽著他的手逛街。在學校即使有男生和自己表達好感也不敢答應,覺得同學學長年紀都太小,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比別人大一歲,害怕他以後會嫌棄自己,害怕對方只是玩玩,害怕他在自己老了之後也會像父親一樣出軌更年輕更漂亮的女孩子。覺得年紀大的男生以後在我長大對時候只能讓我照顧,才不會有精力出軌...

寫的很混亂,邊寫邊哭,真的很難過


可能會自卑,如果母親的教育良好,那麼他將會有很好的生活品質,比如吃苦耐勞等,如歸母親的教育很差,那麼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是能力,還是這一生都會很麻煩


沒有安全感


想追求父愛吧


我就帶著娃,單親媽媽,娃四歲,我突然覺得有點兒恐慌,還是找個對象吧,又覺得再找特別麻煩

沒有安全感


說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直到某天,你填寫簡歷表的時候,

緊急聯繫人那一欄你想了好久,

最後寫上了一個朋友的名字。

家庭成員的地方分欄那麼多,

而你只填了一欄。

那個稱呼一直在你心裡,你很清楚那種關係,

但是,你再也叫不出口了,

即使在你最孤獨最失意的時刻。

有一天,你獨自去吃飯,在深圳的大排檔里,

你喝得有些醉了,似乎想到了什麼,

於是你叫老闆又添了一副碗筷,一隻酒杯。

「有朋友要來啊?」你並沒有理會別人的質疑。

然後默默的將那隻酒杯斟滿,

放在你的對面,

就這樣,

至到你喝得酩酊大醉,

你等的那個「朋友」也沒有赴約。


不自信 特別不會處理與異性之間的關係

我不會和別人提起,提起過二三次都沒忍住哭了。性格還好吧,如果我爸在,我想我會比現在好很多好很多,小時候一放學他就管我和我弟學習,後來二年級他癌症治不好了,我媽一個人帶我和我弟,工作也沒管我們學習,慢慢我學習也懶散了。家裡沒了爸爸,隔壁那些人就覺得你很可憐,想欺負你,反正最討厭隔壁那些阿婆,真心為你好就沒有一個。


沒有影響,我也沒有,只要自己自信無畏,這點不算事


他和他媽互相取暖,相依為命。思維上 也會女性化一點,畢竟是媽媽這麼多年教育出來的。生活中,會沒有責任感不懂男人的點。說難聽點,有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十足的男人,或者媽寶,有了點事業後會被他媽 捧為鳳凰男


沒有了任性和傲嬌,會更懂事。有了父親像大山一樣庇護,可以更有安全感,更勇敢。


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不要怨天尤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去爭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