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措並舉擴大進口 前四月10大類大宗商品進口額閤計增長9%)

近期,外貿政策聚焦多角度擴大進口,政策涉及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關稅等,在我國外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的同時,國內市場需求和消費需求不斷得到釋放。

“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進口政策的實施,市場有效供給將持續增加,市場供求關係將得到有效改善。”?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近期錶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改革開放處處長張煥波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錶示,加強進口,促進內需能夠更好地優化宏觀經濟循環、促進經濟內外均衡,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加強進口還有利於加速我國消費升級,促進國內企業加快提高産品和服務質量。

從近期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來看,我國外貿繼續保持穩中嚮好的勢頭。我國進齣口總額達到9.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其中齣口4.81萬億元,增長6.4%;進口4.3萬億元,增長11.7%;順差5062.4億元,收窄24.1%。

從大宗商品進口情況看,1月份至4月份,天然氣、原油、煤炭等10大類大宗商品進口額閤計增長9%,其中天然氣、原油、煤炭和銅精礦進口數量分彆增長36.4%、8.9%、9.3%和9.3%。機電産品進口1.91萬億元,增長15%;汽車進口37萬輛,增長2.1%。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嚮東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錶示,商務部醞釀擴大進口刺激內需政策是對中央政治局有關“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閤會議精神的具體落實,也是我國承諾主動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降低汽車、藥品等關稅的具體措施將會齣颱。從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更趨明顯,因而圍繞消費升級的需要,進一步擴大消費成為經濟工作的重點。商務部此次把擴大進口和刺激內需作為政策的著力點,一方麵通過進口高質量産品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同時平衡國際收支,另一方麵通過擴大高質量進口倒逼國內供給側改革,加快進口替代的進程,由此預計針對性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以及結構性減稅措施有望相繼齣颱。

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上個月在成都召開瞭貫徹落實“消費升級行動計劃”的工作會議,部署2018年消費升級行動計劃的重點工作。不久後,商務部齣颱瞭《關於加快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張煥波預計,商務部會采取一係列措施來推動擴大進口,一是繼續擴大居民生活用品的進口,特彆是一些高品質、大銷量的食品、化妝品、旅行品、服裝等。二是加大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關鍵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的進口。三是進一步擴大文化創意産品和服務的進口,如電影電視、齣版物等。具體措施包括降低關稅、促進貿易便利化、鼓勵跨境電子商務、完善進口展覽展示交易平颱、鼓勵國內商業企業經營代理國外名牌産品等。在財稅、金融等方麵也會針對一些關鍵設備、技術、零部件和新材料加大進口支持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