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又稱小晏,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晏殊是大晏,也是大詞人,曾任過北宋宰相。

小晏很早邁入文壇,可他不置產業,不屑於科考,於是家境開始敗落。但他樂善好施,喜歡結交歌女、妓女等社會底層人。

《臨江仙》是寫給歌女小蘋的,表達自己的孤獨以及對她的思念。

《鷓鴣天》也是寫給心上人,上片回憶當年佳會,見初會時情重;過片寫別後思念,相逢難再,結想成夢,見離別後情深;結尾寫久別重逢,竟然將真疑夢,足見重逢時情厚。

晏幾道有名氣,是因為他豪俠仗義,是因為他淡泊名利,更是因為他重情重義……至情之人,方有至情之文………


文學界多認為:晏幾道可列入宋十大詞家之列。

晏幾道的多為小令,內容多為艷情。然而他筆下的艷情都不同於花前月下風流的描寫,而是自己生活的真實感受,是從自己肺腑中流出來的真情,因而真摯感人。他寫男女之情,態度是嚴肅的,是寄以深情的。他塑造了一大批有個性.值得同情的歌妓形象,把自己深切的同情在懷舊憶往的細膩心態中傳達出來。這就是他作品感人的根本原因。

其作品《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飛。《鷓鴣天》:彩袖殷情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衾鳳冷,枕鸞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以上三詞即小晏代表作,亦可見其嚴肅與真情。

所以,黃山谷在《小山詞序》中說:「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他是「古之傷心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他「工於言情"「措詞婉妙"。這些評價是貼切的。

晏幾道雖然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公子,但他生性耿介,不依附權貴,對朋友更是真情以待。他的這種人格特點亦受到人們的追崇。他的詞作為北宋早期詞壇的「變風」.「變雅」注入了新活力。

小晏是以真情婉妙地感動了人,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的答案吧!


晏幾道名作很多,除了這兩首之外,還有《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清平樂.留人不住》、《阮郎歸.舊粉殘香似當初》、《鷓鴣天.一醉醒來春又殘》、《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菩薩蠻.江南未雪梅花白》等,收錄進《宋詞三百首》的有六首。

晏幾道的詞風濃摯深婉,以言情著名,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認為:「北宋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文忠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詞風接近其父晏殊,但感情比晏殊詞真摯、悲涼。這是由於父子二人的身世經歷各異而形成的。

晏殊一生事業順利,沒有經過什麼挫折,所以他的作品多了幾分閑雅情調;而晏幾道卻經歷了家道中落,晏殊去世後,他從貴公子變成落泊書生,他性格孤傲離群,不善奉迎,對人際關係不太會處理,所以生活困頓。這樣的人生經歷令他的作品筆調感傷,凄婉動人。他在富貴之家長大,常與歌妓舞女接觸,對她們常有同情之心,也發生過感情,所以寫過不少關於歌妓的詞。這些詞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感情尤其真摯深沉。在兩宋詞人中,象晏幾道這樣真摯執著的情痴是罕見的。

晏幾道作品幾乎都是小令,風格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宋六十一家詞選》謂:「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 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都是極致,所以作品極令人感動。

和晏幾道同時代的詞人有秦觀、黃庭堅、蘇軾、賀鑄(稍前有歐陽修、張先,稍後有周邦彥、李清照、張元干),在他的年代,擔起「婉約派」大旗的,就只有他和秦觀二人,所以他在宋詞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國的歷史上,皆以文學而名垂千古的父子檔,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三曹、三蘇和大小晏了,當然還有班氏父子,可單就名氣而言班氏父子和前面三個還是有些差距的。

大小晏就是晏殊和晏幾道父子。晏幾道的名氣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家世,大部分來源於他的父親。

晏殊自幼聰穎,七歲能文,十四歲時因宰相張知白推薦,以神童召試,被朝廷賜同進士出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慶曆年間,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位同宰相,掌軍政大權。性剛簡,自奉清儉,好燕飲。能薦拔人才,號稱賢相,王安石、范仲淹、歐陽修均出其門下。

晏幾道是晏殊第七子,也是晏殊最喜歡的兒子。晏幾道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他的起點遠遠高於其他人,只要他稍微一努力,即使不能成為晏殊一樣的人物,也差不到哪裡去。

可是晏幾道偏偏就是一個離經叛道之人,他認為自己生活在父親巨大的陰影之下,他不論怎麼努力都會被外界認為是靠著父親的關係,他盡量遠離父親的朋友圈,自己自有一群朋友。

後人評價晏殊和晏幾道詞風相似,都是北宋初年的那種委婉清麗,但是晏幾道似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很多人了解北宋詞人的時候,繞不考就是晏殊和晏幾道父子,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鷓鴣天》中「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兩句受人讚賞。

在今人詞評家唐圭璋主編的全宋詞裡面,一共收錄了晏幾道的二百六十多首詞,在宋人裡面,晏幾道的詞數量上不佔優勢,只能說普通水平,但是在這二百六十幾首詞裡面,經典的詞不可能只有兩首。《臨江仙》《鷓鴣天》兩首詞,自然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品,但是並非他的最高水平。

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裡面評晏幾道為「古之傷心人」,陳廷焯評價他「措辭婉妙,一時獨步」。


文人能有名氣無非是才華傲骨與文人氣節,而晏幾道素有痴名。

仕順不順,也不去攀交官貴豪族之門;

文章清奇,卻不參加科舉,博取功名;

出手闊綽,對朋友散盡家財而不顧,家人饑寒交加,而孺生之本不改,

別人坑他千萬遍,他卻待人如初戀的老好人,,此又一痴也。」

此「四痴」構成了晏幾道的精神底色,形成了晏幾道鮮明的性情內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