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再讀《紅樓》,黛釵二人的判詞不再是虛無縹緲的三二字,縱然賢德如寶釵,獨守空閨,後半生註定冷落孤寒;儘管才華如黛玉,淚竭燈滅,大婚夜悄然香消玉殞。

  且先不論後四十回出自何人,曹公有曹公的妙,高鶚有高鶚的巧,讀者自有公論。今日只說讀到第九十八回黛玉沉痾而亡,臨終前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

  就是這一句未盡遺言,多少年來,引得諸多猜測,黛玉未能說出口的究竟是何話?

  初讀《紅樓》時,年少懵懂,心痛黛玉暗自垂淚,不喜寶釵圓滑世故,厭惡寶玉弱小多情,憎恨世俗封建禮教。大婚之夜,一邊是熱鬧喜慶的怡紅院,一邊是死氣沉沉的瀟湘館。

  那時私以爲黛玉未盡之言定是諸如“寶玉,你好狠的心”之類,在相愛之人的新婚之夜氣絕而亡,讀罷此處也沒了接着讀的勇氣。

  想必那時心裏是害怕的吧,既怕寶玉寶釵恩愛終老,忘了曾經有那麼一個讓他氣、令他惱的林妹妹,也怕他恢復心智,大鬧賈府,世上卻再無那樣通靈剔透的林姑娘了……

  再讀《紅樓》是幾年之後,心境較之以往成熟了很多,接受了圓滑謹慎的寶釵,理解了一直在抗爭的寶玉,奈何以一己之力於世俗而言如螳臂擋車,寶玉的無奈或許只有他的林妹妹懂得。又到寶釵大婚之夜,黛玉迴光返照,明知自己時日無多,此刻不明真相的她帶着這個誤解強撐着最後一口氣,“寶玉!寶玉!你好……”

  彼時談過幾場戀愛之後,終於明白了有些時候,連妄想都沒有勇氣,更別提去掙了。黛玉深愛寶玉,但卻有緣無分,終究飲恨而死。

  但黛玉身爲寶玉知己,縱然自此陰陽兩隔,確仍放心不下,或許只想留下一句“寶玉,你好生活着吧……”

  絳珠還淚,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淚盡夭亡。

  或許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對於讀者來說,《紅樓夢》永遠是一部初見的新書,讀完之後只感解脫,萬事都經歷過,餘下的便只有大歡喜、大淡漠、大憐憫、大虛空。一場紅樓大夢,誰先驚覺,誰又夢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