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LPL賽區春季賽已經到了爭奪冠軍的最後時刻,中國衆多電競愛好者們在享受精彩激烈的比賽時,也都注意到了一個重要信息:4月初,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其中電子競技員赫然在列!

  電子競技與打遊戲有什麼區別?電競選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職業?

  國內著名的RNG俱樂部舉辦了爲時7天的電競體驗營活動,從2000多份簡歷中篩選出100位鑽石段位以上的電競人才,來自各大高校的選手們開始了封閉式體驗生活,模擬職業電競選手真實工作環境,從這個活動中,我們也許可以一窺這個新興職業的狀態。

  ╱體驗營,就當圓自己一個夢……

  體驗營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從上午十點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半不間斷的比賽和訓練賽,訓練結束之後還要對遊戲進行復盤討論。早上九點起牀,一直“工作”到凌晨,密集的比賽讓選手們身心俱疲,當衆大哭、隊員爭執、當場自閉都是平常事。

  而主動選擇體驗壓力的選手們,有自己不同的原因。

  苟沛東是12隊的上單選手,這次參加體驗營是他在電競上做的最後一次嘗試。“職業選手最好是從16歲到18歲開始,我今年22歲了,已經晚了。”但在15歲時,他曾向父母提出想走職業電競選手這個想法,被一口否決。

  按父母要求老老實實上大學,讀普通專業的他,一直不願意放棄,“最開始我爸說我沒有成績,我不服,組了支戰隊,拿下了洛陽城市稱霸賽的冠軍,但他還是不同意。”他發現,父母的反對並不是對他實力的質疑,而是對這個行業的否定,在父母眼中,職業選手就是“網癮少年”,電競行業是不正規的行業。

  如今大四的苟沛東成績優異,有考研計劃,父母對他的未來很放心。但當他看到電競體驗營的招募消息時,還是心動,頂着父親不同意的壓力果斷報名,“就當圓自己一個夢。”

  體驗營是一些人電競的終點,對於另一些人則是希望的開始。

  陳昶旭是向學校提交了休學申請,抱着留下來的決心來參加這次體驗營的。2018年他剛參加完高考,原本想報考電競專業,但是跟國內頂尖的電競專業還差三四分。

  父母希望他不要浪費時間,因此他去讀了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大學一年中,他腦子裏一直不斷地想象自己如果考上了電競專業會如何?在上課的時候,對着黑板也能看到遊戲界面。對電競的執念讓陳昶旭尋找心理輔導幫助,最終決定順應自己內心,走自己想走的路。“拿自己的青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覺得我自己不後悔。”

  在體驗營結束之後,陳昶旭加入了RNG的青訓隊,終於成爲一名職業電競人。

  ╱

  看清楚了,遊戲≠電子競技

  說電競行業是新興行業,其實也不然,早在2003年11月18日,電子競技就被國家體育局設立爲中國第99個體育項目。這對於中國電競史是最值得紀念的時刻,很多電競人都覺得從這一天開始中國電子競技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登上舞臺。

  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電競節目就全部停播,“電子海洛因”,“玩物喪志”,“電競就是打遊戲”等一系列標籤插在電子競技產業的頭上,像是個主流社會遺棄的孩子,電競行業就進入了低谷。

  最近幾年,隨着中國各個電競項目在世界大賽上的出色戰績,越來越多的人對電競行業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不論是什麼原因來到體驗營,大家的初衷都是對遊戲的熱愛。但當愛好變成了職業之後,事情好像就不那麼有趣了。

  “當你真正把遊戲變成電競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你並沒有那麼喜歡它,因爲它給你帶來快樂比不上它帶給你的壓力,平時每天玩三個小時不覺累,但是真正它當職業的時候,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每天除了比賽就是比賽,你腦袋裏永遠想的是遊戲,要特別專注,壓力也特別大。”經歷了體驗營,苟沛東感悟道。

  成爲職業選手的陳昶旭,理解更深刻些,“電子競技是很殘酷的,它是比賽。和其他的體育運動一樣,我們是爲了勝利,爲了勝利就會想方設法去贏,會有很多溝通、協作、配合,這才叫電子競技。我們不是爲了享受遊戲的快感而比賽,我們是爲了贏。”

  電競不完全是一個新興職業,它有過輝煌時刻,也陷入過低谷。選擇電競這條路,其實並不舒坦。當愛好變成了職業後,也許會少了遊戲的快感。

  而有這麼一羣人,選擇拿自己的青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許壓力會大過快樂,但他們選擇了用結果證明自己,證明在時代的大潮中,他們會激流勇進、嶄露頭角。

  設 計:張 闊   撰 文:春 生 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