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了《碟中諜6:全面瓦解》,我認為影片是2018年目前最好的一部好萊塢大片。

這次看完,回味了半天后,愈發覺得,這片子也太像諾蘭拍攝的《黑暗騎士》和《黑暗騎士崛起》了吧!

為了避免看得太累,我就直接列出來相似的地方,有些是我個人的想法,可能有硬凹的部分,大家自己判斷。

情節方面:

永遠在「暗處」活動:《黑暗騎士》中,蝙蝠俠是怎樣的身份?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正義英雄,夜晚行俠仗義,不僅要對付惡棍,同時還有躲避JC的追捕;《碟中諜6》呢?直接讓阿湯哥受到法國CJ、美國CIA的追捕,同時他還要對付惡棍。

不被認可的身份:影片還提到一點,如果他被抓到,那麼ZF部門不會承認他和他的團隊的存在。和蝙蝠俠一樣,雖然他一直在行俠仗義,但是,蝙蝠俠這個身份一直不被官方認可,一直到他「死」。

劫持押解車:《碟中諜6》中,有一場很精彩的巴黎劫持押解車的戲,劫匪故事安排事故,迫使押解車隊改道,而後實施劫持,這與《黑暗騎士》中,小丑去劫持哈維·丹特的戲,在手法上非常相似,小丑也是在原計劃道路上,安排了消防車著火,迫使警隊改道。值得一提的,伊森開著貨車,直接將押解反派的警車撞入了河中,《黑暗騎士》里,小丑也用了同樣手法,消滅了一輛警力運輸車。

《碟中諜6》押解車被撞入河中
《黑暗騎士》中的相似橋段

被毀容的正面角色:最後阿湯哥和大超在山崖上打鬥時,大超被高溫的液體燙傷了半張臉;《黑暗騎士》中,哈維·丹特則是被火燒壞了半張臉,兩個角色都是有「正面角色」變為了「反面角色」,且都…從高處摔死了…(也可以說大超被炸死)

摩托飆車甩警察:《碟中諜6》阿湯哥在巴黎獨自騎著摩托逃避警察追捕的戲非常驚險,凱旋門前的逆行逃亡,是我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一場戲;《黑暗騎士崛起》中,蝙蝠俠也有這麼一場被全城警察追擊的戲:當蝙蝠俠時隔多年再次現身時,騎著Bat-Pod在黑夜中被全哥譚市的警察追趕,非常壯觀;

《碟中諜6》阿湯哥巴黎被警察圍追堵截
《黑暗騎士崛起》中的相似橋段

製作方面:

實拍:《碟中諜6》最具誠意的,除了阿湯哥親身搏命外,就是近乎全程實拍。看了30分鐘的花絮之後,我發現不僅跳傘那場戲是實拍,最後在懸崖上的肉搏、阿湯哥從直升機落下的鏡頭,都是實拍!這要是普通人,扒在直升機外側估計就已經尿褲子了!無獨有偶,諾蘭也非常之喜歡實拍,《黑暗騎士崛起》開場,影子聯盟營救貝恩這場戲,運輸機上落下四名隊員、扒到下方運輸機等鏡頭,近乎都是高空實拍,進入到運輸機營救貝恩時,則是把切開的機身立在地面上進行拍攝的。此外,諾蘭式出了名的盡量不用特效,拍攝《敦刻爾克》時,他寧願用紙板人展現海灘上眾多士兵的鏡頭,也不願用CG去實現。

截圖質量不好,但阿湯哥從直升機上掉下去是實拍...

音樂:《碟中諜6》的配樂幾乎和影片動作戲一樣精彩,配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加快了影片的節奏。此次配樂Lorne Balfe是大名鼎鼎的漢斯·季默旗下音樂公Remote Control Productions的作曲家,與漢斯·季默合作過《黑暗騎士崛起》、《大偵探福爾摩斯》等知名影片,同時《刺客信條》、《使命召喚》等遊戲的配樂也有此人參與其中。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聽《碟中諜6》原聲中「The Exchange」這首曲子,開場部分與《黑暗騎士崛起》的「Gothams Reckoning」的鼓點非常相似,大反派的氣場瞬間爆發。

《碟中諜6》配樂氣場堪比《黑暗騎士崛起》

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硬凹,但不得不說《碟中諜6》的氣質和《黑暗騎士崛起》系列有些相似,分析了一些相似的部門,我又在想,阿湯哥把「超人」亨利·卡維爾找來,並殺了他,是不是也有「蝙蝠俠殺死超人」的寓意在?莫非,阿湯哥最想拍的超級英雄,其實是蝙蝠俠,而最想合作的導演,其實是克里斯托弗·諾蘭?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輕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