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家不滿,一種是自己不得志,一種還是不得志。一種得志享受滿足,一種得志為國出力,


與其承認自己不優秀,當然是罵國家這那不好,沒給他提供好環境,致使他不成功來的更容易些,當然,崇洋媚外自古就沒斷過,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麼說的人至少沒有真正體驗或真正感受過外國的生活,出去旅遊幾天就回來吹牛x的大有人在,我相信對一國好壞,有客觀評價之人,大抵都是深入了解其文化,體制,風土人情及當地生活的。


自身見識不夠多/分析問題能力不足/受輿論媒體左右等,不能客觀做出對比

要說起來,我現階段就覺得國家不好。

原因是什麼呢?房價。

對我來說,太不友善了。我知道我工資在知乎什麼都不是,但是我已經覺得相對來說還能看了,但是回頭看看周圍的年輕人,沒有一個不焦慮的,其中一大部分人,甚至會感到絕望。

但我以前不是這樣的,我小的時候飯只是剛剛吃飽,肉根本吃不上,我奶奶今年79了,她經常會和我說:要是你爺爺現在還活著,這日子該有多好過。

那個時候我覺得這個國家還真不錯。

看見了么?屁股決定腦袋。愛國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我希望我們不是只有無腦的愛,也不要只有無腦的恨。

我希望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們,在下一盤大棋的時候,能夠捎帶著考慮一下這些棋子的感受,能讓我在我奶奶一樣高齡的時候,也能對我愛的人說一句:這麼好的日子。

以上。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自己無力改變現狀就甩鍋於環境,幻想通過不勞而獲讓自己生活質量提高


我覺得這種問題自己更深入思考一下可能比從別人那裡得到答案(無論是你想要的還是不想要的)更有意義一些;我覺得可能可以以以下幾個問題作為切入點:你說的這些人即使假設其表現是相同的,他們真的可以劃歸為同一群體嗎?他們是否擁有相同的社會背景,相同的人生經歷,乃至你所說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心態?而當視角放到其中某個個體身上,他有如你所說的表現的內在動因究竟是什麼?是什麼構建了他的這種認識?另外「覺得別的國家什麼都好」和「自己的祖國就這也不好」究竟是一個問題的一體兩面,還是兩種相對獨立的認識?(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並非一致的人群,那麼在個體上也要分開來討論)更細節的還包括「別的國家」的範疇是什麼?到底是除了中國外的所有國家?「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到底有沒有根據?是確有其事還是誇大其實乃至胡編亂造(全部或部分)?

最後有時間也可以思考一下鏡像問題: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國家什麼都好,外國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人呢?如果有,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這些人又是什麼心態?

希望有所幫助。


因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問題直線思維。
因為他處在中國的底層,去仰望他國的上層,

智力、認知、情緒以及格局存在局限性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

中國便是什麼。

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

我們首先關注一下一部分人喜歡的「外國」。

講一個小故事

老師問:世界上有幾個國家

答:中國,外國

本是一句童言無忌卻引申出另一個問題。

他們對世界的了解

舉個例子

日本索尼,起源於半導體收音機

美國惠普,三十年潛心鑽研印表機的圓形粒子

你指望他們了解這些

他們對外國的概念也只限於中國和美國

這兩個國家,美國一個上帝恩賜的土地(這句話勿噴自己查資料)

中國歷經百年風雨飄搖而不衰反而與美國平起平坐。這不是我們所驕傲的嗎?

這些人以偏概全,不了解世界

時間將會告訴我們,誰才是世界的強者

謝謝


人之常情,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