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峯坊,是現今福州城內除了三坊七巷及朱紫坊外,歷史較爲悠久的古坊巷。巷裏名人故居多,是其重要特徵。除了高士其、李世甲和宋明兩位狀元故居外,福州市方誌辦編纂的《福州姓氏志》記載,五代時“唐綺,梁太祖賜封爲開國昭義大元帥,定居福州鰲峯坊”。

唐綺大元帥府

據此可以說明,鰲峯坊的歷史可以遠溯到唐末五代。

相傳,唐綺隨王審知進入福州城後,王審知籌劃在於山頂及南麓大興土木。隨之,唐綺也在於山北麓(今鰲峯坊)置地興建大元帥府邸。府邸內種有數株石榴樹。石榴樹四季開花,花果紅豔。王審知因之稱唐綺爲“榴花唐”,時人也叫鰲峯坊唐綺大元帥府邸爲“榴花唐”“石榴唐”。唐綺之子唐潤澤,後來也襲封昭義大元帥。故鰲峯坊昭義大元帥府又被稱爲父子雙元帥府。

王審知

清修《堯沙唐氏族譜》之“源流序”載:唐綺“號光州,祖諱曾,父諱信,河南光州固始縣魏鄰(陵)鄉怡山境人”“綺公初從(王審知)幕府,尚未著績,後輒有功勳,因拜公開國昭義大元帥,配鄒氏,封懿德夫人”“子一,曰潤澤,封如父官,後以官爲家,居省會之鰲峯坊。屋有大石榴,人號石榴唐”。說明唐綺入閩以後,曾在今之鰲峯坊開府建衙,其子唐潤澤遂以官衙爲家居,因而有“石榴唐”的美譽。《堯沙唐氏族譜》的“宗祠”篇,還附錄宋代狀元許將所撰的《唐氏祠堂記》,文曰:“唐季曰綺者,以元帥從王審知入閩,歷數世,居守弗替。”唐綺隨王入閩時功勳未著,身份不顯,元帥之稱應在王審知封王之後。

琅岐《南兜唐氏開族世譜》在“源流”部分記載,“唐綺公於唐昭宗景福元年(892)隨王審知入閩”“唐綺公(號光州),祖父唐曾,父親唐信,河南光州固始縣魏陵鄉怡山境人”“唐綺公初從幕府,未著績,後輒有功勳,安邦定國。梁太祖拜綺公爲開國昭義大元帥;配鄒氏,封懿德夫人”“後(其子)以官爲家,居省會之鰲峯坊。屋有大石榴,該石榴一年花開四季,閩王封爲榴花唐”。

《堯沙唐氏族譜》與《南兜唐氏開族世譜》關於唐綺的記載大體相同,可以相互印證,只是在其入閩時間上小有出入。

時至今日,閩侯南嶼堯沙村和馬尾琅岐南兜村的唐氏宗祠門廳上,還高懸着“開國昭義大元帥”巨匾。

福州唐氏族人說,在20世紀50年代,有人在鰲峯坊原福州師範學校食堂附近看見過唐元帥府邸石碑。後因學校改建,石碑遂被埋入了建築物底下。

(來源:2019年3月11日

《福州晚報·海外版》·甘棠)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